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何为一念三观三谛

2023-01-07 04:02

1个回答
  三观是天台宗修行的观法 ,即空观 、假观 、中道观 。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 ,名为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真谛 、俗谛 、中道谛叫做三谛 。此三谛举一即三 ,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 ,说明诸法无碍 、事理圆融 。
相关问答
谛闲大师:如何念佛最为稳当
1个回答2024-01-27 21:44
谛闲法师---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 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
全文
念佛悟禅的真谛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8-07 19:06
念佛:是有,心中有佛,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悟禅:是无,不起心动念,乃清净心。念佛悟禅放在一起:就是《金刚经》中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华严经》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同。
小孩念佛可以观佛的样子吗
1个回答2024-05-26 00:41
这个要看他自己的天眼是不是能打开,如果打开也许能看到。一般小孩子的天眼都是没有关死的。六岁之前的小孩,是有可能看到一些的。 如果你是说,可不可以看佛像,或者有佛像的图片,这个没问题。可以看。给她讲讲佛...
全文
谛闲大师说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1个回答2024-01-19 02:12
不可太快,不可太缓,句句分明,字字清彻 《谛闲大师全集》:“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
全文
佛经中的三谛
1个回答2023-08-11 04:25
一楼和二楼说得都很好
边念佛边观想佛,可以吗?
1个回答2022-10-06 11:35
可以,“观想”比“口念”更重要 观想佛的时候,对其他的杂念的对治效果更好,所以观想优于口念。 “想”是更真实的自己,“语言”可以撒谎,可以口是心非。 但“想”对自己来说,是更真实的部分。其摄心的效果更...
全文
什么是佛法中的真谛和俗谛
1个回答2022-11-10 18:51
真谛就是事实真相,一切大乘经所讲的都是实相,大乘经是以实相为体,佛所讲的完全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 真谛是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常识能够体会得到的。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凡夫...
全文
念佛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自己的本名佛?还是念观音! 我本名佛是大日如来,念佛应该念谁?
4个回答2022-08-28 01:40
看你修什么法门。如果你修净土的,那么就念阿弥陀佛。 本命佛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从佛理上并无什么依据,把它当做一种坊间传说,听听而已,不用上脑。
念佛观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02 02:15
大概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观心念佛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7 04:26
摄心念佛是印祖提出的,区别于观想念佛。印祖推荐摄心念佛而不提倡观想念佛,是因为观想念佛若无明师在旁指导,容易着魔,所以印祖推荐摄心念佛,何谓摄心念佛,结合印祖十念法,口要念的清楚,耳要听的分明,心要系...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