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创始人是谁

评剧的创始人是谁?
1个回答2023-03-17 06:06
评戏的创始人不是某一个人,评戏的起始是冀东一带的民间戏曲蹦蹦戏,是被以成兆才为首的民间艺术家搬上了舞台,得以光大和发展。评戏的命名人是花淑兰评戏艺术家。
评剧的最早创始人是谁
1个回答2022-11-30 10:36
如果说评剧最主要的一个创始人是谁?
评剧的创始人、来历和近代著名演员
1个回答2024-03-12 19:18

评剧的创始人: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人,字捷三(又作洁三),艺名“东来顺”。中国近代杰出的剧作家,北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评剧创始人。

来历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近代著名演员

李晓梅  马晗  筱桂花等

评剧的创始人、来历和近代著名演员
1个回答2024-03-16 10:56
警世戏社头班的演员人数较多,队伍很强,多时达到六十余人,皆可称谓评剧创始人,但其中贡献最大者,要数成兆才、月明珠、任善庆、金开芳诸人。



评剧同一些古老的戏曲相比,是一个新兴的剧种,从其形成时期算起,至今也才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尽管它的历史较短,发展却极为迅速,近三十余年,评剧已成为我国几个影响很大的戏曲剧种之一。

评剧发源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前身是唐山地区流行的莲花落(民间演唱形式),后与关外的二人转(亦称蹦蹦,也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相结合,吸取了河北梆子、京剧、皮影等艺术营养,于 1912年前后,在唐山形成了评剧。

莲花落发展成为舞台戏剧之后,始称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后因其名与当时的京剧名字相混淆(彼时京剧亦名为平剧),为便于区别,遂改平为评,这也就是评剧名称的由来。尽管评剧已有了正名,以往群众还是习惯称它为落子。

评剧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孕育、形成、壮大、提高几个时期。下面就每个时期的重要班社、演员及其艺术特点分别作简要介绍。

孕育时期 ( 1909年以前):即莲花落时期。一般莲花落班社,多系业余组织,演员主要是贫苦农民,其活动规律基本是农忙务农,农闲演出。清光绪、宣统年间也出现了一些职业班社,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滦县的赵家班、二合班,乐亭的崔八班,丰润的孟光武班,迁安的金鸽子班,汉沽的庆春班等。影响较大的演员有金菊花、月明珠、成兆才、任善庆等。其中尤以金菊花名声最著,他擅长演《卖子孙贤》、《安安送米》、《拾万金》等剧目,以唱悲调见长,代表了这个时期的莲花落艺术特点。

形成时期 ( 1909-1923年):从民间演唱形式的莲花落过渡成为初具舞台艺术规模的评剧,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发展。完成这个过渡的班社,首先是汉沽的庆春班。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对莲花落艺术横加排斥、扼制,致使许多莲花落班社解体。庆春班进入唐山后,面对严酷的现实,为了求得生存,争取社会承认,遂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番大胆的改革,努力使莲花落更像是戏曲,因而大量地吸取河北梆子的锣鼓、唱腔、化妆和表演程式等,并取名为平腔梆子戏。经过这样一次改革,很快获得了群众的欢迎。变莲花落为平腔梆子戏,这是评剧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自此评剧跃上了戏曲舞台。

庆春莲花落班改名为京东庆春平腔梆子戏班后,营业甚佳。数年后因班主易人,曾改名为永盛和班,不久,又更名为警世戏社。此时班中尚无女演员,旦角皆由男演员扮演。由于该班是评剧的奠基者,是第一个变莲花落为评剧的班社,因此被称头班。警世戏社头班的演员人数较多,队伍很强,多时达到六十余人,皆可称谓评剧创始人,但其中贡献最大者,要数成兆才、月明珠、任善庆、金开芳诸人。

成兆才,滦县人,艺名东来顺。他既是领班人,也是导演和演员,同时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剧作家。他为警世戏社头班编写的《开店》、《花为媒》、《占花魁》、《杜十娘》、《珍珠衫》等几十出戏,成为评剧赖以生存的基础剧目。特别稍后一些时候,他创作的《杨三姐告状》,影响甚大,为评剧反映现代生活开创了先例。成兆才一生创作和改编了近百出戏,可以说,流传至今的评剧传统保留剧目,多半是他的作品。他为评剧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人尊奉他为评剧的始祖。

除警世戏社头班外,同时并存的还有孙家班,著名演员有孙凤岭、孙凤岗、孙凤鸣等。该班初期由于艺术上发展较缓,曾一度被警世戏社所淹没,后积极学习头班的艺术成就,并且率先培养了评剧第一代女演员,使评剧旦行艺术得到了飞跃发展,一举振兴起来。最早著名的女演员李金顺,就是由孙家班培养出来的。以后,该班又造就出了一个名贯全国的白玉霜,为评剧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壮大时期 ( 1923-1949年):女演员大量涌现,标志着评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孙家班之后,警世戏社的班主也办起了以女演员为主的警世戏社二班和三班;此间,京、津及东北三省各地也都先后涌现了许多以女演员为主的评剧班社。自此,女演员成了评剧舞台的佼佼者,其影响向全国扩展开来。彼时最著名的女演员,除前已提到的李金顺、白玉霜外,还有爱莲君、刘翠霞、筱俊亭、筱桂花、筱麻红、喜彩莲等。

白玉霜,天津人。原名李慧敏,又名桂珍。幼时学过连珠快书和京韵大鼓,后随孙凤鸣学落子, 13岁登台。显露头角后,自已组班演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上海演出时,得到田汉、欧阳予倩、洪深、安娥等进步文化名人的帮助,上演了欧阳予倩所写的《潘金莲》,并主演了同一作者所写的电影《海棠红》。影片一出,白玉霜名声噪起,其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白玉霜的嗓音宽亮、浑厚,善于鼻腔共鸣,唱腔低回、婉转,擅长演悲剧;她在念白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将唐山语音的念白改为普通话音,为评剧向更大范围的流播创造了条件。

提高时期 ( 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建立,使评剧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就20世纪50年代情况而言,中央及许多省市都建立了国营评剧演出团体,影响较大的有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评剧院、哈尔滨评剧团等。其中著名演员很多,筱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马泰、鲜灵霞、花淑兰、韩少云等都是观众所熟知的。

建国后,评剧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和现代题材的优秀剧目,如《秦香莲》、《杨八姐游春》、《茶瓶计》、《张羽煮海》、《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金沙江畔》等。随着剧目题材和人物范围的扩大,各行当的表演艺术也发展起来,评剧不仅有了武生、武旦行,也有了花脸行,这些行当以前是没有的。

评剧音乐亦属板腔体,就其基本板式而言,有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反调等。文武场伴奏乐器与河北梆子相同。建国后,评剧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以慢板和反调唱腔为例,不仅增加了生行的慢板和反调唱腔,还创造出不同调性的慢板和反调唱腔;伴奏上也增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中、西乐器,一改评剧传统音乐的旧面貌。



评剧著名演员

李子巍1920年生'滦南县邓庄人;1928年在警世戏社三班开始学戏'师父是戍兆才和成国桢'评剧的老剧目他都学过'他与筱桂花'芙蓉花'刘翠霞'小白王霜'花月仙'筱俊亭'筱玉芳'

郭砚芸'喜彩莲等人合作过

刘小楼1922年开始学戏'宝坻县人

1922年开始学戏师父是刘宝山'刘庆奎'老评剧他学过'同李金顺'刘翠霞'芙蓉花'花莲舫'周紫霞'爱莲君'小白玉霜'新凤霞'新翠霞'韩少云'喜彩苓'小俊亭等人合作过

新翠霞 1920年生'天津人

9岁开始学成'师父是赵月楼'刘翠霞'学过,,[花为媒]等等戏

莲小君1925年生'天津人

师父爱丽君'[坐科6年]学的戏有[回杯记]等

郭砚芸1920年生;天津人

13岁在天津学成学戏'师父是杜洪宽

鑫艳玲1925年生山东人丨

11岁开始学戏'师父是张振东'艺名[四季红]

李福安 1921年生'宝坁县大米庄人

李福安的师父是自己的父亲李宝全'学了[开店][珍珠衫]等'同碧莲花'花王兰'李银顺'小白玉霜'新凤霞'鲜灵霞等人合作过

郑伯范1914年生'在北京马大人胡同住

1926年学戏'师父名叫山老鸹'[本名李岐鸿'学的是[开店][回杯记]等与[花莲芸][赵凤珍][花凤霞][王月仙][白玉霜][张日亭][李银顺][爱莲君][钰灵芸][筱桂花][刘鸿霞][鲜灵霞]

[新翠霞][小白玉霜][新凤霞][ 王素秋][花迎春][筱玉芳][喜彩苓]等人合作过

莲小君1925年生'天津人

师父是爱丽君[坐科6年]演出剧目有[诊珠衫][桃花巷][鸳鸯枕][三赶樊梨花][夜审姚达][茶瓶记][一贯道][打拘劝夫][李三娘][啼笑姻缘][珍珠塔][孔雀东南飞][陈三五娘][天雨花]

[刘胡兰]等'等

郭砚芸1920年生'天津人

13岁在天津学戏'师父是杜洪宽'她经常演出剧目有;[嫌文娟][劝爱宝][梁红玉][杨三姐][卓文君][苦菜花][南海长城][红楼梦][樱花颂][珠珠衫]等

鑫艳玲1925年生'山东人

11岁学戏'师父名张振东'艺名[四季红]她演出剧目有[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祥林嫂][小二黑][小女婿]等
张謇是什么创始人 对张謇的评价
1个回答2023-11-27 03:26

  张謇

  张謇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一生创办二十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近代民族工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无愧于“状元实业家”之称。

  张謇是什么创始人

  张謇是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

  对张謇的评价

  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政治和社会声望极高,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 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

  当代学者章开沅先生也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丁文江在张謇追悼会上演说时曾指出: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张謇在民国时期有着较高的声誉,这与他在中国实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新东方英语是几几年创办的创始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2-16 22:54
俞敏洪,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如果他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大概不会有多少人认识他。但如果他走在哈佛、走在斯坦福、走在牛津、剑桥这些国际顶级学府的校园里,准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老远就跟他打招呼:您好,俞老师。不到7年时间,从俞敏洪的新东方语言学校出走国门的留学生超过了6万人。他们都会记得俞老师:一个精力充沛、虚智善谈的私立语言学校的校长。7年前,俞老师从北京大学辞职,办起了新东方语言校长。今天,已有30万人在这所学校进行过外语强化训练。在美国、加拿大,六成以上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新东方的校友。俞老师是真正的桃李遍"天下"。俞敏洪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成功地创办了一所民办学校,而是他架起了一座让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语言之桥。仅此,俞敏洪就足以让中国人记住他了
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按照新东方的三位合作伙伴的故事拍的
Zoom创始人获评年度商业人物,他是凭什么获评的?
1个回答2023-05-06 20:46
凭自己的实力,荣获这项奖项也是对他实力的认可,他能够获得这项奖项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如何评价盛世颂歌创始人?
1个回答2023-01-09 19:35
永远把品质放在第一,坚持做优质产品,拒绝暴利,一个有格局的企业家。
90后是谁创的?创始是谁?
1个回答2022-09-06 08:36
90后家族是温小杰创建的,温小杰是首领,创始是泪龙
创业者怎么开始起步创业
1个回答2022-11-15 13:00
可以选择做加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