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大鼓

吕氏春秋<幽王击鼓>译文
1个回答2024-02-29 02:25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1 17:51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
  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 ②近戎人:接近西戎人。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③为高葆于王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王路,大路。 ④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⑤即:如果 ⑥当:同尝,曾经。 ⑦丽山:今陕西临潼东。 ⑧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身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 ⑨说:通“悦”,高兴。 ⑩宅:居住,这里是“定都”的意思。
  译文
  周朝定都酆、镐,接近西戎人 (所以周王就)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如戎人来到(丰镐),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 戎寇曾经侵入,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褒姒非常高兴,对这情景感到欢喜。幽王想让褒姒笑起来,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寇。 到了后来,戎寇真的到了,幽王击了鼓,(可是)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因为没有敌人的时候的错误,导致了真正敌人到来的时候失于防御啊!
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5 16:16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
  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近戎人:接近西戎人.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③为高葆于王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王路,大路.④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⑤即:如果 ⑥当:同尝,曾经.⑦丽山:今陕西临潼东.⑧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身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⑨说:通“悦”,高兴.⑩宅:居住,这里是“定都”的意思.
  译文
  周朝定都酆、镐,接近西戎人 (所以周王就)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如戎人来到(丰镐),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寇曾经侵入,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褒姒非常高兴,对这情景感到欢喜.幽王想让褒姒笑起来,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寇.到了后来,戎寇真的到了,幽王击了鼓,(可是)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因为没有敌人的时候的错误,导致了真正敌人到来的时候失于防御啊!
吕氏春秋的吕氏是谁
1个回答2024-01-08 20:24

《吕氏春秋》的“吕氏”指的是吕不韦,他是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是由战国末期秦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其内容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主,同时又汇集了墨、法、兵等学派的学说,成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

吕氏名人
1个回答2024-01-07 00:14
吕不韦,吕布,吕后,等
吕氏名人有????
2个回答2024-01-04 11:38
吕布 吕大临 我也是吕氏人
中国古代吕氏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8 03:18
吕不韦,吕后,吕布,吕轻侯。
吕氏名人
1个回答2024-01-13 16:29

吕氏名人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


吕不韦是秦朝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聪明睿智的政治家,曾经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并担任秦国的相国。他主张“以德治国”,提倡仁义道德,注重发展经济,使得秦国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强大起来。


同时,吕不韦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他撰写了《吕氏春秋》等著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吕氏名人还包括许多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吕氏名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思想、成就和贡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吕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0 06:39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吕氏后人
1个回答2024-03-04 02:54
运城市三路里镇吕氏属于吕氏哪支,如无可信家谱族谱采信,可能是个旷古无解的难题。

说个吕布,他的后人分布在山西、内蒙的应该有很多。

吕布是包头九原人的认可度较高,《辞海》注明吕布出生在包头,吕布也说自己是“边地人”。也有吕布是呼和浩特市人,巴彦淖尔市人的说法,大致说吕布是汉代内蒙人(当时的五原郡九原),主要史料依据《三国志·吕布传》卷七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

山西也有吕布是山西人的说法,是定襄吧,还抬出了貂蝉佐证。

山西、内蒙自古地理唇齿相依,人种血脉相通,文化有风月同天的一面,好多事情区分不开,硬性地非此即彼必然蹈入胡说一途。

三路里吕氏于吕布的渊源不能完全割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