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琴书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采用了那二种修辞手法?
1个回答2024-03-17 14:11

是拟人也是比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比拟句,比喻:本体,风。喻体,音乐家。

拟人:演奏,只有人才能做到的动作。

扩展资料

拟人句的注意事项:

1、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每个人所见到的事物都会带着个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高兴时看到的天可能是蓝的,而悲伤时看到的天可能就是灰的。我们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时,所表达的情感也应该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不能片面地为追求修辞而不顾整体的表达效果。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处。

没有相似或相近之处,生硬地把“人”和“物”或者“物”和“人”拉到一起进行比拟,并不能达到修辞的效果。只有二者有相似点或相近点,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一样。

《归去来兮辞》以琴作伴的句子
1个回答2022-11-18 18:41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大概是说,用亲人充满关切的话语使自己开心,通过抚琴看书来消除忧愁的心绪。
应该是这样没错- -至少字面翻译过来是这样
古乐府琴曲歌辞,相传为东汉末年蔡文姬所作
1个回答2022-09-04 05:35
《胡笳十八拍》
古琴秋风辞如何理解
3个回答2022-06-11 15:45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就算弹同样的曲子也会弹出不同的理解来,建议先多练习,把曲子练熟了再慢慢理解,如果技法没办法掌握的话,所谓的理解就流于空泛。古琴不同于其它乐器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古琴重在表达,而其它乐器重在表现。
我们弹一个曲子,一来不要去研究它在表现什么,因为那是别人的,永远不是自己的,你就多弹,模仿老师,模仿对初学者很重要。等你真正把曲子弹熟了,就会有自己的感触,这个时候你可以翻阅一些古琴方面的书籍,(学古琴看书也是很关键的。)对照曲子的注解,来看你对这个曲子的理解是不是有不同或者偏颇。这个很重要,弹古琴弹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所以别人的理解对你来说没用,那是表现。音乐里面常说的表现力呀什么的,在古琴中用不上。
但是老师的理解就要重视了,因为同样的曲子不同的派别可能有不同风格的理解,作为派别的传承的话至少要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派别,什么风格
秋风辞因为有词,所以一般在理解上大同小异,不会有很大区别,你需要好好读一下这首词。它的“基调”很明显,直接就把情绪固定在那里了。
苏轼的《琴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个回答2022-08-17 00:56
反问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又富有哲理。它批评了两种片面性:一种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讲“琴上有琴声”;一种是只强调指头的作用,认为“声在指头上”。人们都清楚,优美动听的琴声,是人的指头拨动琴弦产生出来的,琴和指头二者如果缺其一,就难以奏出美妙音乐。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修辞手法与修辞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修辞学就是学修
1个回答2024-04-27 06:04

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的一门学问。修辞手法是修辞学里的主要内容。

与世长辞,辞职,不辞而别,辞退辞字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有
1个回答2022-10-08 05:09
与世长辞和不辞而别
义不容辞的辞
1个回答2024-02-15 03:51

义不容辞的辞是推托的意思。

义不容辞(拼音:yì bù róng c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拒绝;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不做推辞。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用力拒曹……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近义词:

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谊不容辞、理所当然。

例句:

1.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2.既然是关系到儿童福利,我自然义不容辞,愿意挺身而出。

3.每次同学有困难请求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义不容辞。

4.兴国安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毕竟大家朋友一场,这样的小忙我肯定也是义不容辞的。

6.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7.维护班级荣誉是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8.支援灾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9.他一向热心公益,对于募款表演,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