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繁体隶书怎么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023-02-24 18:11

如题
1个回答

写法如下:

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扩展资料

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书的结构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相关问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谁写的
1个回答2022-11-27 20:32
唐代诗人韩愈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拼音
1个回答2022-11-27 17:11
我我张松迟来的祝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怎样朗诵
1个回答2024-02-27 13:5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
全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20 21:01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读书...
全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8-03 15:15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吸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 2、“书...
全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6 20:44
读书学习要勤奋不怕吃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07 08:20
意思是说 :书堆的像山一样高,要想有路必须勤读书,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开辟出一条路径 人生有学不完的东西学习的知识犹如大海一样多一样大,在整个人生漫长的学习生涯海洋中划着船去探索去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20 11:2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是人们经常引用或书写一幅励志联。 学无止境,必须勤奋、肯吃苦,才能有好成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1 12:2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勤劳是通往知识的道路。学习是没有边际的,我们只有用劳苦去换取学习上的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个回答2022-10-05 04:25
这是一句特别励志的句子,在学习上认真努力,勤勉奋斗,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心中多念两边就有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