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二人转

求“莫笑穷人穿破衣,十年河东转河西”的完整民谣。
1个回答2023-02-26 05:43
同一楼,好像是正解
“天上星河转”中“转”字的读音?
1个回答2022-12-25 11:25
zhuan(三声)
民办高中可以转学到公办高中吗?
1个回答2024-01-29 14:40

读了民办高中,可以转公办吗如下:

私立高中可以转学到公立高中。

1.转学前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私立和公立学校之间可以相互转学,私立高中学生转学前需要自行了解目标公立高中的转学规定,完成所有必修和选修课程,达到转学要求的最低年级。

2.如何转学公立高中

与目标学校联系,了解转学手续和申请时间,所需材料通常包括转学申请表、在读证明、成绩单、推荐信等,学校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交际能力、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

3.具体事项

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新生需要适应,公立高中通常比私立高中便宜,但可能需要支付教材、校服费等其他费用,转学会影响升学计划,例如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学科设置和学设计划。

扩展资料

公立高中的招生计划通常由政府负责安排,投名状的竞争会更激烈。因此,私立高中学生在申请转学时,需要了解目标学校的招生计划并抓住适当的机会。他们还应该考虑到高考被取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自己有可以上大学的资格。

在私立高中学习的科目和内容与公立高中存在差异。例如,公立高中的学术要求可能更高,并涉及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因此,私立高中转学到公立高中需要时间适应新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学生给自己充足的时间适应新的网络课程和新的老师风格,他们会逐渐适应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般来说,公立高中的学费比私立高中的学费便宜。然而,除了学费,公立高中还可能会额外收取一些费用,例如校服、教科书、活动等。学生及家长需要预先了解这些可能的花费,以便做好预算。

农民和河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3:41
1 农民和河流的故事

一场春雨到来,田野里立刻就遭殃了。小溪、小河挟着雨水汹涌奔腾了起来,所过之处,房倒田淹,人们苦不堪言。所有的小溪和小河最终都流入了大河,它们都归大河管。

于是农民们跑去向大河申冤,请求大河为他们主持公道,使他们的损失得到赔偿。他们理直气壮、义愤填膺地控告小溪和小河冲毁了庄稼、农田和房屋,淹死了牲口,卷走了财物。总之,损失巨大,简直无法计算。

风平浪静的大河平稳地在河道里奔流,两岸的大城市安然无恙。因为农夫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大河危害人类的事情,所以他们对大河抱有极大的希望,希望大河为他们出这口恶气,要严惩小河、小溪。

但是,当农夫们走到河岸上一看,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损失的财产半数以上都漂浮在这条大河上。它们清楚不能再白费劲去找大河申诉了,他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大河把他们的财产卷走。

可怜的遭灾的农夫们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垂头丧气地转身回家去了。

他们在离开大河时说:“咱们真是白跑了一趟!不论小河,还是大河,都是一路货色,他们共同吞没了我们的财产,我们去向大河控告小溪、小河,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2 农民和河流的故事点评

农民和河流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一个坏人一出生并不是坏人,只是周围社会因素使他改变了,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但是我们能因为自身的正直而改变身边的人。看到的表面并不是真的,真心美才是好的。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1:22
数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部落的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



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



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渐渐成为所有部落的首领。



黄帝多才多艺,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殿、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发明家。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是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织帛,从此,中国开始有了丝绸文明。黄帝发明了亭子后,她还发明了雨天能移动的亭子--雨伞。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人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中国人还在黄河边上的陕西省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建造了一座“黄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都聚集到这里,共同朝拜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与涂山氏女娇有两个儿子启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各地, 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治水信心。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黄河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18:19

关于黄河的简短的民间故事:

1、《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古时候,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他不安心耕种,一心只想着成仙。有一天,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就经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总是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只要他再找到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

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

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为一名河伯。

2、《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

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6:04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传说:

(一)黄河的来历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内射箭吗,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二)冯夷当河伯
古时候,有叫冯夷的人,一心想成仙。听说喝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可为仙体。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找水仙花,常和黄河打交道。九十九天了,再吮吸一天汁液,就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找水仙花。冯夷到河中间,水涨了。他脚下打滑,跌在黄河中被淹死。死后,当了河伯。受玉帝的指点河伯开始画河图。等图画好,河伯已年老体弱。河伯看着河图,只叹自己不能去照图治河了。河伯想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治黄河的。
大禹治水时,河伯将图送给了他。大禹见图上黄河的水情一清二楚,很高兴。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根据图上的指点,治住了黄河。

(三)尔德治黄河
很久很久以前,宁夏非平原,沟壑纵横,无良田,尔德栽黄瓜于山,以河水灌之,瓜长嫩且甜。
一日,尔德伏园上,梦青云化叟,谓尔德曰:“今有二风,日中黄风至,瓜蔫,而后黑风至,蒂落。风劲,毋摘瓜。”尔德惊,醒来,不见叟。却见黄风来,瓜蔫,顾叟之云,不动。黑风来,尔德怒,摘瓜小以掷黄河,河裂,又愈之。尔德晕阙,复见叟,叟曰:“此瓜,黄河之令也。裂洞之剑,剑之所指,河之所向。”
明年,复植瓜,以瓜大而掷河,河复裂,尔德寻河洞,得剑。见二风来劈之,后使剑令河。终使宁夏一马平川,回汉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五)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六)鲤鱼跳龙门
相传能经过黄河龙门峡的鲤鱼就能就能够变成龙。于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成真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04:14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应示人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射箭,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是怕员外来抓他,黄河逃脱。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练好剑法,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
在“四大民间故事”中,发生在河北地区的是哪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2:53
答案:孟姜女哭长城
谁知道那里可以找到 河北民歌 《对花》>?
1个回答2024-01-12 03:53
用kugoo搜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