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看诊的?由什么情况判断出病情

2023-02-09 04:05

有没有一种现象出现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生病了啊?我们要做一个关于中医的检测系统 谢谢
3个回答
天地人同理,由小见大,触类旁通,就是中医说的‘藏象学’(体内发生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体表反映出来)。看到树叶长出就知道春天来了,看到树叶黄就知道秋天来了人也是一样,看见人红光满面两眼炯炯有神,肌肉发达,皮肤有弹性,站有站象坐有坐象就知道这个人身体健康,反之,一个人面色晦暗,两眼无神,四肢无力下垂,皮肤干枯毫毛脱落,站不直坐着佝着腰就知道这个人是病人。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由面色,脉搏,舌苔,味道,可基本断定一些病症。
你说的是望闻问切的望!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关问答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1个回答2023-10-18 14:45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是西医的化验是可信的,最好结合。
中医诊断病历
2个回答2023-07-01 18:00
病名诊断:感冒 病因病机分析:咽痛,头痛,体温:39℃),咳嗽,喘促,吐大量黄痰,口渴喜凉饮,纳食少减,大便偏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主要是病毒性感冒导致的,肺部有热,肝火盛,肝火犯...
全文
有的老中医仅靠诊脉和望诊就可以判断病情,中医真的这么神吗?
3个回答2023-02-07 01:02
有的老中医仅靠诊脉和望诊就可以判断病情,中医真的这么神,中医是我们中国古代古人的智慧结晶,虽然现在人们比较看重西医,但是也不能抹掉中医的地位。
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断是诊什么?断什么?
2个回答2023-03-24 06:05
中医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症状,通过四诊八纲的方法辨别,对病人的病症、证候,作出概括性的判断。诊断的目的,在于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诊断是一体性的连贯名词,用不着拆开解释。如果要免强分开的话,诊是辨别的过程...
全文
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断是诊什么?断什么?
4个回答2023-08-13 16:10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诊,诊...
全文
中医在看病方面是怎么诊断病情的呢?
4个回答2023-03-01 09:15
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进行诊断的,顾名思义,望,就是观察,看,除了常规的观察以外,重点要看舌苔。闻,就是听声息,包括说话,呼吸等等。问就是问诊了。切,简单说就是试脉。然后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辩...
全文
中医诊断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区别
1个回答2023-01-27 13:07
先有基础才能诊断!
中医把脉都能诊断出哪些病
2个回答2022-11-14 15:02
中医用其特殊的诊断方法,即四诊能诊断几乎所有的症状,由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名称不尽相同,对于某种疾病的病机病因及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具体针对一二种疾病的名称,但各种症状或说表现是可以用包括切...
全文
中医如何诊断糖尿病
1个回答2022-12-07 14:15
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等。其诊断“三多”“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中医的糖尿病名为消渴。其诊断主要靠把脉和望闻问切。
把脉是根据什么判断病情的?如何自我诊断?
2个回答2022-09-28 10:46
把脉仅属于中医看病方法中的一种,中医看病都是望闻问切结合起来判断的,想了解中医,必须先看中医基础理论(入门级的),然后再看中医诊断学,诊断学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