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1个回答2024-01-30 16:11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3000人至1.9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今北京),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1402年),燕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年)的内战结束。

靖难之役是怎样的呢?
1个回答2022-07-20 00:58
你可以去看明朝那些事
靖难之役中有哪些名将?
1个回答2024-05-05 11:15
一、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字斯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黑衣代指僧人)。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
二、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功臣第一。
1401年1月,燕军进攻东昌(今山东聊城)。当时,朱棣率军冲击,结果被南军重重包围。张玉为救朱棣,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1402年六月,张玉被追赠为荣国公,谥号忠显。
三、丘福(1343年-1409年),凤阳(今安徽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朱棣继位后,丘福被封淇国公。
四、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徽州怀远(今安徽怀远县)人。明朝靖难名将。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征讨安南。同年十月,朱能行至龙州(在今广西),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关于:“靖难之役”
1个回答2022-08-13 02:31
当然有一定主观原因
朱元樟把位子让给了他孙子
他儿子能满意马
况且朱棣手握兵全
说是靖难
那只是他抢位子的一个接口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哪了?
1个回答2022-12-22 10:38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藏了起来,藏到了一个小山村里,谁也找不到,了却余生。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
1个回答2022-09-12 01:13
建文帝出家东明寺。
为什么靖难之役并没有波及全国呢?
1个回答2022-12-18 01:30
朱棣攻占南京城后,直接恢复被朱允炆废除爵位的藩王们的爵位,其他藩王看朱棣如此表现,自然对他表示拥护,所以靖难之役在朱棣攻占南京城后便宣告结束,并没有进一步波及全国。
靖难之役说的是谁?此人有何功绩?
2个回答2022-12-23 19:15
朱棣,每功绩就是抢了他侄子的皇位
靖难之役后,武将都归顺了朱棣,哪个人就是不肯?
2个回答2023-03-01 00:51
这是中山王之子,魏国公徐辉祖。他之所以不死,一方面他是开国功臣徐达之子,另一方面,因其姐徐氏是皇后,徐辉祖也就是国舅。所以,朱棣只是革去徐辉祖的爵位,他病逝后,朱棣又让其长子承袭魏国公。
科学家发明一些东西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6-25 16:01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



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



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



,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