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鸟弓尽藏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08:10

鸟弓尽藏的意思是:基本鸟被打光了,弹弓就收藏起来了。

比喻统治者取得胜利后或事情成功后,就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害。

例句

张良深知鸟尽弓藏的道理,懂得急流勇退,从而获得了一个较好的结局。

出处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文子·上德》

典故

《文子·上德》中写道,“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意思是,猎人在捕获狡猾的兔子后,便将忠诚的猎犬杀掉;当天空中的鸟儿被射杀殆尽,那把曾经精准无比的弓便被封存起来。这是对君子的一种警示,要知道适可而止,过度追求名利往往会适得其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成语“鸟尽弓藏”,比喻统治者取得胜利后或事情成功后,就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害。

引证

1、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明·吴承恩·《西游记》二十七回

3、长卿扼腕道:“古人每叹鸟尽弓藏,今并不俟鸟尽而先藏其弓,边将解体矣。”——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十二回

4、其实他们在当时昧了良心努力讨好清廷,结果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真是愚不可及。——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四)》

鸟尽弓藏的故事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公元前497年,越国战败。后来越王匀践卧薪尝胆,起用文种和范蠡等贤臣良将,终于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兵败逃走,连续七次向越王求和,都被拒绝了。无奈之下,夫差写了一封信用箭射给了范蠡。

信中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子的猎狗就没用了,就会被煮肉吃,敌国被战胜了,出谋划策的能臣就被抛弃和铲除。你为什么不留着吴国,作为自己的后路呢?”但范蠡并没有接受吴王的议和请求,力不从心的夫差最后只好拔剑自刎。

战争结束后,范蠡离开越国,隐居到齐国。范蠡离开后,还惦记着好友文种,于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文种,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越王只能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

文种看后才明白范蠡已经躲起来了,忠心耿耿的文种不相信越王会加害自己,坚持不肯走,还回信说:“我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文种开始被越王怀疑,最终被迫自杀了。

藏弓尽鸟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15:42

鸟尽弓藏。意思是鸟没了,就把弓箭收藏起来。有点儿卸磨杀驴的意思。

鸟尽弓藏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06 11:13

鸟尽弓藏的意思是指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

鸟尽弓藏(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成语寓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触目惊心的八个字,让人感到砭人骨髓的寒凉与恐怖。然而,这就是历史的真实与残酷,曾经一次次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功高盖世,无可赏赐,只有赐死,一了百了,从而根除可能出现的后患。

其实这样做是一个很大的悖论,有时非但不能根除后患,反而导致新患的出现。比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给皇孙朱允炆扫除后患,大杀功臣,后来燕王起兵靖难时,朝廷几乎无将可派。

结果让朱棣比较轻易就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为他人做事的同时,也要为自己预留出一条后路,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处世哲学,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运用示例

1、三国·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2、宋·刘克庄《读韩信马援传》:病厌鸢飞鼓噪,晚悲鸟尽弓藏。

3、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

4、现代·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鸟尽弓藏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2-24 05:38

  鸟尽弓藏是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你们想要了解鸟尽弓藏的典故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鸟尽弓藏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鸟尽弓藏的解析

  【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

  【释义】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用法】作谓语、定语;常与“兔死狗烹”连用

  【相近词】兔死狗烹、过河拆桥

  【反义词】知恩图报

  【成语示列】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鸟尽弓藏的典故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已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鸟尽弓藏的接龙

鸟尽弓藏是成语吗?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13 12:53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解释】: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1-22 19:34

释义: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白话文: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只能当成收藏了,兔子没有了,猎狗就只有被烹杀命运。越王勾践这个人长得长脖子尖嘴巴,只能患难时相处,是不会和人分享快乐的,应该早点离开他。

扩展资料

典故:

越国能够灭掉吴国,范蠡和文种是最大的功臣。勾践在灭掉吴国后,因范、文二人功劳卓著,便要拜范蠡为上将军,文种为丞相。但是范蠡不仅不接受封赏,还执意要离国远去。

他不顾勾践的再三挽留,离开越国,隐居齐国。范蠡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在信上告诉他:你也赶快离开吧,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但是,文种不相信越王会加害自己,坚持不肯走。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勾践就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剩下四种没有用,请先生带给先王吧。

文种一看,就明白了,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杀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和来历是?
1个回答2023-12-18 20:23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一把弓和一只鸟指的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19:54

惊弓之鸟

读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专的人碰到属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

造句:

受此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们成了一群惊弓之鸟。

警方已全面发布追缉令,罪犯者已成为惊弓之鸟,惶惶难安。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对方虽是惊弓之鸟,也得注意他们的动向。

他听了,像惊弓之鸟一样马上逃跑了。

弓和鸟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09:24

鸟弓成语 :惊弓之鸟、鸟尽弓藏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释义]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语出]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正音] 弓;不能读作“ɡǒnɡ”。[辨形] 鸟;不能写作“乌”。惊;不能写作“警”。[近义] 伤弓之鸟 漏网之鱼[反义] 初生牛犊[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人;也用于其他。一般作主语、宾语。[结构] 偏正式。[辨析] ~和“漏网之鱼”结构相同;字面意思也有相近之处。但~指受到惊吓、遇事惊慌或疑神疑鬼的人;“漏网之鱼”则指逃脱的敌人和罪犯。二者一般不能换用。[例句] 那些工头们;个个如~;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英译] a badly frightened person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弓什么鸟
1个回答2024-01-29 20:06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扮档纳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厅没策·楚策四》;《晋蠢羡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绍闻是~,吓了一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一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