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本体论

什么是转移论题?
2个回答2022-09-26 02:08

转移论题,也称离题或跑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更换了原判断的内容,使议论离开了论题。

示例:“考试分析采用曲线形式最为公平。无论如何,师生关系融洽的话,教学效果就更好。”不妨将这里的论据及其结论各自单列出来,看看其中存在什么问题:

论据:师生关系融洽的话,教学效果就更好。

结论:考试分析采用曲线形式最为公平。

转移命题处理建议

借用提纲形式,把论据与相应结论分列出来,看看论证中提出了多少问题,各个论据能否支撑相应结论。避免“窃取论题”的方法之一是把自己的论据及其结论按提纲形式一一列举出来,检查其中是否缺少某些环节、步骤,从而造成论据之间或者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脱节。

如果这些命题存在争议,而又被含混敷衍过去,那就可能发生了“窃取论题”谬误。之后,检查一下论据所表达实质内容(但说法不同)是否与结论相同;如果是,那么就属于“窃取论题”。要旨在于:务必不要把试图论证的问题用作假定或者无可争议的证据。

兜兜转转终究还是一个人怎么评论
1个回答2023-09-07 15:27
适当的安慰对方,注意自埋悉己的表达方式。兜兜旦仿转转终究还是一个人在进行评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适当的安慰对方,说一些让对方宽心的话,比如说每个人都弯迟乎是要独自经历一些事情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无论斗转和星移是什么 意思
2个回答2023-06-07 07:37
就是不论时间流转和世事变迁都依然不变
(转帖)怎样和孩子讨论死亡
1个回答2024-02-26 23:04
死亡是指生命的离去,离去是一种感觉。 离去,什么离去了? 离去后到哪里去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而尽可能不是一个恐惧的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死亡作为感觉而存在。一个孩子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致使自己触及到“死亡”都会反映到自己身上,为什么自己会消失了?死亡从来不是老人或是直面死亡者才面对的难题。对于孩子来说,生与死被连接在一起成为他们关心的基本问题。 我们先从了解孩子的感觉开始。下面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的张雷雨老师记录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下午加餐后,许涵背着书包在院子里把我拦住,神情焦急地问:“老师,一百年后,会不会死?” 他好像是在担忧什么。我蹲下来,把他的小手握在手心:“宝贝,你问的是谁?是谁会不会死?” 他的眼神里布满着惘然,但很确定地抽回右手,往自己的胸膛一拍:“我,许涵。”我凝视着孩子脸上僵硬的表情和紧锁的眉头,他似乎急需为此刻面临的问题找到答案。我沉思了一会,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担心你会死,是吗?一百年以后,我和你都会死的。” “啊!为什么要死?!我不想死!我不能死!”他的情绪有些失控,他极度地恐惧,并且不断地紧握着我的手,一直追问:“老师,一百年之后,我真的要死了吗?” 这个时候,我真的不忍心再一次将这个事实告诉这个幼小的孩子,我的内心在挣扎着。他一定希望我再给他一个新的希望。我沉默了。 “啊,我不想死!老师,一百年到了,我要躲到哪里去呢?!” 我抱住他,紧紧地揽着他。“宝贝,你放心,你现在才四岁八个月,你现在过得很好,爸爸、妈妈、老师都非常爱你。一百年以后,也许不会死。”最后半句,我在不知中就脱口而出。那一刻,我只是感到心痛。可是,难道我要跟他解释,老寿星是可以活到一百零几岁的吗?我又陷入了挣扎。 “啊!你说我有可能不会死?这是真的吗?那你刚才说我要死,是跟我开玩笑的吗?” 看来我们困在僵局里了。我建议道:“宝贝,我们再请教一下其他的老师,或许他们能给一个更明确的答案。”他松了口气,“好的,我去沙池等你,你问了,然后再告诉我,好吗?”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恰好,转身我就遇到了丁老师。我马上迎过去,把刚才的情况跟她描述了一下。丁老师和我一起来到许涵的面前。 “宝贝,我愿意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丁老师热情地向他打招呼。他开始有点迟疑,一脸的茫然和犹豫,直直地看着丁老师,没有开口。 “会死的,一百年以后我们的身体会死的。”丁老师带着笑容很坚定地告诉他:“你认为死是怎么样的?” “可是,我不想死啊,我死了怎么办?” “但是我们的精神永远都不会死。你不想死对吗?” “是啊,我不想死。” “身体会死亡,但是精神是不死的。你认为你不想死,你的精神就可以不死。” “我不想死,我就可以不死了对吗?”他睁大眼睛充满期待地问道。我们都笑着点头:“是的。” 终于,他释然地走开了。 这个故事里,孩子只是在老师的语言里急切地寻找着不死的确定,这对他就足够了。所以一直以来,我在寻找着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让孩子可以愉悦地探讨死亡,并且将生的问题和死亡连接上。 瑞士的心理学家丹尼在描述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上探讨了死亡和生的问题,这是我看到的可以给儿童解释和讨论的最好的方式。 它以一个故事来讲述:你们知道,生命是在母亲肚子里,在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相结合的一瞬间而开始的。这个小小的受精卵后来开始成长,并分裂出许多细胞,一直到后来变成一个孩子。他有一个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还有手、脚和身体的其他部分。 现在我们想一想,有一些小东西生活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叫他们为肚子里的居民。这些居民在肚子里生活得很好,他们游泳,在肚子里捉迷藏,一起玩耍和谈话。 有一天,一位大点点非常伤心。一位小点点的问他:“你为什么伤心呢?”小的说:“我为那个小宝贝伤心!” 其他的居民都很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问到:“她不是长得很好吗?我们数了她的指头,个数是对的;我们观察她的眼睛,长的也是地方;还有她的耳朵、鼻子、嘴巴什么问题都没有。你为什么为她感到伤心呢?” 大点点回答说:“是的,我知道这个小宝贝一切都没错,我伤心是因为我知道她要死了。” 其他的居民问:“什么意思,她要死了吗?” 大点点回答说:“我以前就见过,小宝贝在这里长大,长得完全了,然后就死去,就离开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伤心的原因。” 另一个点点说:“但是,我听说在肚子的外面有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死去的宝贝们去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他们说,在那个世界里有太阳、月亮和许多星星,还有树,有湖泊,有大海,有城市,有花,有人,有动物……他们说美极了!” 第三个点点问:“你能证明肚子外面的那个世界的存在吗?你看见过太阳、月亮和你描述过的所有东西了吗?它们不是真的,它们是你想象出来的。” 另一个点点说;“这没什么意思。如果一个小宝贝到这里来,成长了一阵,然后就死去,目的是什么呢?她为什么要长眼睛、长脚、长手和耳朵,还有她身体的其他东西?她在这儿生活又不需要那些东西。是不是她长出那些东西是为肚子以外的那个世界的生活用的?” 他们热烈的讨论着,讨论着一个未知的世界,正在他们讨论的时候,那个小宝贝死了,死的过程正好是离开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个新生的婴儿诞生了。 死亡同时也是诞生。这也正是自然界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科在证明,人的本质是精神的存在。卡尔。普利布莱门这位研究大脑的科学家说:“一种非物质的心智或灵魂,与物质的器官,究竟是在何处接通的?”人的生命将拥有一个特别的不死,这件事情可能快有一个证明了。
转动命运之论
2个回答2022-07-14 09:54
命运有轮吗?
什么是中观论?请不要转抄。
2个回答2023-08-23 22:45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名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龙树的思想是怎样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破除错误的知见,走出误区。不生就是灭,有人马上会认为是空,执着一个空的存在,这里已经不对了,所以后面紧跟着说不灭,不灭就是生,有人马上会执着一个有的存在。不生同时不灭层层转因缘所生法为空有不二的平等法性,如波浪和水 烦恼即菩提,如水常流通的平等法性,这样理解法性流是对的。每个过程到佛地都不能视其为实,认其为真,一切法不可得,世界同于空中生花,即无生处,也无灭处,才知道法本无生,也无灭。一真一切真,都是自心所现,我说即是空。
什么是唯识论?请不要转抄。
1个回答2023-02-12 21:07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不论我在哪里,都只离你一个转身的距离?
1个回答2022-11-13 23:10
也许,真正的距离应该是两颗心之间的距离吧。咫尺,却已是天涯。从此,天涯海角,两不相侵。偶然忆起,也不过是淡淡的苦涩一笑,谁能预料得到这样的结局呢?美好的归宿,诗意的未来不是世人一开始就热烈期许的吗?生命还未走到尽头,爱情却已匆匆撒手,留下太浓的伤,太深的痕,这是缘太浅,还是份太薄?一切无从说起,只有老天知道的吧。天意如此,我能奈何。 满意答案骑着蜗牛闯世2级2009-05-23其实,转身的那段距离也不过是你我匆匆别过的那一瞬间。心,碎了,转身的刹那,执意不让你看到我的泪水。路,向两旁无限伸延着。站在路的这一头,我望不到你的尽头。你的身影渐行渐远,终于,慢慢的模糊在我沾满泪水的视线里。我不言不语,该走的,留不住。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3个回答2022-12-12 07:15
对于有的人来说,你的这一转身,可能就是永别。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09-23 00:38
那就是说她的一切都会陪着你,心是随着你的,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是说 只要你有意无意的想想她,她是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