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声小说白鹿原

历史名人成语:指鹿为马
1个回答2024-02-01 15:47

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指鹿为马的历史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3-01 05:29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指鹿为马 的历史人物是
1个回答2024-03-03 19:21
赵高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近义词:颠倒黑白



清代李渔《怜 香伴·拷婢》“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巨鹿有哪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2 20:42
巨鹿县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是秦始皇当年封爵36郡之一。汉置县,晋时为国,张角、魏征、张遂都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 同时, 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即发生于此,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末黄巾起义,明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贾庄大战”,清末的景廷宝夏头寺起义等,都给这片沃土留下了历史的一页。
巨鹿有哪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01 03:16
巨鹿县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是秦始皇当年封爵36郡之一。汉置县,晋时为国,张角、魏征、张遂都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 同时, 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即发生于此,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末黄巾起义,明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贾庄大战”,清末的景廷宝夏头寺起义等,都给这片沃土留下了历史的一页。
白鹿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19 10:27

白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人文资源。白鹿镇,名源于白鹿山,《华阳县志》等古籍皆有对白鹿山的记载,今通称白鹿顶。其形如覆钟,突兀于群山环抱之间,风光无限。《华阳国志》载: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秋,秦伐蜀,蜀王败绩,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由此可见因此,白鹿见证了古蜀国的覆灭,白鹿之名源远流长。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即在山麓白鹿河东岸兴建白鹿场,后在沿河高滩营建街道,俗称河坝场。
白鹿镇位于彭州市北部、白鹿顶东部、白鹿河上游,东部与什邡市接壤,东南部连红岩镇、葛仙山镇,西靠通济镇,北邻龙门山镇。幅员面积7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84亩。辖白鹿场社区、白鹿村、水观村、关沟村、塘坝村、回水村、天台村、红华村、三河店村共9个村社区。全镇总人口10124人,以汉族为主,有藏、羌、彝等3个少数民族。镇政府驻地白鹿场,距天彭镇35公里。交通方便,有小(小鱼洞)夫(什邡市三河镇夫子院)公路过境。

鹿苑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5-14 01:11

鹿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仿脊深厚。
徐家湾遗址
徐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备御渗鹿苑南、204国道21公里里程碑东侧100米处。遗址处于较高的台地上,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5年4月和8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425平方米,遗址遗存有墓葬13座、灰坑18处、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沟、烧灶、红烧土、兽骨、稻谷等。出土文物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采集文物20多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地层古生物研究室分别进行了C14测定和孢粉化验分析。经C14测定,该遗址距今5500年,属新石器时代崧泽文拆咐化。

哪些历史名人是鹿邑人
1个回答2024-04-04 06:06

1、李耳:春秋并键租时思想家、道亮段家创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 。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著《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绝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2、李白:(701年 —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5、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湖北蕲春)人。世代为医。他继承家学,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 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

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巨鹿有哪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03 20:44
项籍项羽西楚霸王
鹿泉都有什么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6 06:48
县志记载,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于 1250年来到白鹿泉居吕氏园居住时(当时的鹿泉名西宁州),曾走遍宁州山水,在龙泉寺都留下了他的诗文和传说。(元好问在《鹿泉新居》这首诗里曾写到:"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证明他确实到过灵岩寺和龙泉寺,并为没有到过封龙山而遗憾。)公元1257年他六十七岁时在白鹿泉病逝,后走常山三百里,运灵柩回山西故里安葬。现其墓志铭文对其居住鹿泉七年,并卒于鹿泉均有详细记载。(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