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是哪位诗人写的?

2023-04-05 22:11

1个回答
立冬时应该在哪里过?估计大多数人喜欢窝在被窝里,或者在家里陪着家人吃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让自己找到冬天的温暖。但古代的大诗人们似乎就没我们如今这么幸运了,他们的立冬是怎么过的呢?

宋代大诗人紫金霜的立冬是“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被冻得不行了还要好好读书,令人佩服。北宋大文人苏辙的立冬是“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难得在这一天早睡了会儿,却被孩子吵醒了。而南宋大文豪陆游似乎更接地气,他在立冬日居于陋室内,于是“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与这些诗人相比,大诗人范成大的立冬则更为有趣了。一年立冬他乘船赴任,于是就在立冬之夜于舟中写下了这首绝美之作《立冬夜舟中作》。这一夜他遇上了冬雨,连远处的风景也看不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感受一下范成大带来的立冬。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写此诗时,范成大已是老年,所以开篇就是一句“人逐年华老”,一个“逐”道出了岁月的匆匆之感,令人眼前一亮。次句“寒随雨意増”看似只是信手拈来,但却颇有意境,冬夜的雨飘飘洒洒,带来丝丝寒意。作为一首五言律诗,这两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用字也毫不费力,可谓开篇就惊艳了。

次联诗人写道眼前的山与水。雨夜里一切都看得不明显了,只有那山上的樵火还能看得清;而江水中也看不清其它事物,只见那渔灯的影子倒映在水面,熠熠生辉。在这两句的写景中,诗人由远及近,由高及低,写得层次分明。接下来的一联是全诗的妙笔。雨打在江面上,激起了江中的浪花,江水冲到了岸边,没去了沙痕。这两句诗人诗人连用了“千叠”和“几稜”两个数量词,写出了江上波涛汹涌的壮观之景。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小小遗憾。诗人立于舟头本意是想看看远处的峨眉山夜景,但遇上这样的雨天要想看清楚远处的山景是不可能了,所以才说只有等到天亮了才能看到。

虽然此时诗人内心是落寞的,但却哀而不伤,对于此诗的诗人来说,雨夜的樵火、渔灯、浪影都是他今夜的收获,而错过与得到都是人生的经历。所以从这首诗中,我们不只读到了寒意,也读到了诗人的从容和闲适。正中他首句提到的“人逐年华老”,或许经历了一生的大风大浪后,到了晚年诗人终于找到了内心的淡然
相关问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7-09 12:01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此枝落 残照当楼”出自宋·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原句的意思滚槐是: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森备敏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手握残阳碧血剑,心有冷月霜明刀。这句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5-13 05:32
金庸《侠客行》吧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6 18:12
描写悲情 孤独的
情到深处难自禁柔肠百转冷如霜什么意思 情到深处难自禁柔肠百转冷如霜是啥意思
1个回答2023-07-25 02:56
1、“情到深处难自禁,柔肠百转冷如察闹霜”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感情到了深处难以控制,又怎么可能明明是在败野罩乎、关心却表现的冷若冰霜。指因为爱一个人爱的很深很深,所以才表现的很不在乎那个人。 2、这...
全文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表达的情怀
1个回答2022-07-03 13:15
秋至冬临,一片萧条的景象 作者以物寄情,拿此情此景和家乡对比 表达作者思家不得回的愁苦心境
冷霜是什么
2个回答2023-10-14 19:56
是霜的一种,一般在清晨落下
求类似冷月如霜的古风文
1个回答2022-06-24 23:29
匪我的东宫也好啊
冷月如霜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3-14 07:25
《冷月如霜》是二零一一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匪我思存。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坏"女人如何于风云诡谲的后宫中踏上她的复仇之路与欲望之旅的宫斗。 内容简介: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光,错误的地...
全文
窗外月如霜
1个回答2023-01-17 17:20
(1)本题考查再现诗中画面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加入合适的想象与联想,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语言要通顺合理.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
全文
冷霜和面霜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9-08 20:15
通常,面霜是个大概念,冷霜是个小概念,冷霜是面霜的一种,面霜里面涵盖冷霜。 冷霜通常质地油分比较大,所以更适合秋冬季节的晚上使用,当然大干皮日间也可以用。 面霜因为是统称,没有细分,但有时候商扮嫌家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