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玉相声

楚襄王问于宋玉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6 19:04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辞赋家。相传他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在楚怀王、楚襄王时做过文学侍从之类的官。他的作品富有想象力,且有浪漫主义色彩。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本文未必是宋玉所作,但它采用的夸大、比喻的手法,和宋玉赋有相似之处。文中保存了重要的音乐史料。

昔楚襄王从宋玉
1个回答2024-03-02 03:13
至:到(这里可以解释为吹来) 安:怎么
翻译:宋玉的话原本就有讥讽的意思
古代四大美男宋玉简介 宋玉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1-26 02:36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宋玉简介 宋玉个人简介
1个回答2024-02-15 03:15
1、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崇尚老庄。

2、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

3、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4、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黄州快哉亭记为什么引用楚襄王和宋玉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4-04 23:14
  苏辙在文章中征引楚襄王兰台披襟当风故事,作为论证的例子,说明人生之快,既不在身边景物的优劣,也不在遇与不遇的不同,得出了“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结论,既赞扬了张梦得,也抒发了自己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物而伤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宋玉《对楚王问》中分别有哪几个成语?
4个回答2023-01-17 20:20
1、曲高和寡
释义: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阳春白雪
释义: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宋玉对楚王问重点句子
1个回答2023-01-15 00:05
宋玉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客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3-03-12 19:11

出自 :咏云     

作者:李商隐

解释 : 行云只应答宋玉的呼唤,原来, 行云是楚国的女神。

唯:应答。

楚神:指巫山神女。

该诗题为“咏云”,但诗意隐约,有三种主要的看法,一是认为此诗别有寄托,以漂泊自寓;一是认为此诗是寄情之作,以“楚神”比爱恋的女性,疑是 与诗人同在玉阳学道的女冠宋华阳;一是认为此诗是单纯的咏物诗。

翻译 楚威王问于宋玉
1个回答2023-06-20 10:50
楚威王向宋玉问道:“先生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市民百姓都贬损你的这么厉害呢?”宋玉回答到:“对,确实有的,只是希望大王能暂且宽恕我的罪过,使我能把缘由说完。有个在郢都(楚国都城)唱歌的宾客斗岩,他开始唱下里、巴人这迅销梁些俚语小调时,城中跟亩运随着应和的有几千人;当他唱阳陵采薇的时候,城中跟着响应的不过几百人了;当他唱阳春白雪的时候,城中跟着响应的仅有几十人了而已;而当他采用完全讲究音调节律的高难唱法演唱时,城里跟着响应的已经只有几个人了类。这正是曲子越高雅,响应的越少啊。
林若宋楚楚小说叫啥名
1个回答2023-12-31 19:50
《舔狗清醒后,一首单曲火遍全国》。

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林若和宋楚楚。故事主要描述了林若在意识到自己的“舔狗”行为后,如何通过创作一首单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不仅改变了他的个人生活,也影响了他与宋楚楚之间的关系。

在详细的内容中,这部小说开始讲述了林若作为一个对宋楚楚深深着迷的“舔狗”,他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对她的无尽追求和讨好。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林若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愚蠢和无意义,他决定做出改变。

这个改变就是林若开始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他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感情,写出了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单曲。这首单曲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赞誉。这个过程让林若找到了自我价值和自信,也让他对宋楚楚的看法产生了变化。

同时,这首单曲的成功也影响到了林若和宋楚楚之间的关系。原本对林若不屑一顾的宋楚楚,开始重新审视他,他们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新的可能。这部小说以林若的音乐成功和他与宋楚楚关系的转变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关于自我发现、成长和爱情的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