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求解释

2023-02-28 08:25

1个回答
有和没有是一起出现的,有困难才会有容易,长和短是通过相比较才显示出来,高和低是对比才显现的,音和声是通过相互唱和才优美,前后也是成对显现。
总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万物是通过对比显现出来的,没有单一的,是统一对立的。
相关问答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在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4:13
讲述了一切为“空”的道理。世界上总有相对的事情,一切就没有意义,因为相对的事物证明了即使与你完全相反,也还是有存在的可能,所以一切都没有意义,也就是道家始祖老子所说的无为,也是佛所说的一切皆如露如...
全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4-01-31 03:14
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而推动事态转化的,是人的信念和行动。作家杨大侠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实现转换。
化难为易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3-15 14:43
化:转化、转变 把难的问题、事物,转变成为简单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4-02-12 07:4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以上诸词语是从中择来拼凑的,但都是相辅相成的 “有”与“无”是相对的,“难”和“易”也是相对的.本意上讲就是“有”与“无”不是没有尽...
全文
知难行易的出处和解释!
1个回答2024-03-09 18:38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孙文学说》中提出的对知行关系的一种法。他认为,数千年来深入中国人心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实在是一种误说。知行二者是“行易知难”,所谓“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
全文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何解释?
1个回答2023-03-27 07:20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要恒久发展,就要保持一种平衡,诸如有无、多少、长短、难易,等等,要既有此又有彼! 天下人都知道因为美而认为是美,自己产生了丑.都知道善就是善,不知道善待自己.有和无彼此相生,难与...
全文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何解释?
1个回答2023-01-24 21:05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要恒久发展,就要保持一种平衡,诸如有无、多少、长短、难易,等等,要既有此又有彼! 天下人都知道因为美而认为是美,自己产生了丑。都知道善就是善,不知道善待自己。有和无彼此相生,难与易的...
全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3 22:51
朴素的辩证法,意思是事物是相对相生的,相互依存的。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5 05:09
意思是: 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全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29 06:00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意思是:有和无互相生发,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体现,高和下互相出入,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跟随。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道德经》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思想。在这段话...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