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林说书董家庙第三节

董孝子庙的诗歌
1个回答2024-03-14 10:23

董孝子庙
清·李邺嗣
南郭巍然孝子祠,千年古木更添姿。  东头即是慈亲冢,稍慰晨昏雨露思。  地名简释 董孝子庙,原庙分别在余姚大隐和慈城,后移至城南祖关山,1999年迁建尹江岸,祀东汉董黯。黯,句章(慈溪)人,字叔达,董仲舒六世孙。奉母至孝,董母嗜溪水,黯筑室溪旁,以汲饮,于是该地称慈溪。东汉延光三年(124)敕封“孝子”。后人立庙祀之。庙旁有董母及黯的坟墓。董孝子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拜董征君墓
清·全祖望  郊行再拜征君墓,埏道长怀季海碑。  妙墨已随灰劫尽,寒泉犹泻墓庐悲。  望云不隔慈湖水,考异谁来楚客疑。  密迩先茔余丙舍,年年瞻拜酹新醿。  注 ① 董征君:指董黯,因董黯曾拜中郎将(不就),故名。
② 埏道:墓道。季海碑:指徐浩所书《孝子墓柱记》。徐浩,字季海,唐越州(今绍兴)人。
③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毁灭时的大火称劫火,劫火余灰称劫灰。此句意谓,古人碑文已随着世事沦桑而消失。
④ 楚客疑:湖南和广西东部一带称为楚,据传该地亦有董孝子庙。
⑤ 密迩:贴近。先莹:先人之坟,指董母墓。丙舍:停放灵柩的房屋。在此指董黯墓。
⑥ 醿:不去滓的麦酒。
过董孝子祠 宋·杜 醇  湖环阚麓任清涟,古庙尘埋自汉传。  剑吐寒芒愤已雪,碑刊轶事墨犹鲜。  芳名万代留青史,至行千秋启后贤。  爵禄可辞甘海曲,富春耕钓与骈肩。  地名简释 董孝子祠,亦称董孝子庙,汉延光三年(124),建于董黯故宅,今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后圮。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又建于慈城慈湖。(古时大隐属慈溪,慈溪县治在慈城)后又圮。建国后董孝子祠(庙)迁造在宁波南门祖关山,今迁至尹江岸。此诗描写的董孝子祠当时在慈城。  注 ① 阚麓:阚峰山,在慈城慈湖边。
② 剑吐寒芒:董母被邻居王寄凌辱致死,董黯葬母后杀王寄。
③ 至行:高尚的道德品行。
④ 谏议固辞:谏议,官名,谏议大夫的简称,汉时为郎中令的属官。董黯杀王寄后向官府自首,汉和帝刘肇闻之,“诏释其罪,且旌其异行,召拜郎中,不就。”(《雍正宁波府志》)海曲:沿海偏僻的地区。
⑤ 富春钓叟:指严子陵。
董孝子祠
明·杨 江  事君为易事亲难,孝子名留覆载间。  一剑复仇天亦快,寸心为母石同顽。  遗风凛凛慈溪水,高节堂堂大隐山。  不独邑人知向慕,树边枭獍也惭颜。  注 ① 覆载:原指天覆地载,包容万物。此喻天地。
② 向慕:仰慕。③ 枭獍:相传枭是食母的恶鸟;獍是食父的恶兽。
出北郊过董孝祠遗址
明·姚 涞  汉代遗庙何处寻,阚峰回首碧云深。  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  废苑残碑横绿草,空阶古树集寒禽。  延光盛典依然在,几度经过思不禁。

董氏家庙来源?
1个回答2024-03-15 13:44

董氏家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张岗乡开口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此开口有董氏始,开口董氏,有茔有庙有家谱,保护董氏传统文化的任务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祖董良辅(董俊第六代孙),受命填实京师,中途而殁,妻李、王、薛、郑四氏中唯郑氏携二子得舜、舜卿定居雄邑孝义乡(开口村)。自此开口有董氏始。

几百年来,祖辈们耕耘劳作在这块浸透祖先血汗的土地上,历尽沧桑,细细解读那藏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接力传递流淌在祖先血液里的神秘力量,并得以发扬光大。世世代代继承发扬董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忠信孝悌。艰苦创业。其间,名人志士层出不穷,谱写出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董顺生的以死谢罪
1个回答2024-01-25 17:34

董顺生其人在泰顺一直以一种投资界“天使”的面貌出现。
泰顺县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育才确实为泰顺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比如初中升高中,以前泰顺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考得上温州中学,现在每年有十来个。”
至今,泰顺当地人说起立人集团时,就会想到“育才”。董顺生本人也在2006年被浙江省教育基金会授予“绿叶奖”荣誉称号。也正是凭借这些好评,立人集团在融资之路上顺风顺水。
“泰顺很多人把钱放到这个公司里去,因为信誉还不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去,老的少的,外面打工的家里务农的,都参与了。大家都是主动把钱送到立人,想做投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立人集团给的利息挺高的,有时短期月息达5分,而且按期还款。”
然而,高利率背后蕴藏着的民间借贷风险却被人们所忽略。钱生钱的轻松日子一夜间成为过去。《浙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泰顺当地的许多人都表示借钱给了立人集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00多人卷入这场始料不及的危机。
11月1日,立人集团目前的负责人陈一表示:“10月31日前,来公司这边按期拿钱的,我们都给了;但在11月1日之后,就不再承兑。我们共有20-22亿元的债务,但公司资产还有50-60亿元。董事长说,他愿意放弃自己在公司1亿元的股份。他也说,对不起大家,没帮大家赚到钱,甚至愿意以死谢罪。”
此前网络盛传董顺生曾两度自杀。对此,《浙商》记者从雷小草处得到了确认:“董事长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他曾萌生过自杀的想法。2011年的6月份,他已经预感到集团将面临的危机,中间数次都想要自杀,可是都坚持下来了。十多年来,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从11月1日开始,他在办公室亲自接待过前来咨询、协调的债权人,和他们进行沟通、调解。”

富顺文庙作文结尾?
1个回答2024-03-23 00:15

富顺文庙:与才子有关的豪情

如果要考究一个地方学风的起始以及其兴盛的程度,那么文庙应该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庙是儒学思想显化的传承。

富顺在历史上有“才子之乡”的美誉,自然和文庙密不可分。富顺文庙位于县城大南门,坐北朝南,背靠神龟山,面向沱江,面阔46米,纵深160米,红墙环保,占地十余亩,是富顺县城内最为宏伟的古建筑群落。从整体上看,富顺文庙是一个沿南北轴线依次布局的三进庭院,结构严谨,主题突出,建筑精美,是目前全国保存完好29座文庙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城市里,修建的文庙之多,可谓数以千计。有统计称,至清朝末年,全国有文庙达1800多座。这一方面得益于民间崇文尚学重视教育的风气日渐浓厚和强烈追求,另一方面还得益于统治者们的推波助澜。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向全国发出过“州、县皆立孔子庙”的号召,于是各地兴建孔庙之风更加盛行。当然,曾经彷徨失落的孔子并不知道,在他死后竟会赢得这么多的殊荣。

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从时间上算起来,距离李世民发出倡议已经四百余年。但这并不等于说,在这四百余年的历史里,富顺人就不爱好学习,恰恰相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她为后来富顺的文风兴盛和才子之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公元1042年,富顺学生李冕就迎来了他人生的重要时刻——考取了进士,他也成为富顺进士第一人,时任富顺知监的周延俊是个很重视教育的读书人,正是在他的主持下,一座宏伟浩大的文庙巍然屹立于县城中轴线上。

作为庙学合一的礼制性建筑,富顺文庙承担着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功能,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推行教育新制,她才从“官学”的功能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意义上的“文庙”。而在这800余年的岁月里,无数富顺学子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祥和的院落里,经久不息,代代相传,形成一道才子云集的灿烂光芒。

因此,富顺文庙除了其建筑的精美之外,更多的是她曾经作为一所官立学校,吸纳并培养出一大批热爱读书的人,而正是那群豪情满怀的读书人,抒写了一段华丽的才子史章。如今,走在文庙掷地有声的青石板上,我们宁静的思绪依然不会受到任何纷扰,当年那些勤勉的人们澎湃而不可抑制的激情,似乎尚在身边。这时,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的是,书卷的温暖和亲切。富顺文庙见证了一个辉煌的才子时代,她的质地,是与那群才子们的激越豪情密切有关的。

与所有文庙不同的是,在富顺文庙崇圣祠正脊的宝鼎内,居然安放有一尊生动的裸体童男塑像,引来了各地媒体的竞相报道。不少热衷人士也纷纷发表猜测,但至今仍不得其解。如果说唯一,这就算一个。

顺治和董小宛的孩子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18 22:19
董小宛并没有和顺治在一起,董小宛是江南歌姬,是江南名士冒辟疆的妾室,于顺治八年病逝,且董小宛比顺治皇帝大十四岁,在顺治皇帝一朝只有一个贤妃和皇贵妃且是同一个人,那就是鄂硕的女儿董鄂氏,董鄂妃十七岁嫁给十八岁的顺治皇帝,入宫封贤妃入主承乾宫,同年11月晋升皇贵妃,后生皇四子,顺治帝称之为朕之第一子,有立为太子之意,但皇四子不满白天而夭折,追封和硕荣亲王,并修建陵园,董鄂妃22岁病逝于承乾宫,电视剧多情江山董小宛和顺治皇帝的故事纯属脑洞过大之后的产物
去庙拜佛的顺序
2个回答2022-11-11 05:29
左右不分就麻烦了
顺治的董鄂妃的身世
1个回答2024-01-25 20:46
孝献皇后(1639 -1660年)董鄂氏,世称董鄂妃,属上三旗贵族的正白旗,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大将军之姊。有学者认为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是董鄂妃的前夫,并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妃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顺治对其评说: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后幼聪颖过人,及长娴女工,有母仪之度,姻党称之。董鄂妃崩,顺治深为哀恸“妃既薨,帝忽忽不乐,自于宫中行年之丧,又亲制行状,述妃懿媺,以寄其哀及崩”。合葬孝陵,追尊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子一,生三月而殇未命名,封和硕荣亲王。
关于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41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孝献端敬皇后(1638年-1660年),人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帝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生母。顺治十三年八月入宫,封贤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凳差。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干宫,年仅22岁。死后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董鄂妃是清廷内阁大臣鄂硕的女儿,闺名珊瑚。她本来是顺治异母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正式妻子),本来是可以以此贵妇人的身份,平平安安、养尊处优地渡过一生的。但是上天另有安排:皇帝大伯爱上了她。襄亲王为此羞愤而死。董鄂氏服丧刚二十七天,顺治帝便召她入宫,立为贤妃。这时顺治十九岁,董鄂氏十八岁,时间是顺治13年(1656年)。

立为贤妃后仅仅一个月零三天,她又被破格晋封为皇贵妃。而且这一次的破格在整个清王朝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少年皇帝为册立皇贵妃居然下令大赦天下。可见按照皇帝的本意,光让董鄂氏做皇贵妃都还太不够了,很应该把皇后的位子也让她来坐才是。---郎才女貌,本来倒也是一对佳偶,然而少年亲王之死,却已经注定了这场拥挤的爱情故事将以悲剧结局。顺治帝一生有十九位后妃。活着成为皇后的两位都姓博尔济吉特氏。

第一位是顺治生母皇太后孝庄的娘家侄女,但是小皇帝认为她“妒嫉”、“奢侈”,加上她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挑选的,所以才两年时间皇帝和她的缘份就到了头,她被废为静妃。第二年,孝庄皇太后又从娘家接来了三位侄孙女,并将其中一位立为新皇后。但是这位皇后虽然品貌双全,皇帝仍然不喜欢她。过了两年董鄂氏入宫,皇后的宝座就更是摇摇欲坠了。然而董鄂氏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深切明白自己的身份并非“正嫡”,人生经历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此时的董鄂氏只是一个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无法决定婚姻;又在两个强势的男性间无力抉择爱情。然而三百五十年前,十八岁的董鄂氏不但得不到任何谅解,还要独自承担着“红颜祸水”的罪名:活着的皇帝没人敢说他错,死去的襄亲王更没有错,有错的就只能是她了。)

从前的襄亲王福晋董鄂氏,现在以皇妃的身份重新走进了皇城。然而,在偌大的紫禁城里生活着的,并不仅仅是爱她的顺治帝,还有一群因为她而失去帝宠的女人(在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外戚家族);还有因为这起爱情事件而失去儿子的襄亲王生母靖懿太贵妃;以及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而与皇帝母子失和的皇太后孝庄。因此,董鄂妃在后宫里从来没有恃宠而娇,相反,她生活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当她得知顺治帝要找岔二次废后,是要立自己为后时,反而苦苦为皇后求情,甚至以死相谏。为了表示谦让,她甚至称皇后为“母”;皇后生病,她“五昼夜目不交睫”。

皇后的族妹悼妃去世枣晌皮,她悲哀得就象是她的亲妹妹死去了一样。对于其它的妃嫔也是如此:恪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汤喂药。她还抚养了承泽郡王的两个女儿和安王的一个女儿,照料这三个小姑娘无微不至,如同亲生的一样。至于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颜观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无异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废寝食”;她不干预政治,甚至不肯超越礼制和顺治同桌吃饭;但是同时她反复规劝顺治理政要谨慎小心谨派,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百姓;秋决犯人时,她流着眼泪请求顺治要再三细查案情,不能枉杀无辜;在个人素养方面,董鄂氏的书、画、经、史、佛学等均有相当的造诣。

结果,她的努力终于化解了皇太后的敌意,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太后的身边简直就少不了董鄂氏了,把她当成女儿一样地看待。然而董鄂氏毕竟只有十八岁。长年过度的劳累、自责和惶恐,慢慢蚕食她的生命。不久,董鄂氏生下了皇四子。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带给她无尽的欢乐和寄托,更让顺治帝心花怒放。所有的人都不怀疑,大清帝国的龙椅,总有一天是要让这个襁褓中的小小人儿坐上去的,但是这个小人儿只给了他的父母一百零八天的快乐,就将他们带进了痛苦的深渊。出世一百零八天后,还没来得及取名的皇四子就在深邃隐秘的紫禁城里原因不明地死去了。

顺治追封他早夭的皇位继承人为荣亲王,并专修陵寝。然而死去的孩子即使被封为亲王,也安慰不了活着的母亲。董鄂妃产后哀痛,失于调养,丧失了生育能力。病体支离的她勉强支撑了两年,也离开了人世。她死的时候不足二十二岁,和顺治只有四年姻缘。悲痛的顺治追封她为“端敬皇后”。顺治为董鄂氏亲笔写下了数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深切哀悼。身体虚弱的顺治不久染上了天花。面对病魔,迭遭打击的皇帝早已意志消沉,无力与之对抗,奇迹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他身上。第二年(1661)正月初七凌晨,沉沉夜色中,二十三岁的福临驾崩于养心殿,离董鄂妃去世的时间,才不过四个多月。(他和董鄂妃死后都是火化的。因此,空荡荡的孝陵里的确没有他和董鄂妃的棺椁,只有他们的骨灰坛。)
讲顺治和董鄂妃的小说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2-01 05:23
穿越的橘腔哦,《穿越时空之绝色神偷》,《梦续三百年》,《清穿慎伍扒讲坛》,《清宫宽昌董鄂妃》,《穿越清朝之董鄂妃》,《我是顺治的董鄂妃》,《梦绕董鄂妃》......
顺治的董鄂妃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2-12-23 19:32
害她干嘛?不值得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