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下联:寒冰有影三尺厚

2023-07-12 23:42

对对联
5个回答
我认为在1楼的基础上改一个字就可以了。把几字改为九字。这样就成了
寒冰有影三尺厚
烈焰无痕九天高
个人认为这个比上面的都要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对子的词性都是相对或相近的。这样对的话刚好每个词组都形成个结构和意义上的排比。非常工整,标准。
(寒冰对烈焰,有对无。影对痕(都是事物别种影象),三尺对九天(都为虚指数词)。厚对高。(都是标准的形容词)
此外寒冰对烈焰山裂自然比寒冰对春水好。因为冰和火自古相对。而寒字,烈字都是形容逗渗闭词。 春字是名词作形容词用。
而烈焰也比赤焰好。两个原因。1是烈和寒都是形容程度的形容词。而赤是形容颜色的喊御形容词。这样一来少了个排比。2。赤字和春字的声母相同。读起来不甚爽。
因此我觉得烈焰无痕九天高就是此句正解。颇有点像我的名字的注解啊。。真是有缘啊。呵呵
寒冰有影三尺厚
飞沙无边百丈高
寒冰有影三尺厚
春水无愁一江流。 [绝对原创]
寒冰有影三尺厚
光阴无痕百年长[也是原创]
楼上取"春水无痕"很有诗意,然而既无痕,何以生涟?

我借他山漏租数以攻玉:

1

寒冰有影三尺厚

春水无痕半江多

(另应是"半池多"意境更好,奈何池尺重音.)

2

寒冰有影三尺厚

秋水无痕半瓢多

(弱水三千,我独取一瓢,呵呵,这里是半瓢)

3

寒冰有影三尺厚

赤焰无形半丈型仔高

(纯粹是在字面上做文章)

PS:

连用了三个半字,似成习惯. ^^

补充一个看法:

画饼充饥
望梅止返首渴

妙笔天成,似乎已经成了绝对,几无等待必要.此为个人看法.

此外:

望烟波渺渺一千里柔情如春水
观泰山巍巍百万丈雄心似磐石

对仗既工整,意境亦互补,一柔一刚,不可多得.

都是精品^^
相关问答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冰冻几尺是一日之寒,冰三尺又是几日只寒?
1个回答2022-10-31 20:35
这只是个激人奋地的话说,不是实事,告诉你作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不解. 要说冰冻取决于天气,天气冷了就可以把水冻的厚点,天气不冷就冻的不厚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是几日之寒?冰冻几日是一尺之寒?
1个回答2022-11-03 01:32
只要你努力的去做,不久就能达到“冰冻三尺”
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冰冻三尺是几日之寒?冰冻几尺是一日之寒?
3个回答2022-10-23 02:47
冰冻三尺左右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
寒冰三尺厚,求下联。得符合对联格式
1个回答2023-02-24 06:30
寒冰三尺厚 孤山九仞高
冰冻三尺之寒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2-07 07:00
冰冻三尺之寒的完整语句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意思是: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成功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需要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32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8 16:52
出自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1:29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本是一句俗谚。汉代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的《状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说法。它说: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
全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个回答2024-02-23 15:26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出处?
1个回答2024-06-15 08:5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