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朗读解释有声书

朗爽的解释朗爽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28 16:20
朗爽的词语解释是:朗爽lǎngshuǎng。(1)爽朗;明朗。
朗爽的词语解释是:朗爽lǎngshuǎng。(1)爽朗;明朗。结构是:朗(左右结构)爽(镶嵌结构)。拼音是:lǎngshuǎng。注音是:ㄌㄤˇㄕㄨㄤˇ。
朗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爽朗;明朗。引《明诗纪事戊_·赵大佑》引明王世贞《_州山人续稿》:“燕石诗和平朗爽,有朱_疏越之音。”茅盾《手的故事》五:“三个人带着朗爽的笑声走进教员休息室了,劈头忽然又遇见了校长。”聂绀弩《壁画》:“别人的房子宽宏朗爽,而自己的房子湫溢阴湿。”
二、网络解释
朗爽朗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ǎngshuǎng,是指爽朗;明朗。
关于朗爽的近义词
爽快爽直豪爽爽朗
关于朗爽的诗句
情来朗爽满天地
关于朗爽的成语
毛发不爽秋高气爽眉清目朗朗朗乾坤风清月朗目似朗星书声朗朗
关于朗爽的词语
眉清目朗朗若列眉天清气朗朗月清风风清月朗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关于朗爽的造句
1、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其他八旗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所以在后来能够受到道光帝的宠爱,甚至独宠专房。
2、看着仿佛死狗一般趴在地上喘气的凌云,一旁收刀而立的高町士郎朗爽的开口笑道少年,你很不错啊,就这个年龄而言,可是比我的儿子还要强几分呢。
3、水玲珑的厨艺是那么的独特,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能将一道最普通的菜做成上等佳肴,吃起来朗朗爽口,三月不知肉味。
4、楚玉倒是朗爽地嘻笑道,“你还没告诉,你叫什么名字呢!”。
5、迈克忽然朗爽一笑,大声说道“不过嘛,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疾风佣兵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我还有一张王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朗爽的详细信息
有感情地朗读 名词解释(教学论)?
1个回答2022-10-18 04:38
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融入进去
论诗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2-07 07:02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1.论诗:论诗:评论诗歌。本题诗共五首,这里选第的是第二首。
2.李杜:指李白、杜甫。
3.江山:大地,引申为社会。
4.代有:每个时代都有。
5.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杰出的诗人。
6.出:产生。
7.领:占领,这里是有影响的意思。
8.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个回答2024-01-22 23:43

学而不厌

【拼 音】:xué ér bù yàn    

【解 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 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

【拼 音】:huì rén bù juàn    

【解 释】: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 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耻下问

【拼 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 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 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求“推论”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2-18 07:50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推理。
[构成]
动宾式:推|论
[例句]
这个推论有三个。(作主语)推论一下。(作谓语)

近义词

推广、引申

英文翻译

1.ratiocination; sequitur; inference; triangulation; extrapolation; deduction; corollary

详细解释

◎ 推论 tuīlùn
[infer] 推详论述
予为之往复推论,始得豁然。——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 推论 tuīlùn
[inference;deduction;corollary] 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推理
从自然规律而来的人类法律的合理的推论
(1).推详论述。《孔子家语·致思》:“ 赐 著縞衣白冠,陈説其间,推论利害。”《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帝每与 夏 推论书传,未尝不终日也。” 宋 秦观 《上吕晦叔书》:“某狂妄,尝以此説推论歷世豪杰之士,又以默观当今之时。”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予为之往復推论,始得豁然。”
(2).逻辑学名词。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推理。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论语八则里的成语以及解释
1个回答2024-02-29 15:5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e68a847a6431****3533****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儿童本位论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4-04-28 04:21
“儿童本位论”:不仅为教育界人士所关心、重视,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然而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儿童文学界对杜威的‘儿童本位论,始终缺乏—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往往主观行事,以偏概全。
书声朗朗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0 14:00

书声朗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读书的声音清脆、响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学校里学生们读书的场景,或者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经常读书。相关知识如下:

1、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人们非常重视读书和教育。在那个时候,学生通常会到私塾或学校里读书,而这些地方通常会有一些规矩和纪律,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种朗读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即“书声朗朗”。

2、在现代汉语中,“书声朗朗”仍然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不仅形容读书的声音,还象征着勤奋好学、努力进取的精神。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多读书、多学习,以增长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书声朗朗造句如下:

1、清晨,一阵阵清脆的书声朗朗传来,让人感到宁静而祥和。

2、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书声朗朗,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阅读着各种书籍。

3、虽然已经夜深人静,但那个房间里的书声朗朗仍然清晰可闻。

4、教室里,孩子们书声朗朗,整齐划一的读书声让人感到欣慰。

5、尽管周围环境嘈杂,但他仍然保持着书声朗朗的习惯。

6、每天早上,公园里都会传来阵阵书声朗朗的声音。

7、他的房间里总是书声朗朗,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8、九月的校园里书声朗朗,充满了对新学期的期待。

9、书声朗朗是学习进步的象征,也是个人成长的表现。

10、周末的清晨,家里的孩子们都在书声朗朗地复习功课。

11、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当保持书声朗朗的习惯。

12、书声朗朗是校园中最美的风景线之一。

13、书声朗朗是学生们用勤奋和汗水谱写的一首首动人乐章。

14、教室里传出的书声朗朗,让人感受到学习的热情和活力。

15、书声朗朗中,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朗朗乾坤什么意思 朗朗乾坤的解释
1个回答2022-09-15 04:41
1、朗朗乾坤,汉语成语,拼音是lǎng lǎng qián kūn,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2、成语出处: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朗朗上口的意思 朗朗上口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0-21 20:46

1、朗朗上口,汉语成语,拼音是lǎng lǎng shàng kǒu,意思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大而顺口。

2、成语出处

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御闷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岁拆核口。乎掘”

3、成语辨析

【同义词】琅琅上口。

【近义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反义词】诘屈聱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