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中医是如何辩证的?

2023-01-21 14:45

多汗症中医是如何辩证的?
1个回答
多汗症的病理,中医认为大都是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或邪正相争、湿热薰蒸所致。治疗当分虚实,辨其寒热。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施治。多汗症中医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3、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相关问答
多汗症中医怎么辩证呢?
1个回答2023-01-20 08:15
这个情况多久了? 目前有没有采取过治疗?
中医是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1个回答2022-11-09 11:52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汗,大便干燥等,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
全文
中医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1个回答2022-11-10 09:30
中医取双手的合谷穴用十五厘米的毫针快速进入五至七分深度,留针十五到三十分钟,留针时期悄悄撵转毫针三到四次,以加强针感,每日一次,连用五到八次。同法,足多汗者取足部三阴交穴进行针刺,进针深度约为一寸左右...
全文
中医怎么辨证论治多汗症的?
4个回答2022-11-15 16:29
一般正常人仅在体力劳动后或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容易出汗,而在平时手足是很少出汗的。多汗症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多见的手足多汗症, 如果只是手脚出汗,有可能是脾阳郁抑;睡着了汗多属阴虚自汗,...
全文
中医辩证
1个回答2022-05-24 10:12
逍遥散,桂枝龙母汤。
中医辩证的书
1个回答2022-10-15 07:36
建议看一下《中医辩证论治经验辑录》(盛其德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医辩证新方法论》(董明强著,学苑出版社出版)等方面的书,那对于较系统的了解相关的概念有所帮助。当然,如果是要看一些提高方面的内容...
全文
中医中的辩证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07 20:11
中医辩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
全文
中医怎么调理多汗症?
4个回答2023-01-27 06:55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汗,大便干燥等,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
全文
中医是怎么治疗多汗症的?
4个回答2023-01-23 13:36
中医认为多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自汗即白天稍有运动或静止便大量出汗,盗汗即晚上睡觉时大量出汗,醒来即自止。。 ...
全文
多汗症中医怎么治疗?
3个回答2023-01-26 02:28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汗,大便干燥等,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