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拜年小快板教案

小班卫生教案不做地板上
1个回答2024-01-30 14:5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初步萌发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目的字,快速识记目的字:羊、狼、扑、喝、吃、狠、山、流。

  3、引导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萌发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大班板凳游戏教案
1个回答2024-01-24 22:24
1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协调平衡能力。

2、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2 活动重难点:

1、在游戏中的秩序;

2、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3、注意在抢板凳的时候,容易摔倒。

3 活动准备:

板凳10张。幼儿11名。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把板凳围成一个圆圈,孩子们围着板凳站一个圈。一个老师拿铃鼓;在旁边背着准备击鼓。

二、基本环节

在一个老师的口令开始后,另一个老师击鼓,孩子们围着板凳顺时针跑。在铃鼓停下之后抢板凳并坐下,十张板凳,十一个孩子,最后一个没抢到板凳的被淘汰。然后减掉一张凳子。淘汰的下场,然后又开始下一轮的游戏,减一张板凳,淘汰一个孩子。以此类推

三、结束环节

最后剩下一张凳子和最后一名幼儿,这名幼儿就算赢了。可以得到一个小五星。

四、延伸环节

让幼儿们在游戏后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没抢到凳子,怎样才能最先抢到凳子?

托班小板凳小汽车教案
1个回答2024-02-03 19:24
这是一篇关于小板凳的幼儿园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活动教案:小板凳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双音。
  2.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3.体验与表达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板凳》课件、《小板凳》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客人话题,引起兴趣。
  (1)教师: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
  (2)教师:今天有一个明明家也来了客人,请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3)观看《小板凳》课件。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明明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是怎么做的?
  (2)听老师范唱。
  教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听到的,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贴相应的图片,幼儿听出来的少的话,教师第二次示范唱。)
  (3)跟随音乐学唱教师:你们把图片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师:小朋友叫小板凳别怎么样?(别歪)阿姨夸谁好乖乖?重点学唱一字双音,如335“板”字的唱法。
  (4)幼儿看图唱。
  教师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多次演唱歌曲。
  (5)讨论:怎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招待客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开心,脸上微笑)
  (6)创编动作,幼儿进行表演唱。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看,又有谁来我们家做客了?(叔叔、爷爷、客人老师、奶奶)幼儿在教师的动作提醒下表演唱。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小班拜访大树教案反思?
1个回答2024-02-14 21:09

我个人认为小班拜访大树教案反思是:本节课依据幼儿园小班身心认知规律、通过具体形象的大树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中班语言教案我要当老板
1个回答2023-09-29 03:55
活动目标:

  (一)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袭悄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重点:

  拍伏渣学念儿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厅散。
小班安全玩转椅,跷跷板教案
1个回答2024-01-19 18:45
 活动目标:

  1. 喜欢阅读图画书,能看懂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图画书《扁扁嘴和尖尖嘴》,幼儿人手1册。

  2.用回形针从第11页开始将后面的书夹起来。

  3.自制《扁扁嘴和尖尖嘴》的教学大书或多媒体大书。
《拜年》大班语言教案
1个回答2023-11-14 05:1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拜年》大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拜年》大班语言教案1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松鼠拜年》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讲礼貌的好习惯,让幼儿交流了解过新年的感受,分享节日的快乐,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松鼠拜年》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交流了解过新年的感受,分享节日的快乐。

  2、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讲礼貌的好习惯。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过程:

  一、国外与国内归春节风俗的对比:

  1、介绍国外过年的习俗。如英国人年前打扫厨房、大扫除;意大利人砸盆瓶等;啊根廷人要洗新年浴,引起幼儿了解本国过年风俗的欲望。

  2、与幼儿一起回忆中国的春节的风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小孩拿压岁钱等。

  二、故事“小松鼠拜年”

  1、小朋友你们过年说了哪些话,别人给你们压岁钱应该说什么?

  2、听故事“小松鼠拜年”

  3、小松鼠学了什么新本领?

  它看见老松鼠爷爷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老松鼠爷爷怎样夸奖小松鼠?为什么要奖励他呢?

  4、再听一遍故事,利用桌面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三、游戏:拜年

  教师交代玩法,请一些幼儿扮演大人,手持各种玩具,另一些幼儿要玩玩具必须给大人拜年,对他们说新年的祝福,得到礼物后一起唱歌。

《拜年》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中班孔子拜师教案?
1个回答2024-01-12 03:47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说明现在又重视传统文化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也便给它增加了许多内涵: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分别解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诗歌《小板凳》教案中班内容: 小板凳,你别歪。
1个回答2022-12-24 03:07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爷爷的辛苦伟大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由衷的表达对爷爷的感谢并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称呼,进行简单的儿歌模仿。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爷爷的辛苦。
难点:由衷的表达对爷爷的感谢,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中班语言教案《跷跷板》
1个回答2022-12-19 03:20
  4—5岁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应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所以,数的分解组合熟练掌握是今后更复杂的运算的基础,否则会造成计算困难,影响数学成绩。
  《跷跷板》中,通过情境游戏小动物玩跷跷板,引导幼儿进行8和10的分解组合,并通过跷跷板的高低状态判断分组后两组数量的多少。
  游戏范例:
  1.
8只小兔玩跷跷板,这个跷跷板是一头高,另一头低。这些小兔一样重,哪个杯子里的小兔多?为什么?
  2.
一共10只小兔。现在有2只小兔子藏在了这个杯子里,另一个杯子里会有几只小兔呢?
  游戏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天平始终会向重量大的一侧倾斜,能根据数量来判断重量。
  2.
理解10可以分成2和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游戏说明:
  幼儿通过跷跷板放小兔的游戏,提高了对数学活动的兴趣,熟练掌握了8和10的分解和组合。感知了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辩证关系。今后能轻松的应对加减法的计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