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2-28 08:50

2个回答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相关问答
朱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7 04:21
明白了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其中朱熹的三到使人受益匪浅。“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
全文
观书有感宋朱熹这篇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2-10-03 20:31
《观书有感》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
全文
<<观书有感>>的作者朱熹的故事 关于<<观书有感>>的
1个回答2024-01-21 23:56
  观书有感概述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其中第一首尤为脍炙人口。   目录[隐藏]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5 07:38
朱熹讲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
全文
朱熹观书有感
1个回答2024-03-11 01:39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1个回答2024-03-12 08:28
半亩之大的方形池塘如同打开一面镜子(: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 池塘水面上荡漾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比喻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 问这池塘它为何这样清澈呢(:这书法作品...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2 10:56
朱熹讲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
全文
朱熹在《观书有感》里(其一)中发出怎样的感慨?
1个回答2024-03-09 03:46
发出了学无止境的感慨。 《观书有感二首》的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
全文
读书观感朱熹林一 阐 怎么读?
1个回答2024-03-08 06:43
1、选择一篇感兴趣得文章或者书籍,通篇读一遍。 2、对文章得主题或者书本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事件有个把握和理解。 3、列一个提纲:第一段交代主题思想,可以用名言名句,也可以用一些比喻句式。中间部分举例...
全文
朱熹的观书有感
4个回答2023-01-18 01:10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问哪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有永不干枯的水从源头不断流出来,从而成了活水! 【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