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谍战大西北

评分9.0以上的谍战小说
1个回答2024-02-08 22:03

推荐谍战小说如下:

1、《面具》,作者:王小枪看点:节奏感简直太好了,丁春秋内忧(媳妇红杏出墙)外患(潜伏十年忽然被唤醒,要求执行破坏任务)焦头烂额。一方面怕暴露,一方面要保护妻儿,还要饱受内心的煎熬。电视剧中丁春秋是李崖演的,演技太赞了。

内容简介:1948年腊月初一,潜伏特务李春秋被突然唤醒,上级要求他协助配合绝密的“黑虎计划”。潜伏了十年的李春秋已经快遗忘了自己的使命,拥有幸福平凡生活的他不愿抛妻弃子,开始想尽办法逃脱控制。

除了要对付残忍冷酷的昔日战友,李春秋还在受着现在同事、侦察科丁战国的怀疑和试探。内外交困的李春秋压力重重。最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春秋和丁战国,这一对戴着不同面具的对手,在这一年的除夕夜,走向了不同的命运结局。

2、《风筝》(最早在铁血后来卖了版权,柳云龙自导自演,非常好看)作者:肖锚看点:三十年超长线潜伏、国共两党双重追杀内容简介: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

3、《野火:黎明哈尔滨》(连载叫《我在东北当特工》)作者:荀鹿看点:个人觉得好看的谍战大概分三个流派,一个重庆,一个上海,一个东北,这个故事恰好就是东北硬派谍战,带着一种冷冽的气质。

人物塑造太鲜活生动了,作者肯定是东北人,方言俚语和东北风物方方面面拿捏得很到位。最大最大的看点在于故事核是基于戴笠替身和川岛芳子最后一张保命符延展出来的。

谁看过《北非谍影》 我有个问题
1个回答2022-08-23 23:50
只是一个地名罢了~
北非谍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4 22:48

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商人里克手持宝贵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的到来使得里克与伊尔莎的旧情复燃,两人面对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难以抉择的故事。

1944年该片在第1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排名第一位。

碟中谍评分最高的一部
1个回答2024-04-17 15:41

《碟中谍7:致命清算》已经成为了该系列里影评人评分最高的一部,其评分超过了口碑优良的《全面瓦解》和1996年上映的《碟中谍》首部曲。

备受期待的电影《碟中谍7》即将与观众见面,该片从开始评分98%已经上升至99%,成为阿汤哥(TomCruise)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烂番茄上获得最高评分的一部作品。

尽管如此,首部曲的地位仍是牢不可动的。即使汤姆·克鲁斯年轻一番,也难以复制首部曲的辉煌,那是剧情、叙事、摄影、作曲、特技的紧密结合,以及演员艾曼纽·贝阿的绝美演出。仅凭出色的动作制作,仍无法触及首部曲的高度。

确实,报道中也指出,《碟中谍7》在叙事方面存在问题,讲述人工智能造反夺权的部分吞吞吐吐,常让观众有困倦感,但由克鲁斯的出色动作表演赢得观众的青睐。影片将人工智能设为反派,与即将出现的AI热潮恰好同步,颇为具有预见性,这可以成为编导把握市场节奏的典范。

影片评价:

克鲁斯在本片中的表演有所提升:他在首部曲中的自负风篇已经转变为本片中的稳重和焦虑。影片的情节设置由克鲁斯的角色选择在伊尔莎和格蕾丝之间做出选择,这让他的表演更显内涵。

情节以复杂的动作场面为核心,《碟中谍7》也未能避开这一套路,然而影片中真实、精细的动作表演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口碑。在如今电影特效手法的应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观众能够看到一部重视实拍的动作电影,无疑是难得的。

《碟中谍》总共有八部,这个系列的电影没必要严格按照观影顺序去看,没看过前面几部的话,也不妨碍看新的剧情。《碟中谍》除了汤姆·克鲁斯是固定的之外,其他成员都不固定,所以每一部也可以当成独立的故事来观看。

如何评价电影《谍影重重》全系列
1个回答2024-04-11 08:10
1.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在开头10分钟真以为会这样,后来发现多虑了。

2. 有人说这部的致命伤是Bourne是为了给他老爹报仇才去干翻CIA的,动机没有前三部曲高大上。我觉得吧,Bourne也是人啊,为什么非要找一个高大上的动机?管他什么动机,能干翻CIA一票特工就挺爽的。

3. 这部的女主角设定也挺让人玩味的,一种事业型女人的感觉(借刀杀人?),不知道她内心隐藏了什么动机。希望她能在CIA里面爬到至少跟Pam差不多的位置能给Bourne送助攻。
北非谍影
1个回答2022-10-16 11:49
北非谍影也就是卡萨布兰卡
求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的影评
2个回答2022-08-24 13:49
  许多人都认为《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是好莱坞所拍出的最伟大的电影,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反映出了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而造就本片经典的无疑是片中的各位主演,各位主演将各个角色诠释刻画的入木三分,其出神入化的演技和天造地设的性格匹配为我们留下了力克,丽萨等一干经典银幕形象。亨佛莱·鲍嘉的坚毅与冷漠的出演讲力克人物性格中的荣誉感与愤世嫉俗的气质平衡到了完美。那样酷劲的十足的外表与言谈怕是周杰伦也难以望其项背,而冰山下炙热的内心情感也通过亨佛莱·鲍嘉的一颦一笑展现给了影迷大众。在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力克都是万千女性影迷的心中偶像,直至今日,他在片中风采仍足以让一干女生神魂颠倒。而英格丽·褒曼同样将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留在了片中,是她那闪耀的美丽烘托出了力克最后的大度与宽容,正是由于她诠释了一个全世界男人都为之倾倒的美人角色,才让本片有了戏剧的可看之处,而丽萨也成为了黑白影像中与安娜公主齐名的经典大众情人。
  保罗·亨利德也同样出色的饰演了一个能够吸引丽萨这样的女人的男人,成熟与理想主义的气质是他所刻画的维克托所具有的难以抵挡的魅力。配角角色也是群星闪耀,各有千秋,克劳德·里恩斯、皮特·劳尔、康拉德·维特等一干当时的红角都为本片献上了精彩的演出。而本片的故事情节却一直徘徊在俗套的边缘,不过适量的波动与转折挽救了整个剧本,而本片的对白也是相当出色,这一点还是要称赞几位主演的精湛演技。另外,导演迈克尔·柯蒂斯对于情绪调动的良好把握也是本片一大突出之处,他懂得煽情时机的选择与悲伤气氛恰到好处的收放自如。就这样,伟大的演员,出色的导演,良好的剧本一同打造出了这部融合浪漫、悬疑、幽默和爱国主义的好片。虽然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却与日俱增。
北国谍影作者怎么了
1个回答2023-03-30 12:45
寻青藤
_饩褪羌涞恼秸?,讲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不凡的故事。 5、北国谍影 《北国谍影》作者寻青藤,这是部好看的谍战文
北国谍影完本了吗
1个回答2023-06-18 02:05
完本了,或者硕烂尾了,作者声称自己生病了,要彻底休息。
影评丨《间谍同盟》
1个回答2023-11-10 15:47

写在前面的话,不愧是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的剧,玛丽安的每一件衣服我都想拥有,简直太漂亮了!看完后我去豆瓣评分的时候,看到这部剧目前竟然只是7分,我认为有些低了,最起码平均分7.5是应该有的。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卡萨布兰卡,情报特工马克斯和法国间谍卧底未完成刺杀德国大使,二人假扮夫妻从误会矛盾到互相救助,最终假戏真做结婚生子。却在生活步入正轨后,马克斯被告知自己深爱多年的女主居然是纳粹间谍,内心风起云涌。而故事的重点,就是马克斯不停求证爱人身份的部分。

其实间谍卧底剧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不少佳片,也有很多不错的演员演绎,以至于在看前半部分时,我总觉得皮特没有入戏,很多地方的处理感觉很单一。毕竟我认为梁朝伟的眼神戏是最厉害的,不接受反驳。

整部电影像是一本书,和那些炫技的片子比较起来,整个叙述过程相对平淡,只是在某几页中出现让你眼前一亮的剧情。比如初遇时玛丽安的回眸一笑,眼波流转,风致嫣然。从此世间万物皆失色,经年回首一如初相见。

玛丽昂·歌迪亚的神演技,在卡萨布兰卡执行任务时,不同情绪、不同表情的迅速切换,可谓千人千面;在伦敦成家后,熟妇韵味和高雅气质让人无法抗拒;在机场的诀别和钢琴前的坦白都让我潸然泪下。

“我知道一个人,与搭档上床了,后来死了,任务也失败了。”

“他们死并不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上床,而是因为他们相爱了。”

这段对话像是一段判决,他们相爱了,于是注定有一死,没有奇迹发生。战争时期人人平等,命贱如猪狗。

在上司告知麦克斯玛丽安是纳粹间谍的时候,有一种“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感觉。麦克斯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他难以相信同床共枕的妻子会投敌卖国,但对上司的指控又觉得不是空穴来风,以至于在同事提到职位调动的“test”时候,有一瞬间的情绪波动。

在知道这个信息后,对妻子的爱让他难以与她摊牌一谈或者等待结果,对国家的忠诚也不能让他放任不管,他只能在这个周末来回奔波,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式来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真相最终从一个酒鬼口中浮出水面,妻子虽然不全然是德国间谍,却也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个玛丽安。那是一个会画油画、会弹钢琴,能在一屋子德国军官面前昂然演奏《马赛曲》的Marion。电影中虽然对她一带而过,然而就是这寥寥几笔,也不难让人看出,她有着多么优雅而无畏的灵魂。

最后玛丽安在钢琴前坦然时,皮特的愤怒、怜惜、对妻子澎湃的爱与不知何去何从的矛盾纠结都在一个拥抱里,这段表现和前半部分简直割裂,表现得入木三分。

电影中一些镜头用的也很妙,比如镜子的使用。在二人初遇换衣服时,皮特从镜子中看玛丽安,以及在后面被告知玛丽安是间谍是的镜中镜的画面,镜子对于镜内镜外空间的分割来隐喻两人关系的变化,好似在最初就说:镜中人并不真实,有碟中谍的隐喻。

玛丽安最后用丈夫的手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弗兰克也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保下了马克斯,结局悲伤却真实。枪声的余韵里,母亲玛丽安的声音再次响起,她留给女儿一封满是牵挂的信和未尽的爱。她的女儿如她所愿幸福长大,夫妻俩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被珍视的保存在马克斯最初梦想的牧场中。枪声响起只是刹那,爱情却早在初遇的卡萨布兰卡就已经写好了永恒。

希望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