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2023-01-12 05:40

1个回答
1、这句的意思是: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2、原文出自《论语第二·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相关问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
1个回答2024-03-09 16:18
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顺耳),七十古稀, 八十朝杖,八十九十耋耄,一百期颐。 三十而立 三十岁以后,你应该在职场上已经摸爬滚打好多年,靠着自己的本...
全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
1个回答2024-02-14 12:20
出处:《论语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23 23:50
孔子说的,三十独自,四十就不再迷惑,五十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六十就不纠结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7-23 05:48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是孔子的原话,大致的意思就是说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他觉得自己每过了一个人生的十年就多明白了一些事情。 三...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是什么意思呢?
1个回答2023-03-07 07:30
古人曾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个“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全文
四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9 03:43
三十而立,即年近三十成家立业,学会担当,承担责任,四十不惑则指年近四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再为处事而惑,五十而知天命,懂得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逆天而行,六十而耳顺是指花甲之年,已见过各种大是大非,...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20 10:31
(孔子说):“我15岁时,立志于学习,30岁能自立于世,40岁时遇事就不迷惑,50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60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70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也不会超出规矩.” ...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8 18:5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出自哪里
2个回答2023-03-17 20:11
《礼记·曲礼上》 (孔子说):“我15岁时,立志于学习,30岁能自立于世,40岁时遇事就不迷惑,50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60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70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