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闻君

“闻君有他心”的出处
1个回答2022-09-17 12:30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闻卿至,待君归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20 23:13
(原文)闻卿至,待君归
(参考译文)听说你到了,等你回(家)来。
(听说你回来了,等你回家。)
闻之于宋君的 于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10:05

“于”的意思是“被”,引进主动者。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像这样追求听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扩展资料:

寓言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法”。它以生活中的趣闻为素材, 以“得一人”这个具有歧义的词语为展开情节的契机, 以众人的盲从衬托宋君的清醒,娓娓道来,既生动亲切,引人人胜,又启发人掩卷沉思,悟出一番治国方略和生活哲理。这种以形见理的论说技巧是很高明的。

这则故事说明了察传的重要性和察传的基本方法。作者的目的是为秦王朝提供借鉴。然而,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即以形象直观的材料提醒人们要理智地对待一切传言, 切断那种“添枝加叶, 以耳代目, 以讹传讹的恶性循环”,这对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是颇有价值的,是社会心理学的宝贵资料。

闻君能有几多愁?
1个回答2024-02-27 16:18
快不快乐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
请君如闻的答案
1个回答2022-08-22 02:28
是瓮字吧。。。
闻君有两意,故来与君绝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08 00:21
释义:
知道你已经变心了,心里有了别的女人,所以决定和你了结这段感情。

后面的是:

不及文君才 不为挽留君 君已无情义 我亦淡然之 本已成陌路 何故不放弃

释义:
我没有卓文君的才华,做不出《白头吟》和《数字诗》来挽留你。
你既然已经不把我放在心上,弃如敝履,我也不会再把你当回事。
我们现在就好像陌生人一样,为什么还不彼此放手,各自逍遥呢?
已闻君的翻译
1个回答2023-06-07 13:14
已闻君
听说你已
闻君沽酒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13:40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蜀郡 临邛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年轻新寡。司马相如到卓家赴宴,以琴声挑之。卓文君遂与他私奔。卓王孙因嫌相如家贫,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两人在临邛开设酒铺,文君亲自当垆沽酒,相如身穿犊鼻裈和酒保、奴婢一起洗涤杯盘。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给财产。后以“文君沽酒”为年轻女子卖酒的典故。唐 郑谷《蜀中三首》之一:“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闻君而知雅意”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4 04:48
演化自“闻弦歌知雅意”。
“闻君而知雅意”:只要听你说一句话,就知道你心里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比喻善于推理,推测的意思,能听懂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使说者只讲了个表面。
君再生只若初见,君不见闻君不识君
1个回答2023-08-22 18:18
好感人,这是遇到什么难过的感情事了,希望你可以挺过去,人生有很多不顺的事情,想开一点,一辈子就这么点,有时候看这一个老年人,你就明白了,人这一辈子就是20到50黄金时段,真的没有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