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相声完整版

胡适与胡适之是同一个人吗?
1个回答2022-08-14 19:22
是同一个人。
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9 19:27
1、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2、宣统二年(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民国七年(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民国八年(1919年),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民国九年(1920年)2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国学季刊》杂志编辑,创办《努力周报》杂志。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版论著《白话文学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创办《独立评论》杂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聘为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二十七至三十一年(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
二胡送亲原唱完整版?
1个回答2024-03-16 22:34

送亲 - 王琪

你家门前的山坡上

又开满了野花

多想摘一朵戴在

你乌黑的头发

就像两小无猜的我们

玩儿的过家家

捏上一个泥娃娃

我当爹来你当妈

长大后你没有告别

匆匆离开了家

而我还在那山坡上

牧羊骑着马

原本以为我们是

一根藤上的两个瓜

瓜熟蒂落你却

落进墙外的繁华

再见你时

你还是那头乌黑的头发

只是眼里藏不住

你想对我说的话

我说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让我送你吧

你点点头不说话

眼泪就流过脸颊

把我从梦中惊醒的是

迎亲的唢呐

本该迎亲的人

却变成送亲的傻瓜

手里捧着山上的野花

骑着孤独的马

你打开车窗对我说

送到这里吧

长大后你没有告别

匆匆离开了家

而我还在那山坡上

牧羊骑着马

原本以为我们是

一根藤上的两个瓜

瓜熟蒂落你却

落进墙外的繁华

再见你时

你还是那头乌黑的头发

只是眼里藏不住

你想对我说的话

我说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让我送你吧

你点点头不说话

眼泪就流过脸颊

把我从梦中惊醒的是

迎亲的唢呐

本该迎亲的人

却变成送亲的傻瓜

手里捧着山上的野花

骑着孤独的马

你打开车窗对我说

送到这里吧

再见你时

你还是那头乌黑的头发

只是眼里藏不住

你想对我说的话

我说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让我送你吧

你点点头不说话

眼泪就流过脸颊

把我从梦中惊醒的是

迎亲的唢呐

本该迎亲的人

却变成送亲的傻瓜

手里捧着山上的野花

骑着孤独的马

你打开车窗对我说

送到这里吧

你打开车窗对我说

送到这里吧

谁有少爷太胡来完整版的
1个回答2022-06-12 13:22
meiyou
胡适是谁?
2个回答2022-09-04 16:00
汉族人1891年到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主要人物
胡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1-08 20:09
风趣幽默的文人
胡适的品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0:34
父亲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 1906年考入中 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洋洋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胡适几个孩子
1个回答2024-02-18 05:48
3个。
1、胡素斐(1920.8.16—1925.5),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之女,生于1920年,于1925年不幸夭折。
2、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胡适先生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生性好玩,喜交朋友,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3、胡祖望,胡适先生的儿子,1919年出生,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光宗耀祖的意思,2005年3月12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胡适的一首爱情诗
1个回答2024-03-17 05:36
胡适写诗不少,其中的爱情诗尤其可爱。不妨抱着“我但玩明月,更不想什么”的心情把玩一下也未尝不可。醉和爱沈玄庐说我的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的两个“过”字,依他的经验,应该改做“里”字。我戏做这首诗答他。你醉里何尝知酒力?你只和衣倒下就睡了。你醒来自己笑道,“昨晚当真醉了!”爱里也只是爱——和酒醉很相象的。直到你后来追想,“哦!爱情原来是这么样的!” 爱情与痛苦也想不相思,免得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如梦令(一)她把门儿深掩,不肯出来想见。难道不关情?怕是因情生怨。休怨!休怨!他日凭君发遣。(二)几次曾看小像,几次传书来往,见见又何妨!休做女孩儿相!凝想,凝想,想是这般模样!(三)(今年八月与冬秀在京寓夜话,忽忆一年前旧事,遂和前词,成此阕。)天上风吹云破,月照我们两个。问你去年时,为甚闭门深躲?“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 前二诗,深得爱情之真谛,写出了爱情既令人沉醉又令人深苦的独特感受,非爱过之人不能写出。人说胡适和妻子江冬秀没有真爱,真个错误,他们的爱情并不输于任何一对恋人的爱情。我最喜欢《如梦令》,幸好有了“忽忆一年前旧事,遂和前词,成此阕”,不然此词很糟糕,有失大家风范。(三)一出,境界立出,其夫妻“夜话”恩爱调笑的情态翩翩而浮现,叫人羡慕。从《如梦令》词来看,江冬秀是个很些“女孩儿相”情态的女子。可惜当时胡适一心想要见见她的模样,倒抱怨起“闭门深躲”,心急之斯,可见胡适也有把持不住的时候,哪个少男不痴情,大学者胡适先生也不能免的。“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江冬秀的颇有几分活泼之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爱怜。(三)阕大把“话巴山夜雨时”的“共剪西窗烛”之情景,诗意悠然。《如梦令》是首现代诗歌不多的好词!胡适还有一首《新婚杂诗》,很有意思。中有“只有那十年的爆竹,越陈越响!”——胡适和江冬秀之间的爱情虽谈不上曲折坎坷,却是一长漫长的相思苦。“女孩儿相”是种羞涩情态,现在的女孩子全无羞涩之态,一眼见底,全无曲折婉转之美,同封建社会的太羞涩一般乏味。女孩子,当要活泼不失矜持,端庄不失妩媚,同这样的女孩子恋爱,那真是莫大的享受!  
胡适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5:45

胡适小故事六则

  近代名人胡适的小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胡适小故事六则,欢迎阅读!

  太监

  胡适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皆有始无终,只有上卷而没有下卷,以致被黄侃讥讽为缺失下面一截的太监,成了将没有完稿的小说、论着称为太监的起源。

  诺贝尔奖提名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资料库,胡适曾于1939年被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怕老婆的小故事

  中国现代着名学者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上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

  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胡说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民国第一红娘”

  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

  这150多次证婚,从已知的记载来看,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婚礼地点也大多为中国国内。而有一桩胡适在美国证婚的婚礼,且有婚礼现场照片存世,却至今未有研究者披露过。

  《胡适日记》1939年5月12日这天,记载了他在美国的一次证婚。他写道:

  今天本馆秘书游建文君与张太真女士结婚。张女士是张履鳌先生的女儿,与上海剧团同来,我病在纽约时,他们正在纽约演戏,故建文与张女士常相见,以后就订了婚约。我给他们证婚。

  不干了

  三十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一些只喜欢文言文而不喜欢白话文的学生的不满。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的时候,一位姓魏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生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说:“没有。”那位学生更加激动了:“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大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的目光顿时变亮了。轻声地解释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空间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刚说完,同学们立刻认真地写了起来。

  十五分钟过去,胡适让同学举手,报告用字的数目,然后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报稿,电文是这样写的: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白话文的意思是:学问不深,恐怕很难担任这个工作,不能服从安排。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既对朋友的介绍表示感谢,又有拒绝的意思。所以,废话多不多,并不看它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注意选用字词,白话文是可以比文言文更省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