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04 08:40
杨花:柳絮。
杨花落尽子规啼,作者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1个回答2023-02-24 11:03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
子规,即杜鹃鸟。唐末诗人吴融有《子规》一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悲慨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什么意思呀
1个回答2023-02-14 05:15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23 01:22
树上的柳絮落尽,杜鹃不停地叫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9 09:02
子规即秭归鸟,子规鸟就是杜鹃鸟,杜鹃鸟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25 07:17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
《辞源》是对的,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这是一个词,不是杨和柳并列.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赏析
1个回答2023-10-11 22:21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的赏析如扮判下:
“尽”字点明了时间是暮春季节,同时也蕴含了飘零之感。这个字尘扮从视觉上描绘厅兄改了杨花落尽的景象,让人可以想象出春天的消逝和万物生长的终结。它暗示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啼”字渲染了背景。
“啼”字则从听觉上渲染了悲凉之感、离别之恨。这个字描述了杜鹃的叫声,它的声音哀婉,带有悲凉之意。这种声音让人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悲哀和无尽的哀愁。它与“尽”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总的来说,“尽”和“啼”这两个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暮春时节的萧瑟和杜鹃的悲啼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悲凉哀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子规啼是什么意思啊,急用,快,必
1个回答2023-01-30 20:50
子规,即杜鹃鸟,子规啼,就是杜鹃鸟在啼叫。
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何用意
1个回答2023-10-22 17:36
奠定全诗伤感缺如的基调。
写“杨花”正樱且“落尽”是表明时间是暮春,给人一种飘零之意,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杜鹃的叫声是极为凄凉的,可以渲染气氛。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伏清启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是什么鸟
1个回答2023-12-02 18:13
  1、子规,即杜鹃鸟。

  2、唐末诗人吴融有《子规》一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悲慨之情。

  3、“杨花落尽子规啼”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