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二人转之乡

金山乡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15 17:47

何鸿基,字逵一、揆一、豫甫,号六白山人,甘谷县金山乡人。曾任伏羌县立中学首任校长。

古代思乡著名诗人
1个回答2024-04-07 19:29
解答: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团世败谁家。——〔唐〕王建
  3、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5、近乡情更怯塌颤,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返指。——〔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1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16、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20、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居
北乡义乡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11 04:13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人,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北乡义)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戴圣字次君,西汉时人,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北乡义)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
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汉书·儒林传》)。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客死他乡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17:49
聂饥渗耳、冼星海、巴赫 骆宾王 叶名琛 李煜 王昭君指和 楚怀王
维瓦尔蒂唯肢盯 朱元璋 但丁
都是很著名的啊
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故乡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11 08:23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乡宁县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16 10:07

乡宁历史上著名人物有:明嘉靖吏部文选司郎中王与龄,在任澄清铨叙、廉洁奉公,后因刚直不阿,被严嵩奏本除名。清方志学家、书法家、金石家杨笃,一生编纂《山西通志》和河北、山西两省10部州、县志。清进士吴庚,曾任陕西省临潼县知事,后弃官归隐,纂修《乡宁县志》。民国时期杨珏、阎宁波、阎棠、王瑞生、王泽江、李振国、李振权、阎应杰、胡青、阎聪等爱国志士,成为早期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华顺德、张善娃、耿宁成、卢可智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人物。

许多著名的人出生在我的家乡用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3-16 09:41
Many famous people were born in my hometown.
客死他乡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31 17:36

大唐的“边塞诗人”可以说是很疯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三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王之涣。这三人除了都是边塞诗人以外,还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最终的结局都是客死异乡了,不得不令人唏嘘感叹。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了,但即使是在唐朝边塞的一些战事,也是无法避免的,唐朝也会经常和一些少数民族进行战斗。但是因为国家的强大,使得一些诗人也敢于前往边关,领略一下大漠风光和保卫边疆战士的风采,毕竟是我们国家更加强大。而这些诗人当中又以高适、王昌龄、王之涣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很多的诗文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传世佳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首便是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从这首诗中我们就能感觉到,大漠的悲凉以及边关将士的刚毅。要知道守卫边疆不光是军人的责任,也是全天下所有人的责任。这些诗人就如同我们现在的明星,他们不断歌颂的边疆战士,诉说边疆的辛苦,也让很多百姓们了解了边疆的不容易,这才使得全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来保卫边疆。

但既然是边塞本来就是军人的战场,这一些文人去了那边肯定是很辛苦的。第一吃住条件肯定无法与家乡相比,第二那边随时有可能再起战事,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最终这三人陆陆续续都死在了边疆。

关于思念家乡的名著
1个回答2024-04-06 16:04
城南旧事
还有林清玄的一些书
会宫乡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4-07 08:51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夏村岭下杨家村(今属黄山市)人。清末著名佛学家。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曾任曾国藩部谷米局差事。1864年潜心佛学。1866年就职于江宁筹防局,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著有《等不等观杂 录》、《佛教初学课》、《十家略说》等。门下俊才有谭嗣同、桂柏华、章太炎、孙少候、 黎端甫、梅撷芸、李澄刚、蒯若木、欧阳渐等。
周 馥(1873~1921)字玉山。建德(今东至)人。曾任李鸿章文牍,为李器重。1877年署永定河道。1881年署津海关道。183年兼署天津兵备道。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赴渤海口编练民 舶团练,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30多年。参与筹建北洋海军,开办海军学校,设立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等,迁直隶按察使。1917年张勋复辟,被委任为协办大学士。卒后谥悫慎。著有《易理荡参臆言》、《负喧闲语》、《玉山诗集》、《周悫慎公全集》。
吴汝纶(1840~1904)字挚甫,一作挚父。清桐城(今属枞阳会宫乡)人。其父吴元甲为1851年举人,曾被曾国藩聘为家庭教师。汝纶少年家贫力学,早著文名。1864年中举,次年成进士 ,授内阁中书。留佐曾国藩幕府,继入李鸿章幕,掌管奏议。著有《易说》 、《写定尚书》、《尚书故》、《夏小正私笺》、《深州风土记》、《吴挚甫文集》、《吴挚甫尺牍》、《吴挚甫先生函稿》、《桐城吴先生日记》、《李文忠公事略》、《桐城吴先生全书》、《桐城吴先生遗书》等。
杨月楼(1844~1889)名久昌,派名久先。清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被徽居名角张二奎收为弟子,使习武生。初在上海搭班,隶丹桂园。所演《安天会》等猴戏。动作灵活如猴, 有“杨猴子”之称。擅长《芭蕉扇》、《五花洞》、《蟠桃会》、《长坂坡》等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