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包拯断后选段

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1个回答2024-03-20 06:58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巧判小孩
有两个妇人为了一小孩而闹上了公堂,包拯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个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含着泪松开了手,但是最终包拯却把小孩判给了那位妇人.别人不明其理,问之,包拯说到:”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小孩受到伤害啊!她放手是因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没看见她是含着泪的吗?后来包拯就把孩子还给了这位母亲!
包拯是什么转世?传说中包拯原本是什么星?
1个回答2023-12-29 12:20
很多历史人物,或者传说中的名人,在民间都有一个“转世”的传说,认为这个人的前世或许是天上的某位神仙,下到凡间来为人们做事,或者游历。而在民间传说中,包拯这个面黑心不黑,一心为民的好官,自然也逃不掉被传说一把的命运。那么,传说中的包黑炭,他是天上的什么神仙转世呢?他在传说中是什么?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为官期间廉价公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即便是在地位差异悬殊的人面前,他也敢于为百姓鸣冤,申诉不平,这样的人,在民间自然是非常受欢迎的,因此他也有“包青天”“包公”之名。他在民间的形象一直都是黑脸,所以也会被戏称为“包黑炭”。
而包拯是什么星的转世,《三侠五义》当中说是奎星,也有传说认为应当是文曲星。奎星,因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宿,一个是魁星,理解起来较为麻烦,我们就只说说文曲星。
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白蛇传的传说当中,白素贞与许仙的儿子许仕林就是文曲星的转世。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历史人物,包括比干、范仲淹、文天祥、刘伯温等,都是文曲星,当然了,也有今天要说的包拯。
文曲星,是一个星宿名称,是北斗星君的一种性情。北斗星君一共有七种性情,文曲星自然就主文运。在神话传说当中,文曲星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相传北宋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玉帝派遣赤脚大仙下凡做皇帝,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哪知道赤脚大仙在天上享福习惯了,怎么也不肯答应,于是玉皇大帝就承诺,会派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保护他。赤脚大仙终于答应,就是后来的宋仁宗,但是宋仁宗一出生就哭个不停,搅得玉帝心烦,赶紧将文曲武曲二星派下去。
两人因为要下界,就必须找南斗星君注册,取一个脸谱,正逢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下棋,文曲星等得不耐烦,直接随便拿了一个脸谱就走了,武曲星终于等到下完棋,南斗星君却发现武士的脸谱怎么也找不到了,只好拿了一个文士脸谱给他,这就是后来的狄青。
包拯为文官,但是脸黑,狄青为武官,但是脸白,这样的传说倒也是有趣。包拯因为生得黑,父母都嫌弃他,把他丢弃,还是他的嫂子可怜他,才将他抱回家抚养,所以包拯尊称他的嫂子为“嫂娘”,如同母亲一般。
这些自然都是传说,真正的包拯,父母可没有嫌弃他,他还因为要赡养父母而辞官,父母死后,他也一直守丧。而且,包拯还真的不黑,只不过铁面无私,才被后世一些人调侃,久而久之,现在就成了“黑炭”了。
二人转包公断后唱词
1个回答2022-04-23 15:43
只有敬德的唱词。
包拯断案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2 11:02
宋朝宋仁宗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 正当他哭得伤心时,包公恰好路过此地;包公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
小友哭着对包公说:“大老爷,我卖油炸糍粑的铜钱,被偷去了。”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关泊奇案。包青天威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小张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也,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
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包公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包公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小张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包青天的话。”
包公叫王朝马汉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出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一人、两人、三人……。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
包公便大喝一声:“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这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贼?”包公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
“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于是包公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地说: “各位乡亲父老,张小友是卖油炸糍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我想每个人出门带钱,若发见钱上有油渍,大都会洗干净的,免得弄脏衣服。
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怪案。偷钱的贼大概已会混进来看希奇的,如果是这样,就正合我意了!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谢谢! 王小三听完包公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爬在地板上,叩头如捣蒜,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拿了出来,听从包青天的处罚。
包拯断牛的道理?
2个回答2022-10-13 20:01
包拯断牛一案,他由割去牛舌而不偷牛的行为推断,这是想陷害人,而不是图财。牛无舌必然要杀,而杀牛犯法,犯法要被治罪,于是达到陷害牛主人目的。
包拯断牛好词好句
1个回答2023-11-25 19:31
北宋名臣包拯在天长县刚任县令时,一天一个叫刘全农民来衙门报案说他早晨正要牵牛下地干活,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他心疼得哭了一场,急来县衙门要求包大人破案,严惩那个割牛舌头的人。
包公看了状子,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于是就对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
等这农民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一命抵一命。有举报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贯。
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违犯法令擅自宰杀耕牛。
包拯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李安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公顺藤摸瓜,经过细细审问,李安只得供认了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包拯断案故事
1个回答2024-01-09 12:40

 包拯巧取合同文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   原来,在东京

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

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

,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

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

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

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

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

部写在上面,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

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

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 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

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

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

合同文书交给他。   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

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

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

。邻居李社长闻声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

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长说:“我是你的岳父李社

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了状词,

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

婆的话不认亲侄子?” 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

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

时委决不下。” 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书。包公假意愤

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

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 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

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为出气

而责打长辈的事。” 包公自有几分明白,对刘天祥夫妇说:“本官明白这小

子果然是个骗子,情理难容,改日定将严刑审问。”今天祥夫妇先回去,而

将刘安住押至狱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让衙役四处张扬:“刘安住得了破

伤风,活不了几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来张员外,于是真相大白

。   几天后,包公传来一行人到公堂。张员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杨氏

胡搅蛮缠死不认亲。于是,包公传令带刘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却来宾报:“

刘安住病重死在狱中。”众人听罢大惊,只有杨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

,吩咐差人即刻验尸。一会儿,差人回报:“刘安住因太阳穴被重物击伤致

死,伤口四周尚有紫痕迹。” 包公说:“这下成了人命案。杨氏,这刘安住

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亲侄,论辈份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不过

是教训子侄而误伤,花些钱赎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亲侄,你难道

不知道‘杀人偿命’吗?你身犯律条,死罪当斩!”即命左右将杨氏拿下,

送到死囚牢中。此时,杨氏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认刘安庄确是刘家的亲侄

。包公问:“既是你家亲侄,有何证据?”杨氏只好交出那张骗得的合同文

书。包公看后,差人叫刘安住上堂。刘安住接过包公赚出的合同文书,连称

“青天”。杨氏方知中计。   包公提笔判决此案:表彰刘安住的孝道和

张员外的仁义;杨氏本当重罪,准予罚钱赎罪;刘氏家产,判给刘安住继承


为什么少年包拯学断案是励志故事?
1个回答2022-11-20 21:35
导演的演绎``
京剧 (赤桑镇)选段包拯唱段释义
1个回答2022-10-06 16:25
哪一段啊,该不会是全剧的吧?
东北二人转包公断后戏词?
1个回答2022-06-01 01:17
二人转包公断后完整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