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县的文明相声

马云县成语
1个回答2024-02-16 16:37
马云成语--风马云车、风车云马。

1、风马云车
fēng mǎ yún chē
【解释】指神灵的车马。

【出处】唐·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马云车,肃焉徘徊。”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风车雨马

【例句】~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清·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

2、风车云马
fēng chē yún mǎ
【解释】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出处】明·陈子龙《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风车雨马、风马云车

【例句】明·陈子龙《与客登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
左云县因什么而得名
3个回答2022-10-09 20:05
明朝时,今左云县城驻扎大同左卫和云川卫,清雍正二年取消卫所制后,合左卫云川卫二卫而建左云县,实际上左云二字乃左云川卫的首字简称。大同左卫城是全国最大的卫城,周十一里三分,比一般州和县都大。
宁县四中各班风云人物
1个回答2024-02-22 13:39
现在不清楚了,但是宁县四中近两年没有厉害的学生了,要考名校,还得和庆一中学生比较!提高竞争力!加油吧
云县近代出了些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4-07 10:39
杨国翰(1787-1832),字凤藻,号丹山,大寨梨园村人。历任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等县知县。

叶荃(1879-1939),字相石。历任驻粤滇军总司令、靖国军第八军军长。

胡瑛(1889-1961),历任重庆卫戍司令,黔军总指挥,靖国联军佽飞军第4军军长兼云南宪兵司令等。

董文英,任国民党陆军第一八二师一〇七八团上校团长。1938年4月,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
缙云县的名字由来
1个回答2024-04-19 17:21
相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在仙都鼎湖炼丹升天,因黄帝又名缙云氏,“缙云县”在此得名
云和县名称由来
2个回答2022-10-03 05:44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由原丽水县浮云乡和元和乡的各一半合建而成。1958年,云和并入丽水县。1962年,划出原云和、景宁两县复建云和县。1984年,云和县又分为云和、景宁两县。
云溪有哪几个县
1个回答2023-08-06 01:42
云溪本身就是县级区,隶属于岳阳市
急!有关云南大姚县
1个回答2022-09-23 07:10
别来了,这里高原缺氧
云霄县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1 07:34
  云霄县历史沿革

  云霄县在晋为绥安县治,开元设漳浦驿,宋设漳浦县临水驿,元设云霄驿,明称云霄镇,康熙三十五年(1696)设云霄巡检司,嘉庆三年(1798)建云霄抚民厅,为漳州分府。1913年改云霄县,属西路道(汀漳道)。1949年9月26日和平解放,属龙溪专区(地区)、漳州市。

  1949年10月上旬,全县划分为4个区。1950年12月,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土地改革结束,划为6个区,共辖69乡2镇。
  1954年12月,因一、四、五区乡村分散,增划10个乡,共辖79乡2镇。
  1955年9月20日,撤销第六区,全县缩减为5个区,辖3镇80乡。
  1956年2月8日,改第一区为城关镇,改第二区为东厦区,改第三区为陈岱区,改第四区为下河区,改第五区为车墩区,成立菜埔区(原第六区)。全县共有城关1镇和5区83乡。
  1957年,全县并为3个区、48个乡(镇)。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城关1镇,船场、竹塔、莆美、菜埔、后埔、陈岱、峛屿、马山、官洋、世坂、晶岭、龙坑、坡下、新林、车墩、杨美、枧河、安吉18乡,以及和平、常山(华侨)2个农场。
  1958年8月,撤销乡级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全县除常山、和平2个农场外,建为红旗、海峰、跃进、卫星、火箭5个公社。
  1961年1月,红旗公社析为城关、东厦2公社,海峰改称陈岱公社,火箭改称菜埔公社,跃进改称下河公社,卫星改称马铺公社。全县共有6个公社、2个农场。6月,从东厦析出竹塔、莆美,陈岱析出峛屿、大埔,菜埔析出火田,下河析出安吉、车圩建为公社,连同城关共15个公社;和平、常山农场依旧。另成立顶溪原种场、圆岭林场和跃进畜牧场。
  1964年,车圩并入下河、枧河,新林并入马铺,竹塔并入东厦,全县调整为城关、莆美、大埔、东厦、菜埔、火田、陈岱、峛屿、下河、安吉、马铺11个公社。1966年8月,菜埔并入火田,安吉归入和平农场,大埔公社和常山农场各一部分大队划归莆美公社。全县共有城关、莆美、东厦、陈岱、峛屿、下河、马铺、火田8个公社,以及和平农场、常山农场、顶溪原种场、圆岭林场。
  1980年10月,改城关公社为城关镇;顶溪原种场划归农业局,圆岭林场划归林业局。全县共有1个镇,7个公社,2个农场(和平、常山);共辖139个生产大队、5个街道居委会,42个作业区、管理区。
  1984年11月,撤销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至此,全县共有云陵、陈岱2镇,东厦、莆美、峛屿、火田、下河、马铺、和平7乡,和平、常山2农场,以及顶溪原种场、圆岭林场;共辖5个街道居委会,159个行政村,36个作业区(含管理区、工区)。
  1990年,全县共辖2镇(云陵、陈岱)、7乡(东厦、莆美、峛屿、火田、下河、马铺、和平),共有8个街道居委会、156个村。(以上由从网络上摘录。估计原出处为漳州地方志。)
  2000年,云霄县辖6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0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云陵镇 65356 陈岱镇 35536 东厦镇 51085 莆美镇 62895 峛屿镇 21158 火田镇 50848 下河乡 39630 马铺乡 35876 和平乡 22456 常山华侨开发区虚拟镇 18777
  2003年,云霄县辖6个镇、3个乡:云陵镇、陈岱镇、东厦镇、莆美镇、峛屿镇、火田镇、下河乡、马铺乡、和平乡。
缙云县的名字由来
1个回答2024-05-04 22:47
地名由来  《隋书·地理志》“括苍有缙云山。”贞观元年,唐太宗按地理形势,把全国分为十道,浙江属江南道。缙云山是江南道名山之一。唐(元和郡县志)“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一统志)“在缙云县东二十三里,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缙云山。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得名。缙云县始建于武周万岁登丰元年(公元696年),以境内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号名。置县后,属括州。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改括州为处州,沿属处州,1949年5月,缙云解放,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金华专区。1963年复属丽水专区。1968年丽水专区改为丽水地区,隶属不变,2000年丽水地区改为丽水市,隶属不变。县人民政府驻地是五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