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同出自一首诗的是哪一句?

2023-04-25 13:30

4个回答

与纸上得来终觉浅同出自一首诗的诗句: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给子女的一首诗,诗中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做学问的艰难,包含了诗人教育理念也寄托了对子女的期望。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赏析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作品开篇两句先从古人做学问的的经验谈起,无遗力三个
字,一语道出了古人做学问的用功程度,学问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必须要不遗余力才行。
如果没有少壮功夫,就不会有的老始成的良好结果。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纸上的来终觉浅”出自: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鉴赏: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赏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相关问答
纸上得来终觉浅 浅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0-08 09:51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所以浅指的就是知识的浅薄。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05 16:06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5-31 08:47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是:
2个回答2023-05-13 06:21
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一、出处 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释义 古人做学问...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2 06:22
原文:纸上得来终觉浅 翻译: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 文 古人做学问...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躬行的躬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0 04:00
亲自的意思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04 06:57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描写的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该句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如下: 作者:南宋诗人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出处
4个回答2022-06-18 17:13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
4个回答2022-07-27 17:5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编辑本段注释   示:训示、指示。   ...
全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同出自一首诗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2 23:00
出自: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只有通过“躬行”,把...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