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1个回答2024-01-30 16:11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3000人至1.9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今北京),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1402年),燕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年)的内战结束。

靖难之役是怎样的呢?
1个回答2022-07-20 00:58
你可以去看明朝那些事
靖难之役中有哪些名将?
1个回答2024-05-05 11:15
一、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字斯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黑衣代指僧人)。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
二、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功臣第一。
1401年1月,燕军进攻东昌(今山东聊城)。当时,朱棣率军冲击,结果被南军重重包围。张玉为救朱棣,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1402年六月,张玉被追赠为荣国公,谥号忠显。
三、丘福(1343年-1409年),凤阳(今安徽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朱棣继位后,丘福被封淇国公。
四、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徽州怀远(今安徽怀远县)人。明朝靖难名将。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征讨安南。同年十月,朱能行至龙州(在今广西),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关于:“靖难之役”
1个回答2022-08-13 02:31
当然有一定主观原因
朱元樟把位子让给了他孙子
他儿子能满意马
况且朱棣手握兵全
说是靖难
那只是他抢位子的一个接口
求一份“靖难之役或者宋朝当时比叫全的地图,地名战役等要详细些!有木有?
1个回答2022-05-13 19:16
先提醒你一下,靖难之役是明朝的,不是宋朝的。图给你了(我是合成的)。
明朝惠文帝到底有没有在“靖难之役”中死去?
2个回答2022-10-19 15:15
千古之迷.没有明确的历史纪录,坊间有许多关于他没有在“靖难之役”中死去的传言,但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哪了?
1个回答2022-12-22 10:38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藏了起来,藏到了一个小山村里,谁也找不到,了却余生。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
1个回答2022-09-12 01:13
建文帝出家东明寺。
为什么靖难之役并没有波及全国呢?
1个回答2022-12-18 01:30
朱棣攻占南京城后,直接恢复被朱允炆废除爵位的藩王们的爵位,其他藩王看朱棣如此表现,自然对他表示拥护,所以靖难之役在朱棣攻占南京城后便宣告结束,并没有进一步波及全国。
尼斯湖是怎么形成的
1个回答2024-06-05 22:11
尼斯湖(Loch Ness) 亦译内斯湖。尼斯湖[1]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面积并不大,却深。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300米。该湖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位于横贯苏格兰高地的大峡谷断层北端,是英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海拔52英尺,24英里长,一英里宽,对外唯一的联络水道是尼斯河。尼斯湖的湖水水温非常低,很不适合游泳,湖水充满了泥煤,使得能见度只有几英尺而已,而且水深很深,在1960年代,咸信有754英尺的深度。而在1969年的一次水底探测行动,宣称到达水深820英尺处,并且以声纳测得的最深深度是975英尺。

位于苏格兰高地议会区。为英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深约240公尺(788呎),长约36公里(23哩)。位于贯穿苏格兰高原的大峡谷内。为苏格兰水道网的一部分,特尔福德(Thomas Telford)将其与喀里多尼亚运河(Caledonian Canal,1822年通航)相连接。尼斯湖的水域超过1,800平方公里(700平方哩),由奥伊赫(Oich)河和安瑞科(Enrick)河及数个其他河流汇集而成。尼斯河为其出路,注入马里湾(Moray Firth)。常见的湖水表面的波动是因温差而引起。造成水位大幅起落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水中植物,另一个原因是湖底深处靠海岸线很近。深湖动物也极少。尼斯湖像苏格兰高原和斯堪的那维亚的一些深湖一样,传说有水怪出现。尤其是尼斯湖岸公路通车以来,更多所谓尼斯湖怪物的目击报导出现。至于水怪存在的可能性--或许是一只早已绝种的蛇颈龙孤独地度其残生--会继续吸引许多人的好奇和兴趣。

在夏季,距离水面30米内的水温可达摄氏度12度,但是30米以下的水温却仍然保持在摄氏5.5度。所以一般的鱼类和水生动物都是生存在靠近水面的地方,直到1980年代,大家都相信在湖底并没有任何生物存在。但是在1981年的尼斯湖计划却在水深超过700英尺的地方,发现了北极嘉鱼(Charr) 的踪影,因此是否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生物生存在此。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