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农架小白熊小说

神农架啊 神龙架
1个回答2024-01-30 15:49
神农架基本上没有开发,建议你去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神农山和神农架是一个地方吗?
1个回答2023-02-24 00:02
不是,绝对不是
神农架为什么叫“神农架”
1个回答2022-08-05 01:38
相传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亲尝百草而得名。(其实我觉得传说这种东西想要考究个前因后果好难……)
神农架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31 04:55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襄阳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十堰且近武当山,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

介绍神农架的特点
1个回答2022-07-28 01:40
风景迷人,动物众多
神农架介绍
1个回答2024-03-04 00:40
  神农架介绍
  作者:未知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144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区内居住着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近8万。

  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处海拔398米,平方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被誉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野生植物丰富,如珙桐、水杉、香果树、连香树、银杏、梭罗、红豆杉等。神农架也是一座天然百草药园,有中草药材2013种,如“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文王一笔枝”天麻,党参,当归等。

  神农架凭借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至今较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素有科学迷宫之称,除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外,还有神奇的白化动物,吸引着科学考察人员和海内外游客。神农架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风景垭、板壁岩、大九湖、神农顶、植物园、炎帝祭坛、千年古杉、香溪源、天门垭、燕子垭、植物标本馆、红坪画廊、古犀牛洞等。

  白色动物王国--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野人之谜--神农架的奇幻、神秘、引人入胜还在于它拥有一种传奇性动物-“野人”(亦称“雪人”或“大脚怪”)。50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来。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杳“野人”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测杳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
神农架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14 09:09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神农架的知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25 15:29

高鹏程:医生,撰成《疑难病症施治》书稿,传于族弟必选。 李世勋:优秀党员。 李德祖:党员,劳动模范。 李德禄: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省分会理事和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陈传香:见义勇为模范。 梁韫春: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彭绍友:经济师,198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张金星:探险家。 乔仕江:199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仕煊:林业管理局总工程师,2005年获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先进工作者。

神农架有哪些传奇?
1个回答2024-05-10 01:57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西部边陲,是湖北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东与湖北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总面积3253平方千米。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之一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故名。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

神农架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

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

这是神农架林区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桫椤、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

在神农架古老的谜一样的山林里,积淀着古老的谜一样的文化。独具魅力的神农架文化像一樽陈年老酒,香飘万里,沁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

神农架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病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驯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秦汉时期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代初期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

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代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十分古老和丰富。许多民歌珍品历传不衰,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

薅草歌声情并茂,明快悠扬;婚礼歌脍炙人口,趣味盎然;丧礼歌音色古朴,粗犷苍凉;民间小调抒情状物,盛情真挚。

在神农架地区发现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长达3000行的《黑暗传》手抄本,以七字一句的民歌形式叙述了史前至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分为四大部分:天地起源,盘古开天,洪水泡天和再造人类,三皇五帝出现。

这部史诗从明清时期开始流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并且与我国现存史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不尽相同,显得十分珍贵;它作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考古、文艺、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神农架民风古朴,民俗奇特。在一些农家的大门上,常挂着一幅青面獠牙、面目凶恶的木雕脸谱,谓之“吞口”。在南部山乡,热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谓之“喝冷酒”;北部山乡则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规。

神农架的“野人”传说,透着神秘的文化色彩,对此史书有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屈原的《山鬼》、明代《本草纲目》、清代神农架周边的房县、兴山等县县志都有关于“野人”的记载。

《本草纲目》上记载:“南康有神曰‘山都’,形如人,长丈余,黑色,赤目黄发,深山树中做窠……”描述的就是“野人”。

在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秦始皇下令修万里长城时,有几个不堪苦役的民夫逃到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最终变成了“野人”。

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神农架的文化生态与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包含着巨大的价值,具有长期恒久的魅力。

神农架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02 01:59

神农架的得名,又与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有著密切联系。

相传神农氏为治民众疾百病,跋山涉水来到神农架采药。莽莽群山,路途艰险,神度农“架木为梯助攀援”;晚上“架木为屋避风寒”。采药大功问告成之日,天帝为神农造福生灵的行为所感,派仙鹤接引升天成仙。因高树遮掩,神农答“架木为坛升仙天”。如此,神农架即由神农氏采药“架木为梯”、“架木为屋”、“架木为坛”而得名。至今,神农架还保留有“百版草园”、“百权草冲”、“百草坪”、“百草垭”等与神农尝百草有关的地名。当地老农都能讲许多神农采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