谁能帮我翻译一下柳宗元的《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草亭记》 还有谁知道他的写作背景

2022-06-03 06:26

1个回答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其兄柳宽亦任职邕州。柳宽在邕州北郊马退山(又称四厦岭)上构建了一座颇为精巧的茅亭,柳宗元兴致勃勃地为其撰写《马退山茅亭记》。 此文开篇便记述“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继而咏叹登亭所见:“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耒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还详细描述“每风止云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的乐趣。情景交融,文采飞扬,令人睹文思景,马退山在人们的想象中格外美妙。蕴含南宁胜景风物的《马退山茅亭记》历千余载而永存,成为柳宗元的传世名篇。
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草亭记》中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自然美因为人的欣赏而使其价值得到呈现,文学家发现和彰显了自然之美。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失败而贬永州司马,至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被召回京改刺柳州,从现存柳宗元集来看,这十年是他创作成就最大的时期。而其中艺术性最高并脍炙人口的就是山水诗文。山水诗文为人们描绘、建构了一个诗化的世界。柳宗元以文学形式发现、彰显并提升了邕州,永州的自然美。柳宗元为排遣心中郁闷而寻幽探胜,发现许多美丽的景观,并且用生动传神的文笔加以描写,留下了在柳宗元作品中最富于艺术性的文本。这些文本随着柳宗元作品的经典化和普及化而传扬天下。永州文本以其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提升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新的精神资源,值得善加珍惜,认真研究。
相关问答
柳宗元的《河间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0:31
柳宗元有时喜作寓言文字,如《三戒》、《刘叟传》之类,因此难以绝对排除《河间传》为寓言的可能性。不过从叙述细节的详尽繁复来看,作为某种程度的实录(比如根据当时某个真实事件改写)可能性似乎更大;文中叙述风...
全文
柳宗元在什么背景下作《江雪》
1个回答2022-11-08 15:29
在生命的最后
柳宗元为什么会被贬到柳州呢?
1个回答2023-01-25 23:35
据记载,这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了,王叔文倒了台,使得柳宗元受到了牵连,所以才会被贬到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呆了几年
1个回答2024-01-05 22:24
柳宗元在柳州呆了四年。他于唐宪宗元和10年(公元815年)6月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史,直到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全文
柳宗元的《绝句》背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51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
全文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译文_
1个回答2023-07-18 18:30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其兄柳宽亦任职邕州。柳宽在邕州北郊马退山(又称四厦岭)上构建了一座颇为精巧的茅亭,柳宗元兴致勃勃地为其撰写《马退山茅亭记》。 此文开篇便记述镇镇“冬十月,作新...
全文
柳宗元 《江雪》 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3-01-23 02:26
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
柳宗元写江雪时的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1 22:05
《江雪》柳宗元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 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
柳宗元是什么人
2个回答2023-04-25 07:57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
全文
柳宗元是哪里人
2个回答2023-07-17 04:20
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