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梁山伯下山全场戏曲

梁山伯和祝英台(钢琴曲)
1个回答2023-09-30 09:45
是独奏还是协奏曲啊
梁山伯的女老师
1个回答2024-02-09 13:14
王凝之的老婆谢道韫
请问梁山伯是哪里人啊?
1个回答2024-03-16 15:35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情绝唱。如果有人问你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哪里人,你会觉得这人有问题,梁山伯祝英台当然是南方人呗。近年来,古代名人之争日趋激烈,个中原由当然是以经济利益所驱动,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幸免,梁祝究竟是哪里人,争议也越来越激烈。争夺梁祝祖籍的有: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济宁。山东济宁是最后杀入争夺的,但由于去年10月27日梁祝墓碑的出土,使济宁成为这场争夺的娇娇者。记者4月1日电话采访了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樊存常。

  济宁是梁祝传说之源

  樊存常先生谈了四条证据:

  第一,在济宁发现了年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翔实的梁祝墓碑。历史上,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此碑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据调查,目前全国已经发现的梁祝墓共有9处,而以微山县马坡乡梁祝墓、碑建立时间最早、文字记载梁祝故事最为翔实。碑文详细交代了梁祝故事的来源、时代背景和详细过程。祝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而自己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咨叹不已”。英台为解父忧,“冒为子弟“竟读书可振门风以谢亲忧。”梁祝同诣峄山先生授业,同窗三年衣不解。山伯“疾终于家,祝英台悲伤而死。”二人合葬的原因是“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平生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整个故事没有神话色彩和艺术加工,就是民间发生的真实故事。

  济宁微山梁祝碑的发现使国内其他地方的梁祝碑相形见绌。我们把微山县马坡乡梁祝碑与年代也较早的宁波鄞县的梁祝碑作一个比较。宁波鄞县梁祝碑立于明嘉靖丁未腊月(1547年)比济宁微山墓碑晚30余年;宁波鄞县梁祝碑只有“晋奉义妇冢”短短5个字,而济宁微山梁祝碑共836个字;宁波鄞县梁祝碑是鄞县知县徐立所立,而济宁微山梁祝碑是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钦差大臣,二品官,官位显然更高。

  第二,地方志记载了梁祝家住济宁的重要历史史料。据樊存常先生考证,在《邹县旧志汇编》、清《峄山志》、《峄山新志》都记载了梁祝在峄山读书的事情和历史遗址。如清康熙11年修《邹县志》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墓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峄山上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

  第三,梁祝的故事在济宁民间广泛流传。宋元之际,梁祝故事就被编为戏文、元曲,明清时期又有多种版本的传奇问世。在山东琴书,山头花鼓等民间艺术中,都有梁祝的故事,至今还有很多人会唱。比如,《梁祝下山》是山东琴书的看家唱段,其中就有“梁山伯祝英台就在红罗峄山念文章”、“二人死后合葬在马坡泗河沿上”的唱词。

  第四,梁祝故居村庄尚在,家族后裔至今在济宁居住。据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经查访得知,九曲村现位于泗河南岸,因泗河从兖州至此有九处弯曲而得名,今已演变成东九、西九两个村庄。祝氏家族因避水灾,后迁居济宁市任城区岔河村,此村95%的人口姓“祝”,村中人尊祝英台为其先祖,讳与马氏通婚,严禁村中演唱梁祝戏。梁氏族人原住在马坡附近村庄,距离九曲村不远。因此,当年梁祝二人赴峄山求学途中相遇,二人柳荫下驻足相会十分自然。

  专家确认济宁梁祝文化中心地位

  2003年10月27日,济宁梁祝墓碑出土。济宁方面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参加梁祝墓碑出土仪式。看看沉寂地下的梁祝墓记碑被缓缓抬出,专家们很激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梁祝文化研究知名专家贺学君女士激情万分,她说:“千年等一回,我终于等到了,能够参加今天的梁祝墓记碑出土仪式,我今生无怨无悔!”专家们一致认为,济宁作为梁祝文化的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济宁梁祝墓记碑出土是对梁祝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

  人们儒家思想严重制约梁祝故事在北方传播

  人们接受梁祝是南方人的说法,是由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广泛传播。据樊存常考证,“南方说”实质上经不起推敲。他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梁祝故事“南方说”,最早是根据明人徐树丕《识小录》记载:“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金楼子》是南朝的,但此书已经遗失,不知其具体内容,根本不能证明梁祝故事就发生在南方。唐代关于梁祝的记载很简略,宋代出现了梁祝故事发源于江苏宜兴的观点,这说明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问题。在宋代就没有定论。到了明代,梁祝故事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关于故事发源地的争议更大,出现了梁祝籍贯在孔孟故里的济宁说、浙江的宁波说、江苏宜兴说等不同的版本。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情史》和《古今不止说》中,梁祝的籍贯都不一样,前者说“梁家会稽,祝家上虞”。而后者则说梁祝为江苏人,祝英台为江苏宜兴人,这说明冯本人对于梁祝故事源于何处也不确定。?“北方说”之所以不广为人知,按照樊存常先生的分析,主要还是因为梁祝故事在北方尤其是山东的传播遭遇了很大的障碍。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比较大,在封建社会,男女婚姻大事,要严格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梁祝私定终身大事的行为是违反礼教的,这种行为在孔孟故里更不便作宣传,甚至不准宣传。至今在祝英台的家乡,还不准说唱梁祝戏、放梁祝电影,梁祝、祝氏与马氏至今不通婚,就是这样一个明证。
林伯梁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3-25 05:44

林柏梁,1994年获西南交通大学运输管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铁公水流动站博士后出站。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研究领域:铁路行车组织,运输网络规划,运输与物流,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复杂网络与生物网络在跨学科中的运用。

社会兼职:

1、国际交通运输领域著名刊物《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及国内铁路公路运输领域重要刊物审稿专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博士点基金函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网评专家库成员。

梁山伯的十个主要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3:28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一首化蝶曲,千古梁祝恋。在中国,谈到坚贞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墓而葬与蹁跹化蝶,早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爱情传奇。但是,梁祝的悲剧与其说是马文才的逼婚所致,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毁掉了自己。

这段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绍兴小子梁山伯去杭州求学,路上遇到女扮男装的上虞少女祝英台。说起祝英台能够上学,还是应该说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南北朝时期,并不像我们一般认为的封建。相反,倒是相当开放,妇女地位也不像后来那样卑微。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祝英台是打死也不能外出求学的。尽管,她的女扮男装的确没让任何人看出破绽,包括梁山伯在内。两个年轻人半路相逢,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当时就成了把兄弟。这样的结拜,在祝英台来说是一种好玩儿,而在梁山伯那里,却是货真价实的生死兄弟。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在三年的朝夕相处中,梁山伯从未有过非分之想。相反,倒是祝英台火烧火燎,又是眼色又是暗示,幸亏那时候没有同性恋一说,否则梁山伯大概都会怀疑这位兄弟的取向问题了。

梁山伯是很喜欢这位小“兄弟”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喜欢。三年之后的一天,祝英台接到父亲病重的来信,打点行囊回归家园的时候,梁山伯硬是送了十八里。依依不舍,泪眼相送。尽管就在这个时候,祝英台暗示自己有一个小妹,和自己长相相似,愿意嫁给梁山伯时。可怜单纯的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其中的意味,直到祝英台背影慢慢消失在风中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小兄弟留给自己的一个玩笑。

梁山伯的无动于衷,让祝英台误以为自己的这份爱意更像是一厢多情。回到家后,正好赶上马文才提亲。祝英台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在她看来,她和梁山伯的这段感情,或许只是一场没来得及做就惊醒的梦。不久之后,梁山伯无意中从朋友那里知道祝英台的真实身份,震惊之后便陷入深深地懊悔。往事一幕幕流光回放,他终于醒悟到彼此的情真意切原来就是冥冥中的一见钟情。带着懊悔,梁山伯很快赶到祝英台的家,但是很可惜,他的意中人此时已是待嫁闺中的人了。痛心之下,梁山伯无言告辞。梁山伯的到来,再次惊扰起祝英台的内心那潭湖水。她痛悔自己的冲动和冒失,但她也知道想退回和马家的亲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还算追出门外,向梁山伯吐露了自己真实的心情。她让梁山伯一定要忍耐,争取谋到功名,两个人再续前缘。

伯牙断琴中伯牙用的是什么琴
1个回答2024-02-12 08:19

俞伯牙断琴谢知音摔的是:瑶琴(用玉装饰的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瑶琴简介】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瑶琴由来】

  据史载,雹唤琴本为伏羲氏所琢。有一次伏羲看到凤凰来仪,飞坠在一株梧桐树上。那梧桐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按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制成乐器。

  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

  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最开始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旅肆兆、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 伏羲制琴之时既然完全是依照宇宙之数,琴在另外空间体现出来的生命也就自然可以沟通高于常人的层次。古人认为琴所奏出的音乐乃天上瑶池之乐,所以把琴称拆租作"瑶琴"。

  瑶琴原本五弦,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羡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天、地、君、亲、师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瑶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从瑶琴的"六忌七不弹"来看,无论是焚香、净身还是整衣冠,无非是使人通过做这些事保持一个谦恭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而人进入这样的思虑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瑶琴背后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为一。这种微妙的融合不仅表现在弹奏的手法娴熟而自如,更可将人的思想融贯于琴声之中。之后瑶琴最动人的故事还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的父亲为什么不同意女儿和梁山伯的婚事
1个回答2024-04-01 16:07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的父亲不同意女儿和梁山伯的婚事的原因:

1、那是在那个时代里,儿女们是没有婚姻自由的,从出生时的娃娃亲还有掌权的大人们的抢婚、逼婚,这不是一个两个有情人所能改变的。

2、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後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乔装成男子,前往会稽郡城读书。途中遇见了会稽郡鄮县并散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梁祝同窗三年信樱,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但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

之后,梁山伯成为鄮县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滑蔽丛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尘世。

梁山伯是那里人
3个回答2023-01-30 21:05
职业:学生、官员
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
简介:梁山伯是《梁祝》传说中的男主角
梁山伯前七个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03:47
梁山伯前七个人分别是
1天王晁盖
2 智多星吴用
3 入云龙公孙胜
4 赤发鬼刘唐
5 阮氏3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