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博弈论

纳什博弈论
1个回答2022-09-10 01:31
这是经济学的理论,不知道你想问什么
博弈论基础和纳什均衡与博弈论哪个好
1个回答2022-12-27 04:31
都好 原理大同小异的
什么是博弈论?
2个回答2022-12-14 05:51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

 

指的是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里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

 

简单一点就是说:研究特定条件制约下的一系列策略,从而找到对策来应对。

“博弈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3 11:13
博弈,简单的说就是下棋。
博弈论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标的理论。
博弈论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11 22:56
对一件事情好与坏的辩论
博弈论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3-06 02:18
我也大二,博弈论包罗万象,生活中无处不在。

如果学经济的话,那学博弈论再好不过。

简单的基础模型不需要太多数学知识,但是想有所发展,则必须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不可少,否则较为复杂的模型就看不懂了。

我最近在看集合论,也是基础。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数学,但数学的确是博弈论的基础。

当然谢林也能用纯粹的文字去解释,但是没有数学,很难深入发展。

说句实话,博弈论是我在大学发现的唯一感兴趣的领域,虽然学校不开这门课,但是的确很有研究价值,一起学吧,可以交流交流。
博弈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4 07:48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经济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其在生物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等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1944年约翰·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因此他被称为“博弈论之父”。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游戏或者博弈)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4-20 01:11
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论:优先预测胜利前作出的竞争是博弈。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博弈论又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27 01:27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即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虞美人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5-26 01:14
  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

  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

  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

  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

  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

  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品评】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

  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

  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

  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

  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

  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

  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

  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

  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

  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

  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

  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

  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

  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

  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