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儿歌创编思维

如何引导幼儿看图创编
1个回答2024-01-06 14:39
一.如何引导孩子看图写话?

  常规的几种提问引导方式有:

  (1)图中画着哪些人或动物?

  (2)这是在哪里呀?

  (3)他们在做什么呢?

  (4)他们的表情分别是怎样的?

  (5)跟孩子一起猜一猜,他们之间的对话吧!看看谁猜得最有趣!

  (6)我们把刚才孩子说的简单记录下来,这样就有了一条故事线——谁在哪里做什么,他们的心情与可能发生对话。

  故事线是最主要的。没有必要非要求孩子说出六要素,六要素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还会限制孩子的拓展空间。六个要素,只保留三个,即:环境、角色和情节,对孩子来说,先简化一下这些概念,简单一些,好记一些。其余的,让孩子发挥。

  二.引导发散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一二年级来说,注意不要有太多限制。确定故事主线后,就要为这个故事线增添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就像为一棵大树添加枝叶。这时,可以跟孩子一起编,问问她,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呀?当孩子在讲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他,不过如果他讲着讲着停下来了,不知道怎么编了,这个时候要问他问题。一定要鼓励他多说,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咱得有耐心。哪怕自己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启发了,就不断地问他然后呢,小猫在吃鱼,那然后呢,别的动物在干嘛呢……

  举例说明:



  初期是让孩子努力多说,不管说得靠不靠题,也一定要多说,说完之后。在去引导他注意图画中最重要的部分:小猴子为什么哭?孩子只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了,那么这个故事一定不会跑题。

  三.引导孩子发散的时候有什么小技巧

  如果既想让他们思维发散,锻炼想象力,与此同时,还要求认字识字写字,这其实蛮难的,有必要稍微舍弃一样。所以不建议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写下来。

  有个很实用的技巧,即:用手机录音。在编故事的时候,不让孩子写任何东西,因为孩子本来认字量有限,但是他们的想法很多,碰到不会的字,就会避开,思维会被打断,刚开始就是看图讲故事。讲完故事之后,再一边梳理录音,一边整理思路。在整理的时候,让他自己参与整理,这个时候就可以完整地写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教他查字典。

  此外,当孩子说得特别比如“这个故事要是写出来,可以拿去投稿,万一要是中了,全国小朋友都能看到咱们一起编的这个故事了。”有很多小孩会很开心,非得把故事写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要挟”他,“那你自己写好了。”

  四.孩子讲故事语句不通顺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孩子的思维跟咱们大人的确实不一样。

  举个例子: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跟我们讲故事,说到一句:“小蜜蜂的心里长出了石头!”

  我们只听说过“心里开出了美丽的花”,什么时候听说过心里长出石头来了呢?!

  然后她告诉我,就是因为那个小蜜蜂没有帮到朋友,所以心里面特别压着。

  哇!这种真的是太赞了!但是句子不通顺,不说明白的话谁也看不懂。

  我们就引导她说通顺一点,然后她就改成“心里长了一块大大的石头,压在那里,很难受。”过后自己还在那儿纠结,问我,到底是压着好,还是挂着好

  通过这个事儿,我就觉得,孩子们真的很厉害的!只要他们感兴趣,他们的想象力真的非常丰富!而只要把句子捋顺了,孩子们讲出来的故事都是亮点!

  所以,讲的时候让他们可劲儿地讲,但句子一定要通顺,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句子通顺的重要性,“如果句子不通顺,最起码别的小朋友没有办法读懂他的故事了。”

  五.如何培养孩子对看图写话的兴趣,看到图画书不打怵

  一些看图故事的图画还是挺有意思的,细节挺丰富,不如换一种方式或说法,比如先玩个游戏。这样他就不觉得是非得叫他写作文或者很严肃的事情,继而激发他们看图写话的兴趣。

  举个例子:

  一开始不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看图写话,而是让孩子玩个视觉大发现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创编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1-20 13:09
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本文从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为幼儿创设学习和创编舞蹈的环境,让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尊重幼儿首创精神等方面谈了一些见解和体会,以探索幼儿创编舞蹈教学的新途径.
如何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个回答2024-01-03 20:12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故事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作品的构成要素
  要让幼儿创编故事,首要条件是让幼儿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构成要素,即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如果幼儿不能明确这一点,他们便无从着手创编故事。而幼儿对故事构成要素的理解来源与他们平常所听所讲、所阅读的童话和故事。因此,平时我经常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实际水平的故事作品讲给幼儿听,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线索清晰的图书引导幼儿阅读,并与幼儿一起分析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中有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幼儿正是在对那些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和语言的日积月累的感受认识中,增长起他们对故事构成要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
  创编故事,需要调动个人的经验,需要幼儿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创编一个关于“贪吃的狐狸”的故事,幼儿必须积累有与“狐狸”相关的知识与慧告带经验,同时还需要有“因吃得太饱而造成的后果”的经验。幼儿创编故事的知识经验准备,来源途径之一是日常生活经验积累。正是如此,在平时我善于鼓励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一些初浅自然科学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动植物与自然的关系。另外,引导幼儿从大量的童话、故事或其他体材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各种信息。幼儿通过这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编故事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三、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更重要得还是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幼儿的各种词汇较欠缺,因此,幼儿表述起来较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经常通过一些语言游戏,如说量词、形容词、动词、名词等活动来丰富他们的词汇;或者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运用词汇说一句或一段话;另外,还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故事、童话中优美的词汇、句式并感受理解作为故事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友纯幼儿在创编故事时就可能仿照它们的语言创造样本。比如前芦,有的幼儿可能在创编故事开头时说“在一个××地方,住着一个××的小白兔和××……”,幼儿也可能在创编故事结局时说“后来,××就再也不……了”。这样幼儿经过不断的积累,他们的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直接提高了幼儿创编故事的质量。
如何引导幼儿园孩子进行沙画创作
1个回答2024-02-27 05:26
想引导幼儿园孩子进行沙画创作,这很好办的,那上沙子脸上孩子们在沙子上面,让他们绘画
在幼儿园纸艺活动中,如何完成技能指导和创意引导?
1个回答2024-01-26 13:38
在幼儿园进行职业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知道学生,让幼儿园小朋友独立完成。
怎样引导幼儿自己编童话?
1个回答2024-01-08 11:20

你在给他们讲故事前说好听后让他们讲给你听,这样他们如果讲不全你讲的故事就会编了呀。希望阿勇能帮助到你。

怎样引导孩子的思维能力?
1个回答2024-02-27 21:47

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

相信不少家长都曾经被孩子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问题问到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提问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逻辑思维敏感期,他关注的东西,正逐渐从“是什么”转变成“为什么“。如果想要孩子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爸爸妈妈也要一起行动起来,平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和孩子一起深入探究“为什么”。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时候,孩子会重复问同一个问题,不少家长会感到不耐烦,其实他在通过“提问——获得答案”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认知和记忆。他可能对自己的答案不自信,所以想再次从你这里获取一次。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回忆,鼓励他自己将答案说出口,即便说错了也不要批评他。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孩子一问就给答案。

年幼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有些家长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然而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只有让孩子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遇到困难时,给与正确的引导,启发孩子运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和知识去寻找答案,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提问,耐心倾听想法

提问的过程,能够很好地锻炼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提问。但是孩子在成长发育的阶段,语言能力可能跟不上思维速度。所以,有时候没办法描述清楚自己想问的,或者问出的问题没有逻辑性,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替他把话说完,在旁边提示就好了,练习的次数多了,孩子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讲话越来越有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的各种想法,不评判,不设置标准答案,鼓励他们自己去验证去寻找答案。要允许孩子好呆、出神、放空,这往往是孩子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日养成的,日常下功夫才是关键。

之所以现在家长都注重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因为对于孩子后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锻炼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将问题逐步拆解,并全盘考虑,既能将问题逐步化解,又有统筹分析能力;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增强孩子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使其学会灵活运用;提高孩子策划构思和探索能力,使其在学习上精益求精。

综合来说,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孩子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并做好统筹规划,使理论知识更好应用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能做到创新、求变

幼儿思维引导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08 06:48
一、注意自身言行
无论家长还是幼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自己日常言行。因为,幼儿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喜欢新事物,喜欢效仿学习大人的欣慰习惯,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想要很好引导教育幼儿,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言行。
二、学会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是以平等态度面对幼儿,对孩子言行在意,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好的行为要及时赞赏,不好的言行可以严肃谈话纠正,不要一味训斥。要知道,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多启发暗示
多引导暗示是指针对幼儿教育应多尝试启发式教育,减少一味灌输。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其中。
为引导幼儿掌握刷牙的方法创编一首儿歌?
1个回答2024-01-12 02:16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左右里外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的牙齿白花花。

如何引导孩子做思维导图?
1个回答2024-01-24 22:10

思维导图是现在分析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一件事情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梳理过后,会觉得这件事情变的非常清晰,逻辑变得非常明了,事情的步骤变得一目了然,按照思维导图图中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往下走,这件事很容易解决。

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情肯定是没有任何步骤的,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就是想到什么做什么,什么容易就怎么做,任何人在小时候都一样,没有想到事情步骤,事情的逻辑,事情前因后果,更别说要画一个思维导图。

既然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那么,怎么样引导孩子学习思维导图呢?

首先,这个孩子要学会现用笔,用笔的时候不会把笔放到嘴里面去,还有认识字,会写字,有耐心,有了这些就可以了。

引导的最好方式是给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吃饭前要怎么做?从吃饭前的第一个步骤开始:吃饭之前准备什么:走到饭桌旁,拿起空碗,再走到电话煲边盛饭,在走到饭桌旁,拿起筷子,准备开吃,这就是吃饭前的准备。把这个步骤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无非就是几个字一个箭头几个字一个箭头,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让孩子明白了是事情的步骤,什么是事情的逻辑。如果这样可以了就可以继续选择一些比较深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引导,比如数学的几何题,事实上几何的逻辑证明题就是思维导图用数学的表达方式。

总之,教育一个孩子需要非常大耐心,这个孩子也需要非常大耐心,思维导图很容易画,但拥有逻辑性思维的还是不容易的,所以不是专注于画,而是专注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