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俎明火执仗

人为刀俎怎么读
2个回答2023-03-18 23:20
人为刀俎【读音】rén wéi dāo zǔ
【释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是什么意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释义
1个回答2022-09-07 03:07
1、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原句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意思是——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3、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演变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寓意是什么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指什么
1个回答2022-09-16 09:25
1、基本释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2、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演变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处于被动局面。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0 19:20
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4 16:27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是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演变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小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造句

(1)即使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为鱼肉的地位,也不甘心任人宰割。

(2)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做不做已经由不得我们了。

(3)即使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位,也不甘心任人宰割。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太年轻太幼稚了。我为我的卤莽付出了代价,我会铭记五内,西日昌,当我有能力击溃你的时候,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是元帅,随便就可以玩死我这个小人物。

仗义执言
1个回答2024-02-23 10:29
“执”是说,有坚持的意思;“言”是正确,有正义感的话。



词目 仗义执言



发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释义 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示例 他性情耿直,总爱~。





参考文献:www_***_com
成语:仗义执言
1个回答2024-03-01 00:52
仗义执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仗义执言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12:22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败困悔罪,王室之福。”
示例
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历森三种人》:“法国肢枯亩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3-09 19:59
找不到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只有出处
【成语】:明火执杖
【拼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
【解释】: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指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明·施耐庵《水浒》:“今日见他每明火执仗;不知他底细……。”
【近义词】:明火执仗、明目张胆
【反义词】:鬼鬼祟祟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干坏事
人为刀俎的读音
1个回答2023-03-22 00:01
人为刀俎
【拼音】:
rén
wéi
dāo

【解释】: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