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及评价好的玄幻小说

关于现代玄幻文学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2-05 21:11
常听人说,玄幻题材的作品,是源自于西方,沿袭欧美的一种地域文化产物。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因玄幻作品取材的丰富性,渊源并不单一。上天入地的想像,也非一时一地一人所独有,因此不能就不能偏颇的归结为是谁沿袭了谁。



其实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类题材的作品,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了。它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活动时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时代”。而在这个时期,每一个地域与文明之内,都或多或少的的传说及图腾崇拜,因此我说,玄幻文化应是一种世界性的思维`意识现象,而不单纯只是某一地域性文化的产物。



中国的玄幻文化之源,也应是来自于上古神话传说以及对自然`生物`生殖等诸多事物的崇拜与想象。《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段描述,“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这段描述列举一种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鸟类——鲲鹏。明显带有的玄幻小说的特点。而久负盛名的《山海经》,则应是一部兼载神话传说的古代地理书。该书中列举的结匈国、交胫国、无肠国、柔利国、三身国、裸国、厌火国、玄股国、枭阳国、奇肱国,黑齿国、长臂国、羽民国、穿胸国、落头民、大人国、勒毕国、君子国等等,其实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架空世界”。而“架空世界”,则是玄幻类文学作品最主要的特征。

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古典神话比较而言,并没有建立自己清晰的神谱,而多以断简残章流传。完全是恣意大胆的遨游,以及天马行空的想像,并不贴近于现实世界。而以希腊神话传说为主的西方神话,则正好相反,有着明显的等级观念及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西方神话更贴近于现实世界,则更象是一部翻版于生活的历史画卷。



我认为西汉的《淮南子》中保存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夏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传说;《神异经》`《搜神记》`《录异记》`《博物志》`《独异志》`《拾遗录》`《幽明录》等书,应可作为我国玄幻类题材作品的早期作品了。有趣的是《博物志》里有一则故事,与《圣经-创世纪》中的一段颇有相似之处。“奇肱国做出一种飞车,顺着风飞过四万里,落在商汤境内,可是商汤捣破了那辆车,不给人民看”这段描写不仅仅是创世纪和神谱,更多的是一种科幻色彩的玄想。至于是谁借用了谁,我就不得而知了,呵呵。



其实我国古典玄幻类作品,大可分为上古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等几类。《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聊斋志异》应是其中最有名的四部,从篇幅的完整性而言,《西游记》当属中国古代玄幻小说的先驱。其创作思想与现代玄幻文学相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作者通过笔墨的描述,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幻想世界。与虚拟背景`独立构造的“架空世界”的现代玄幻作品不无共同之处。而《聊斋志异》则应该是古代神鬼玄幻短篇集锦的佳作了。



其实思维是没有界限的,而文化则是即定的思维模式以及思维习惯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作为文化主体本身的思维,如设置过多的限制,只会使人们安于闲适,不求发展。



如果我说:“玄幻不是文化,任何文体都不是文化。文化的真正的内涵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需求”,相信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但若从“幻想”的角度出发,任何奇幻故事独特的神秘本质,都有着无限的幻想空间,这也正是人们现实思维之外的可扩展的想像力之源泉。



当代国人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很保守,缺乏想象力,所以不太可能编撰出《星球大战》那样的东东。当代玄幻类作品中,性`爱`血`奇遇,似乎是玄幻类作品的四大法宝。写奇遇是为了满足自我幻想,从而改变自身的平凡命运。而写性就是为了让自身热血沸腾奔涌,造成脑部短暂缺氧,无暇细品小说好坏。至于写爱情呢,则该是因为不甘满足于现实生活中的寂寥与落寞。而写血,就该是一种近乎无奈的叹息与抗争了。



我不想评价这样的文字是否存在谬误,但在看完了许多“鸿篇巨制”的当代玄幻类作品,感觉很象是长篇肥皂剧加好莱坞商业片的杂交怪胎。如果说这类题材的作品比较注重故事进程中的紧张感,那么请问:“通过文字的优势,以及视觉艺术深入挖掘人性的方面,作者们又有何样的建树呢?”



我喜欢吃拉面,总感觉当代的玄幻类作品写手们,和做拉面的高手有些类似。都是从一个很小的面,近乎无限的拉长再拉长,而故事的主体情节老套`单薄而生硬。在塑造人物方面,形象扁平,似乎可有可无。只知道一味的制造什么所谓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而高于现实的“提纯”的对人的本性一环,确是缺失的。在“幻想”中所应具备的想象力,也局限于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中。



有人说“玄幻小说是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基础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中神幻`魔幻`奇幻的营养,近而形成的风格`体系`门派,应为具有奇妙的幻想体武侠小说”关于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同。



在文章的开头我已经提到,“玄幻作品取材的丰富性,渊源并不单一”。从我陈述的观点来看,玄幻类的作品与武侠类的作品起源更早,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外在表现形式。至于“玄幻小说是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基础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中神幻`魔幻`奇幻的营养”这一观点,显然是研究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前提下,提出的片面而偏激的理论。



“幻想”之源,早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而又因地域的不同,而发展形成为各自不同的体系及文化。而中国玄幻类作品和西方玄幻类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多维意识”。



其实玄幻作品本身,可以说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或有天马行空的历险,或有尔虞我诈的政治角逐,要不也可以是聚沙成塔的经济变幻。而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玄幻作品,作者往往在宗教以及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等等诸多方面储备大量的资料,当然也不能缺少对自然`科学等的探索和自主思考。因此我说:“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勇气与对未来世界睿智的思考,绝不可能写出一部优秀的玄幻作品”!



写到这里似乎该做一个终了了,但我依旧有很多观点没有陈述。呵呵,陈述起来想必又要是篇“裹脚布”了,因此我决定再说一点就就此收笔。



当代很多年轻写手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多感觉其保守而陈旧。我不想就此做任何评价,但从我近段时间琢磨玄幻文化得来的感悟来看,今人在开拓与创造性思维模式方面,远不及古人。至少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当代人反而更保守!
小学生读书笔记家长评价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3 22:15
学生读书笔记指导示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呢?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最浅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做读书笔记当是一种传统而又高效的读书方法,只有多记勤写,才能加深对所阅书籍的印象,
即所谓“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就在此。
格式要求:
1、 读书笔记统一用活页纸来做,并在读书笔记的上方注明读书时间,纸张的右边留出四分之一的空间作为自己日后回读写感想。
2、 倘若你要做读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笔记,可按以下的格式读书时间___年___月___日书名__________文章题目(书的章节或页数)__________作者:_______
1、 好词(可以是成语、形容词或生字词,若无则取消该项): 形 音 义
2、 作品的内容概要
3、 佳句(1)┉┉ 点评:┉ (2)┉
4、精彩语段(1)┉┉ 点评:┉ (2)┉
5、其他(可以是对整部作品的读后感)
教师读书随笔 读《怎样评价学生
1个回答2024-02-26 20:45
“‘怎样’评价”重音在“怎样”二字上,意味着着重找寻的是评价的方式,其中不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按理说,追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新颖性本无可非议,因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多元的评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新颖的评价方式也体现着时代性特征和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忽视,那就是过于追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和新颖,可能会偏离评价的本质,甚至会与科学的评价背道而驰,尤其是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接触评价的。在教育改革的当下,“评价”二字风靡大江南北,已经不再是时尚,但并不真正了解“评价”的也是大有人在。因为当下的教育界,贩卖理论尤其是外来理论的所谓“专家”这不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实干家却很稀缺。因为很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不免“上当”,凭着一知半解,就开始进行所谓的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比如又得老师觉得评价就是课堂上的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有的老师认为评价就是写评语,有的老师认为把评价任务写得很死板,等等,这些对于评价的认识不免狭隘;还有的老师认为评价是很高深莫测的东西,是只有在专家嘴里说出来的,这也未免“太抬举”评价了。如此种种追求评价方式的做法,导致虽然他们在评价的多元化和新颖性上“颇多建树”,但最终后劲不足,或者显赫一时,或迷茫无助,或无疾而终,究其本质,是对评价的本质未能有深刻的认知,舍本逐末了。 而“怎样‘评价’”四个字,重音在于“评价”,强调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去寻找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评价后的反思性工作。它与前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首先是思考评价的定义、功能及意义,在科学、正确认识“评价”的基础上去实施评价,或者说去寻找评价的方式。“怎样‘评价’”是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做法。“怎样‘评价’”需要我们首先思考“评价”是什么,本书中“评价”作为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指的是观察学生的的学习过程,共同协作去解释所收集到的资料,制定标准,描述进展,收集结果,记录反思和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过程。这定义既没有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也不是简单的口头评语,而有其科学、完整又合乎情理的定义。以此定义为基点,就要思考谁参与评价的问题,作者让学生、教师、家长甚至社区成员都作为评价的参与者或协作者,进行协助性评价,这样就使得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了;还有就是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问题,本书讲述了真实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以及丰富的评价活动,都旨在寻找更科学、更完备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来准确测评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个环节与“‘怎样’评价”类似,只不过它的指向性、科学性更强,是基于某种教育理论而不是经验做出的自觉行为。当然,“怎样‘评价’”还要求在实施评价之后去反思,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并改进,这是属于元认知范畴的事情,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此才能让评价呈现螺旋式发展。所以,把“评价”的前生今世思考明白了,才能真正把“评价”做好,否则,片面追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和新颖,不足以“谋长远”。仅以本书中的“成长记录袋”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例,来介绍国内的一些做法与本书做法的不同点,进而阐释上述两个概念的不同。 “成长记录袋”对于我们不少老师并不陌生,在十几年前曾风靡一时,那时的中小学流行做成长记录袋。这种成长记录袋里装的是什么呢?大多是学生以前的荣誉、作品等充满正能量的东西,一般就是用一个文件袋装着一些纸质的东西,有的学生材料较多,有的则很少。这种成长记录袋多是以行政力量推行、用以应付检查的,且多是集中某一时间让学生把东西放进去,“形式主义”特点明显。我把这种成长记录袋解释为“记录的是学生‘成长’的袋子”,汇聚着一堆‘代表’学生‘成长’的东西,看似是评价的终端,却没有评价的起点,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成长记录袋”是伪成长记录袋,与真正的评价无多大关系。且看本书中的成长记录袋的功能及做法。本书认为,教师运用成长记录袋可以确认学生在完成一项复杂完美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考过程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证据——成长记录袋的功能与评价息息相关,是评价的有效载体。书中还列出了制作成长记录袋的详细步骤,其认真、严谨的精神可见一斑。过程性成长记录袋显示了学生的新想法和新理解的发展过程:它们是逐渐展现出来的,并且存在于多种计划之中,包括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计划。这就体现着评价的真实性原则,过程很重要。教师在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策略是多采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法,以八种智能生发出八种评价形式,多元评价不是凭经验,而是有相关的理论支撑。而且,成长记录袋评价中的随堂记录卡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展示学生进步的手段,因为它们能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另外,让学生向家长和社区展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无疑也激发了学生的成长进步的动力,而这正是评价的应有功能。总之,书中所介绍的成长档案袋(记录袋)真实记录着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是真正“记录着”学生成长足迹的,而这正是真实性评价的内在含义——所评价的是学生的实际的表现而不是对他们潜在能力的抽象假设。另外,不得不佩服美国人严谨、认真的态度,他们是真正把此作为一项研究、一项事业来做,这种精神品质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
小练笔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4-03-07 14:43

 

毛笔书法评价用语?
1个回答2024-01-29 06:35

行笔如风行水上,轻快自如。遇转折勾搭处,飘忽而过又不显弱,笔下力量源源不断,徐徐而出。

对唐玄宗的评价?
1个回答2023-01-14 03:37
对于唐玄宗的评价,就是说她上半生是做的非常好的,但是下半生就做的不好了,因为他年纪大了就比较昏庸无能
如何评价玄幻小说《元尊》?
1个回答2024-02-16 07:30

开始一百章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能让我一口气读完。人物设定,情节上能给我一些惊艳的感觉。一百章到二百余章,略水,但还能吸引我向下读。等到大约二百五十章往后,周元进入内山后,感觉剧情都是按着同一个模板。和前三部学院篇套路都一样。

如何评价文笔好
1个回答2023-05-03 08:12
一般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文笔好,肯定就是说他有才华,写文章行云流水一样,非常的通透。这里行间都是文采斐然。
求好看,评价,文笔好的小说
2个回答2023-05-21 21:56
我较喜欢的是那多悬疑小说,推荐你看那多手记之凶心人,之幽静旗,之乌蓬船…以前萌芽有载过!还有作家菖蒲,她的相思门,很好看很好看…相思门文笔特别好!思路清晰,文笔隽秀,情节跌宕,以前萌芽连载时,一月一跟,我看的那个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