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评书

如何评价乔家大院?
1个回答2023-08-17 22:11

这部电视剧自2006年播出之后就好评如潮,并获奖不断。并且这部剧也被当做是经商做老板之人必看的影视作品之一,由此我们可见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可谓不一般。

而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地也被当做是热门旅游景点,每年的游客量都有增不减。

这部剧中的乔老先生真的很值得人学习,从他身上你能学到经商的道理,也能学到做人朴素之道,“诚信、胸怀、仁义”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座右铭。

而孙茂才在落魄投靠乔家后,一举成功变得自负,最后被赶出孙家时钱家对他说的话也值得我们思考。

影片虽然并不完全反应真实,但告诉了我们年轻人一定要敢去闯,人的经历就是如此,会充满了喜悦与不顺失意,生活不会让你一帆风顺,但我们一定要做到对结果抱有平常心,不过分喜悲。

小说乔家大院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16 21:26
  《乔家大院》同名小说弘扬晋商文化理念


  作为2006年农历新年大戏,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2月13日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而在观众翘首以待这部晋商题材的故事早日登上荧屏之时,拥有《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在和层出不穷的盗版作着顽强的斗争。

  “我们正陷入一种供不应求的尴尬”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张晓敏说,目前《乔家大院》已经累计印刷了8万本,但还是跟不上盗版的速度,现在看到的盗版版本已经有六七种了。这种情况,不但生活一百年前倡导“仁义礼智信”商业文化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想像不到,就连第一次试水畅销书市场的上海辞书版社也始料不及。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晋商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群体的著述不断问世,但多是一副充满探究和考证的学术面孔。从学者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开始,晋商文化终于得以通俗浅显地面对大众此次,脱胎自同名电视剧的历史小说《乔家大院》一跃跻身畅销书之列,更是因为牢把握住了大众视角,在弘扬晋商诚信为本的商业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严肃主题下,讲的是代晋商乔致庸作为商人、文人、侠客的不同风采。“随着这个人物在笔端日渐丰满,我对他的两种感情也在增长,一是对他英雄气概的敬佩,二是对他生不逢时的惋惜。”集小说作者与电视剧编剧于一身的朱秀海说,除了乔致庸用己的机智一一化解商场中司空见惯的欺诈、蒙骗、设陷阱等精彩的商战故事外,《乔家大院》还用贯穿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衬托出一种渺小的个人在强大人生宿命面的无奈。

  儿女情长的纠葛,商家斗智的奥秘——在电视这个大众化的载体上,晋商身上的戏剧色彩,更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历史学术价值。因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遐迩闻名的山西乔家大院,如今将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里,和它的传奇故事一起以角的身分首次登上荧屏。

  在中国民族商业发展史上,“晋商”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沉甸甸的名字,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就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而在近年来的影视界,“晋商”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从《白银谷》到《龙票》到《昌晋源票号》,那些古宅大院就像是一出出永不落幕的戏剧,每天都在讲述着似曾相识的事。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继乔家大院之后,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相继露脸,深暗的走廊、华丽的房檐、宽厚的门洞、高跷的屋脊,以传统文化的名义,为现代人提供着取之不尽的商业感。除了荧屏上的晋商们马不停蹄外,目前建立在“旅游热”的基础之上的“晋商热”也开始引起人们一定程度上的忧虑。

  当年,余秋雨在《抱愧山西》感叹晋商辉煌同时,更多的却是在思考山西衰落的沧桑经历。他在书中写道:“乔家大院吸引着很多现代游客,人们来参观建筑,更是来领略这种逝去已远的人生风采。乔家的后人海内外多有散落,他们,是否对前辈的风采也有点陌生了呢?”乔家大院墙外的人们,他们除了看到前辈的辉煌之外,更多的是“在巨商的脚下做着最小的买卖”。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强调晋商大院作为新的经济增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更要真正地爱护它,认真地研究它,解释它,尊重它。因为对历史,也要像对自然一样,有敬畏之心。

  “当你站在乔家大院的庭院里,去看那一砖一瓦,一柱一梁的时候,你自然会被震撼而心生崇敬。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晋生活过的地方,能触摸到他们的脊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那个年代,戏也变成了生活。”从《雍正王朝》到《汉武大帝》,以大制作见长的导演胡玫此次却表示要尽力将“乔家”做小、做细、做俗,拍一部“另类晋商传奇”。“近两年开始风行晋商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中国的华商在全世界打开了局面,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贸易并从中汲取经验,同时,中国商人在世界上也急需以一种良好的形象示人。”胡玫认为,对晋商、儒商厚重的文化理念的弘扬是《乔家大院》最大的现实意义。这部戏并不仅仅讲述一代晋商的发展史,而是想让人们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诚信”二字,这也是现代社会缺失的一种东西。
小说乔家大院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17 13:47
  《乔家大院》同名小说弘扬晋商文化理念

  作为2006年农历新年大戏,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2月13日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而在观众翘首以待这部晋商题材的故事早日登上荧屏之时,拥有《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在和层出不穷的盗版作着顽强的斗争。

  “我们正陷入一种供不应求的尴尬”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张晓敏说,目前《乔家大院》已经累计印刷了8万本,但还是跟不上盗版的速度,现在看到的盗版版本已经有六七种了。这种情况,不但生活一百年前倡导“仁义礼智信”商业文化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想像不到,就连第一次试水畅销书市场的上海辞书版社也始料不及。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晋商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群体的著述不断问世,但多是一副充满探究和考证的学术面孔。从学者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开始,晋商文化终于得以通俗浅显地面对大众此次,脱胎自同名电视剧的历史小说《乔家大院》一跃跻身畅销书之列,更是因为牢把握住了大众视角,在弘扬晋商诚信为本的商业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严肃主题下,讲的是代晋商乔致庸作为商人、文人、侠客的不同风采。“随着这个人物在笔端日渐丰满,我对他的两种感情也在增长,一是对他英雄气概的敬佩,二是对他生不逢时的惋惜。”集小说作者与电视剧编剧于一身的朱秀海说,除了乔致庸用己的机智一一化解商场中司空见惯的欺诈、蒙骗、设陷阱等精彩的商战故事外,《乔家大院》还用贯穿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衬托出一种渺小的个人在强大人生宿命面的无奈。

  儿女情长的纠葛,商家斗智的奥秘——在电视这个大众化的载体上,晋商身上的戏剧色彩,更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历史学术价值。因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遐迩闻名的山西乔家大院,如今将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里,和它的传奇故事一起以角的身分首次登上荧屏。

  在中国民族商业发展史上,“晋商”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沉甸甸的名字,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就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而在近年来的影视界,“晋商”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从《白银谷》到《龙票》到《昌晋源票号》,那些古宅大院就像是一出出永不落幕的戏剧,每天都在讲述着似曾相识的事。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继乔家大院之后,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相继露脸,深暗的走廊、华丽的房檐、宽厚的门洞、高跷的屋脊,以传统文化的名义,为现代人提供着取之不尽的商业感。除了荧屏上的晋商们马不停蹄外,目前建立在“旅游热”的基础之上的“晋商热”也开始引起人们一定程度上的忧虑。

  当年,余秋雨在《抱愧山西》感叹晋商辉煌同时,更多的却是在思考山西衰落的沧桑经历。他在书中写道:“乔家大院吸引着很多现代游客,人们来参观建筑,更是来领略这种逝去已远的人生风采。乔家的后人海内外多有散落,他们,是否对前辈的风采也有点陌生了呢?”乔家大院墙外的人们,他们除了看到前辈的辉煌之外,更多的是“在巨商的脚下做着最小的买卖”。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强调晋商大院作为新的经济增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更要真正地爱护它,认真地研究它,解释它,尊重它。因为对历史,也要像对自然一样,有敬畏之心。

  “当你站在乔家大院的庭院里,去看那一砖一瓦,一柱一梁的时候,你自然会被震撼而心生崇敬。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晋生活过的地方,能触摸到他们的脊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那个年代,戏也变成了生活。”从《雍正王朝》到《汉武大帝》,以大制作见长的导演胡玫此次却表示要尽力将“乔家”做小、做细、做俗,拍一部“另类晋商传奇”。“近两年开始风行晋商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中国的华商在全世界打开了局面,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贸易并从中汲取经验,同时,中国商人在世界上也急需以一种良好的形象示人。”胡玫认为,对晋商、儒商厚重的文化理念的弘扬是《乔家大院》最大的现实意义。这部戏并不仅仅讲述一代晋商的发展史,而是想让人们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诚信”二字,这也是现代社会缺失的一种东西。
乔家大院导游乔家大院一日游
1个回答2024-01-29 22:01

1.乔家大院旅游攻略一日游


乔家大院由六个小院组成,一到两个小时就能游完。


在平遥古城,走马观花,几个小时就能游完。一天可以游完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如果可以t,晚上还可以在平遥古城游泳。


2.乔家大院旅游景点


现在,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去乔倒是先院然后到了王倒是四合院,不过参观完王s院,他们会发现自己很惨!


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不远,平遥到乔家约42公里,平遥到王家约53公里。因此,大多数游客都会游览平遥古城,乔院和王曾经是一个院子。因为路线规划、交通等因素,王的院子往往是最后一个参观的地方。


为什么大部分逛完这三个景点都觉得很惨?因为乔家大院因为拍了电视剧而出名,138元的门票价格也是最贵的,而王家的门票价格大院只在55元,而它的面积还不到王家的五分之一化合物。


乔s院面积都不大,景点也少,所以景点都是人造景点。入口处建大型广场花园,设置观光列车,就是为了赚游客的钱。然后建了几个假院子,美其名曰博物馆,展品没什么好看的。


乔景区入口处禁止游客外出;的庭院。游客要走专门的出口通道,迷宫一样的出口通道,两边都是小摊贩。S形道路让游客在通道里转圈,实际上是变相强迫游客购物。不要脸的景点可以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乔是不允许上楼的四合院,而是王s院和平遥古城都是为了上楼看风景!游客可以随便逛逛,随便拍照。老实说,王家大院比乔家好玩无数倍化合物。


3.乔家大院必去景点推荐


乔家大院在某些方面比白银谷更胜一筹。第一,乔致庸作为一代商人,一心报国,难能可贵。他是正义的,有时正义可以彰显,有时失意,夹杂着感激。


二、励志是乔致庸夏侯_的性格,使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终于实现了,并开创了银行的先河,繁荣了大清的经济。


第三,以前商家只约定不做垄断生意,没有有效的贸易监管。乔致庸亲自做了垄断,并向对手道歉,这就警告了所有商家垄断的危害,没有做到。


4.乔家大院游览攻略


乔的建议出场时间s家大院2小时。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它也被称为中殿。它曾是国家AAAAA旅游景点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古宅,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又名中堂,主人是晚清著名的山西商人乔致庸,曾被称为聪明的富人。全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呈双嗨形状。有6个大院子,20个小院子,313间房子。1985年,祁县人美国政府利用乔家大院的旧址建立了七贤民俗博物馆,并于次年向公众开放。


5.乔家大院自驾游攻略


为什么去找乔去绵山的时候s家!王他的家在绵山脚下。


6.去乔家大院的旅游攻略


第一天:走陕西到平遥的高速公路,路过王嘉大院。晚上留在平遥看夜景。


第二天:游览平遥古城,住平遥。


第三天:参观乔家(如果你看到王家,你就不师需见乔家),晋祠,再归。

乔家大院在什么地方?乔家大院面积多大?
1个回答2024-01-31 09:38

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得离奇古怪,被称为“神树”。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求乔家大院中陆玉菡的评价
1个回答2022-10-26 06:36
一个聪慧的女孩,她喜欢乔致庸就想尽办法的接近他,帮助他,不求回报。其实也不能算不求回报,毕竟她竞争过了江雪瑛,得到了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敢爱,为爱奉献自己;敢恨,当知道乔心中有人时,他也很,可是不知道他是很自己还是很乔?江的存在不得不是他努力“修炼”,用自己的行动时紧时松的抓着乔,娘家雄厚的实力也成为了她与江竞争的有利条件之一。
总的来说,她是一个“先天条件”不错,“后天”又很努力的好姑娘。而这一切,又建立在她真心实意喜欢乔的基础上。
如何评价乔家大院这部戏
2个回答2022-11-17 21:35
是山西真实民俗的写照,从这个角度将相当有意义
乔家大院的乔家是怎样的一个家族?
1个回答2023-08-15 12:35
一个很有钱的家族啊
乔家大院的来历说明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3:39
乔家大院人看《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地理位置:祈县乔家堡门票价格:35元/人停车价格:10元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由于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名,据说,大院当年还向摄制组收取了8万元的占地费,现在看来收得还是少了一点。山西多大院,一方面显示了山西多地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晋商乡土观念的深厚:有钱就买房子置地。从外观上看,乔家大院是真正属于那种平常所讲的深宅大院的。高3丈有余的院墙,把院子围成了砖木结构的城堡,在周围民宅的包围中显得很孤单。走进大门,才发现门里套门、院里套院,6个大院里分布着20个小院,共313间平房,好像迷宫。西南角的眺阁是全院的最高点,站在这里统览全院落,会发现整个大院的布局呈双“喜”字图案。再仔细看,斗拱、飞檐形态各具,就连屋顶上的138个烟囱也无一雷同。走进院落,砖雕、石雕和木雕赏心悦目。可以说乔家大院的每一处雕塑都是一个故事。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64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世象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在原山西省晋中清末民国初年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居院落建起来的,这是一处反映民族风俗的民俗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尚,从人的出生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在博物馆内得到表现。
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院落建筑构思精巧,平面为“双喜”字形。宅院古朴、大方、为传统中式结构。宅院周围,高墙围拢,达十几米。上有女墙垛口,房顶上多达140余个烟囱,形制各异、无一雷同。院内斗拱飞檐、木砖石雕刻精美大方、典雅美观,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作品。这一院落,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是我国清代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博物馆内,馆藏文物达1110件,仅古字画一项就达500件,而且为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名作,多属珍品。

1990年代初,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从此乔家大院开始名闻遐迩。

高高的院墙,威严的高墙垛口,熟悉的老房子,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千回百转的唢呐声一声声击进人心深处。2月15日晚,被誉为2006央视情感大戏的《乔家大院》在CCTV—1正式开播。今年过年回到祁县老家时,父亲和叔父们一再跟我念叨,在中堂都拍成电视剧了,过了年就能看了。在他们心中,惦记这部电视剧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我幼时居住的村子距离乔家堡不足3里远,老家人对乔家大院都有一种特殊的、说不清楚的感情。“乔家大院”这个称谓在他们心中远不如它的原宅名“在中堂”响亮。

在我记忆中,乔家堡“在中堂”一直是儿时伙伴们谈话中经常出现的东西。听说院落的整体布局就像结婚时贴的红喜字,曾经一段时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到一个特别高的地方看“喜院子”。那时去乔家大院参观并不花钱,只是因为我们年纪太小,而大人们又因为农忙没有时间带我们去,而且那个时候在中堂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所破旧的老房子,没有啥看头。

所以幼时在中堂一直都是我们的梦想,却始终都没有去过乔家堡。母亲说,很久以前乔家大院曾经是县里党校的所在地,二舅当年在那里上党课,在乔家大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母亲们常结伴去看二舅,在中堂可以随便进出。在她们的眼中,那里除了旧房子什么都没有。

又过了几年,在中堂挂上了祁县民俗博物馆的牌子,那时乔家大院依旧很破旧,但如果进去参观,仍然需要买门票。虽然我有了机会能经常去乔家堡,但每次也只是在乔家大院的高墙和大门外转悠,想象乔家曾有的风光。至今我还记得乔家大院大门外的墙上的砖雕百寿图。附近居民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是“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后来我上了小学,听说有人在乔家大院拍电影,而且有很多有名的大明星,我几次与伙伴们骑自行车前去看热闹,每次在院门口只能见到一群穿着军大衣扛着机器的人进进出出,却一直都没见过所说的大明星。后来电影放映了,才知道当时拍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听说当时这电影还很有名气,但在我们那里却是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倒是电影里那句“大院点灯!二院点灯!”的台词,一度成为我们在学校大声喊叫的内容。

当时在村子里还有过这样的传言,电影剧组在乔家大院拍雪景的时候,他们买来了一卡车的化肥,然后把院子里和房顶上都撒满了化肥充当雪,人踩上去都“咯吱咯吱”响。等电影拍完后,乔家堡去乔家大院打扫卫生的村民,都分到了一两袋化肥。尽管这件事无从考证,这个话题却在乔家堡周围的村子里流传了许久,一时间乔家堡的村民便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去扫墓。在返回的路上,我们拐到乔家堡参观,等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尽管当时的乔家大院依然很破旧,但那时的我们却依旧兴致勃勃,认真地听着讲解员关于乔家历史的讲述。多年后,当乔家大院已经修缮一新,成为中国历史遗产时,我陪朋友重游乔家大院时却再也没有那种亲切的感觉。

再后来我上了中学、上了大学,很少有机会再去乔家大院。但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我却都能到乔家堡满足一回,这一天是乔家堡赶集的日子,应同学的邀请,我每年都能到乔家大院重温我幼时的梦想。也经常能在大院外看到穿着军大衣或者摄影马甲的人们扛着机器在大院进进出出。

过不多久,就又能听说什么什么电影电视剧又在乔家大院开拍了,但再没有当年类似化肥的传说,大家的目光已经都集中到了乔家堡村民修建的厕所上。大家都说,乔家堡人家里修个厕所都能赚钱,光靠厕所,一年啥都不干也能当个万元户。

关于乔家人的事情,小时候听说过不少,但真正可以相信的内容却并不多。我只知道乔家是从卖豆腐发家的,买卖曾经做遍了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后来乔家人都搬走了,也不知道是去了台湾还是去了国外,关于乔家乔致庸的故事,现在许多乔家堡的村民也不甚了解。

《乔家大院》开播了,说的是家乡的老人、家乡的旧事,拍的是家乡的天空和家乡的老房子,我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这虽然不是乔家大院第一次上荧幕,但以前它总是作为一个故事的容器,用苍凉的外表盛放别人的故事,它终于可以歇下来,回忆一下自己主人曲折多难的故事了。
乔家大院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2-06 04:02
好像是北京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