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课记录10篇

10动物语录...
1个回答2024-03-04 05:04
很有可能,就像猴子一样,人类之所以吃猴脑,是因为猴子一没有角,二没有掌,三没有......
听课记录表课堂记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5 10:59

听课记录表课堂记录可以这样写,首先写明年月日听课对象和记录人,其次,重点记录听课时的好的讲课方法及主要不足和问题,最后有没有记录清楚的,或需要强调的进行强调和补充

小学5年级(人教版)第10课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0 18:09
10* 松鼠















一、材料解读







1.课文简说。







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很像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青年男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②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河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③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2)对词语的理解。







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灵巧。







驯良:和顺善良。







橡栗:橡树的果实,外表皮有一层硬壳,圆形,呈棕红色,内仁如栗子,可食用。







矫健:强壮有力。







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苔藓: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松鼠的影片,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在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四、相关链接







布封(1707—1788)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卷的巨著《自然史》。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并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文艺性说明文 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是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结合。这种融合与记叙文的描写有明显区别。记叙文运用描写,目的是再现事物形象,把人物与事件刻画得具体生动,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而说明文运用描写,目的是为了进行生动说明,它只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形象化描写,从而起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文艺性说明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化描写手段,都要以准确性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







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窝,每产4-6仔。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笔。
10岁男孩读四年级了为什么,总是不写作业,上课听不进去呢?
1个回答2024-02-12 12:32
想办法提高孩子对知识的兴趣,不能为了写作业而让孩子去学习。让他产生对探索未知的兴趣。还有可能就是手机玩多了,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吧。
10岁孩子不爱看课外书妈妈读给他听好吗
1个回答2024-02-05 01:42
应该给这样的妈妈点赞!
但是,不是碎片性质的,要有系统,要达到孩子自己愿意学习的结果。最好的家长能陪孩子一直学习到高中毕业,数理化文史哲全面都能辅导。这样的家长,还真没几个!努力吧,为了孩子!
五下第10课多音字
1个回答2024-03-11 10:20

为 wéi  wèi

应  yig,ying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都记录了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05:43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二:简介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三:分类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知道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在这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小学课外活动记录的相关信息,掌握了这些相关信息,再结合自己所有的经验,你就可以写出一份完美的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了。同样,希望你能在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中学到更多,开展更多对学生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都记录了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22:12
分类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二,掌握了这些相关信息,教师组织知道的活动,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你就可以写出一份完美的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了,开展更多对学生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希望你能在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中学到更多,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在这里。同样,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再结合自己所有的经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小学课外活动记录的相关信息;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三,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用以补充课堂教学:简介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都记录了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02:24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一:课外活动的作用意义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品质;第二、能够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第三、能够使学生多渠道的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二:简介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信息三:分类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知道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在这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小学课外活动记录的相关信息,掌握了这些相关信息,再结合自己所有的经验,你就可以写出一份完美的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了。同样,希望你能在小学课外活动记录中学到更多,开展更多对学生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