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魁智慧正能量修身养德有声书

道德经的智慧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2-19 09:20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明暗变幻的微纱;《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腔陵
《道如租德经》是一部哲学经典,它的文字简洁、辙韵强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因此,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群经之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渣圆兆每年都有几种新的译本问世,德国平均每四家就有一本道德经,足可见此书的珍贵。老子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之一,深深地影响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等哲学巨匠,西方的逻辑严密的辩证法正是在老子的思想启发下诞生的。

女人的修养与出世智慧
1个回答2024-03-14 21:37
1【投资自己】如果一个女人在最重要的几年中,投资的是一个男人,那么之后的几十年里,你将不断求着这个男人不要离开你。如果你投资的是自己,那么你会很顺利的收获真正属于你的爱情,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奢侈的精神享受。认准一句话: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最好的姿态,才会有好男人来爱你。
2【做一个独立的女人】 ——思想独立。有主见、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上进心,永远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做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拥有快乐和成就感。 ——经济独立。不依赖男人。自强自立的女人才更自信、更有人格魅力!
3【给自己充电】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竞争激烈,想让自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给自己充电,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不断完善自己。

4【做让人赏心悦目的女人】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尽可能把自己打扮得:干净、精致、时尚、令人愉悦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绝不能没有气质。 如果对于自己形象懈怠了、放松了、邋遢了,那么魅力也就减弱了。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自己,那谁还会来爱你! ^_^
5【学会宽容】看穿但不说穿,该明白的明白,该装傻的时候大智若愚。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必要的就不要说出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不要把人逼绝,记得给人留条后路。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怀。
6【真正的魅力】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事业上才华尽现,懂得如何在社交中显示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才干。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男人面前谈吐风雅 、不卑不亢、将女人的美与睿智,机敏与体贴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生活中会主宰自己的命运, 会调剂爱人情感,会制造浪漫情调。

7【学会平衡,讨人喜欢】好女人会平衡各种人际关系。不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说三道四制造矛盾,量力而行,量体裁衣,知足者常乐。
8【智慧】智慧,是一种理性,一种思维方式。智慧的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以卖弄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荣,而是更加注重运用。智慧的女人,懂得辨别男人,不会把心血浪费在不值得的男人身上。
9【善良的好女人】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退让,而是从不主动伤害别人,不会纠缠不休,懂得适可而止。 为人处世以诚相待,不欺骗,不撒谎。以诚恳善良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
10【宁缺毋滥】不要因为寂寞随手抓一个男人,这对你和他都不公平,对你不喜欢的追求者要坚定拒绝 。如果发短信息给你喜欢的男人,他不回,不要再发。如果男人以他忙为理由,不回你的信息,不关心你,勇敢一点,自动离开,然后去爱一个爱你的人。
有关于人多智慧多 人多力量大的俗语有?
1个回答2024-03-04 20:02
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合唱一本戏。 
一人智谋短,众人计谋长。 
一人一料沙,众人一块金 。 
一人不如两人好,大家捧柴火焰高。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 
一个拿不起,两个抬得动;三个不费力,四个更轻松。 
一个势孤俩力大,三人能叫河搬家。 
硬树要靠大家砍,难事要靠大家做。 
一颗星星少光亮,万颗星星亮堂堂。 
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 
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单麻不成线,双丝搓成绳。 
单麻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时间给什么者留下智慧的力量?
1个回答2024-01-19 02:29
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的意思

一寸光阴一寸金一个道理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在有限生命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智慧总是强于力量的事例
1个回答2023-05-08 02:26
项羽身死垓下
人和狼的比较比较.看看智慧的较量!
1个回答2024-02-22 20:27
读了《狼图腾》,觉得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是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瑞敏



  “苍狼乐队”感谢《狼图腾》。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怨曲……—蒙古族歌唱家 腾格尔



  《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度,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独创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因此,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文学批评家 孟繁华



  姜戎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因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文学批评家 白烨
关于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04 21:50
1 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2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鄂温克族). 3集体是 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4松柏纵然长得 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 虽 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5一人一个脑,做事没商讨;十人十个脑,办法一大套。 6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合唱一本戏。 7一人智谋短,众人计谋长。 8一人一料沙,众人一块金 。 9一人不如两人好,大家捧柴火焰高。 10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 11一个拿不起,两个抬得动;三个不费力,四个更轻松。 12一个势孤俩力大,三人能叫河搬家。 13硬树要靠大家砍,难事要靠大家做。 14一颗星星少光亮,万颗星星亮堂堂。 15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 16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17单麻不成线,双丝搓成绳。 单麻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有关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的俗语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3-16 10:33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sān gè chòu pí jiang dǐng gè zhū gě liàng)

意思: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2、众人拾柴火焰高(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意思:比喻人多力量大。

5、聚沙成塔,集腋为裘(jù shā chéng tǎ,jí yè wéi qiú)

意思:聚细沙成宝塔,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6 ,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7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鄂温克族).

7,集体是 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8松柏纵然长得 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 虽 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道德经的智慧的目录
1个回答2024-01-20 04:24

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上)
第二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中)
第三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下)
第四讲 学习《道德经》的德观
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上)
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下)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一)
1个回答2024-01-30 20:27
      《道德经》是深奥的,是玄妙的,因读者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不同,理解的层次,读出的感悟是不同的。

      再次捧起《道德经》,不求其深,不求其玄,只想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寻得一些和教育有关的智慧。那就浅浅地开始读起吧!

      《道德经》的内容断句有多种版本,暂且以手中所读的版本来学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和谈论的话题,不同领域的人谈起教育,似乎都头头是道,但真正的教育之道是什么?恐怕就不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了。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教育也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既要有所传承,又要有所创新。如教育孩子崇尚英雄,战争时期,以抗日英雄,战斗英雄为榜样,和平年代,以行业英雄,建设英雄为楷模。英雄的岗位不同,但英雄的精神和价值是相同的,也可以这样说,教育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

      当教育偏离了常规之道,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困扰。需要及时纠偏,今年的教育热词“双减”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一些不懂教育之道的人破坏了教育之道,当一些人以教育之名做着违背教育之名的事,当纯洁如一张白纸的孩子被灌输,被强加了太多太多的“知识”,他们的“拥有”成了压力,成了梦魇,当少年不再像少年,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教育之道走向何方?教育之名如何解读?“有”和“无”怎样把握?“双减”到底该减什么,增什么;如何减,又如何增?

      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玄妙之处,教育更是如此,只有抛却功利与浮躁,静下心来向着更深处漫溯,才能寻到教育之智慧,探得教育之玄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