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并说明

2023-08-17 01:52

1个回答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
“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
相关问答
《齐桓晋文之事》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2-09-24 14:01
「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 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2)「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 「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在课文中用以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
1个回答2023-01-31 08:36
意思就是沿着树找鱼。比喻做事方法不恰当。
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个回答2022-09-03 01:33
字都对了。 新课标版本标点: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请举例说明,并说明比喻的作用。
1个回答2022-10-01 11:37
比喻就是找一个喻体与本体相似,有共同点的事物来比作本体,比喻的作用就是使一个抽像的事物变得具体易懂,形象生动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齐桓晋文之事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2-18 10:18
齐桓晋文之事讲了讲述了春秋五霸的故事。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于是各个诸侯国间就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争,在这一期间,能够在...
全文
齐桓晋文之事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01:15
《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和谁的对话
1个回答2023-04-16 00:35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这个题目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是怎样通过比喻来说理的?请举例说明。
1个回答2023-01-13 11:36
由小及大。 先说:不忍其觳觫 再说: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得出:是乃仁术也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对照翻译
1个回答2024-01-27 10:09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对照翻译如下: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全文
齐桓晋文之事讲了几件事?
1个回答2024-02-15 10:54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