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不愚评书

对愚公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2-27 07:38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的魅力所在。用现在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得出结论: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
蛮干
。办事要有勇,要知道变通。
对愚公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3-03 14:52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的魅力所在。用现在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得出结论: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蛮干。办事要有勇,要知道变通。
对愚公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2-25 13:49
他的精神和气概,是值得学习的,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的信念。
你如何评价愚公移山?
1个回答2024-02-21 13:49

  《愚公移山》主要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销缓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这个故事通常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即使是很大的困难也有可能得到解决。但是这个故事也分两个方面来看。

  一、积极方面

《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就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本故事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愚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当中需要的也是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

  带喊二、局限性

《愚公移山》讲述的是人和大自然斗争的情况,因为大山挡住了人们出行的道路,因此人们想持续不断的挖平大山。从我们现在的环境保护角度理解,则这种行为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人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需求。

愚公移山这种行为会浪费很大的人力、时间等成本,因为现代化机械可以通过盘山公路或者直接挖隧道即可解决此类出行问题。

  《愚公移山》这则故事给人的启发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在工业程度不发达的近现代以前的社会里,这则故事鼓励人们持之亏行模以恒,不断的努力奋斗,这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不仅要有这种持之以恒,勇于抗争困难的精神,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等因素,使我们和自然和谐发展。

对愚公的评价
2个回答2023-12-03 00:26
他的精神和气概,是值得学习的,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的信念。
对愚公的评价
3个回答2023-12-02 17:16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的魅力所在。用现在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得出结论: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蛮干。办事要有勇,要知道变通。
结合《愚公移山》试评中国画的新形式
1个回答2024-01-19 02:38
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画,经过20世纪的变革历程。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大创新追求的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以独特的现代品格立于当代世界美术艺术之林。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李可染作品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怎样评价愚公和智叟?
1个回答2024-02-24 07:33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叟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愚公则认为人力无穷,所以可改变自然,最终实现了宏伟抱负。至此愚公不“愚”而智叟非“智”已一目了然。
怎样评价愚公和智叟
1个回答2024-03-01 04:12
一转眼又是凉风习习的秋日了,这一天,智叟迈着步子离开了家门,边走边思索着如何排遣心里的郁郁寡欢,路边,有人挤得水泄不通,谈天说地,智叟猛的抬起头,大吃一惊:“啊,不行,王屋二山哪处去了?”一时半径半惊半疑,急忙撩起长衫,三步并着两步向老愚公家跨去。
“喔,智叟先生,又是来指教俺公公的吗?”愚公的二儿媳正在宅院里,方过礼问道。智叟感到非常的尴尬。 “嘿……”干笑了几声,说哪有这么着,小弟不敢,早者呢,说毕,从屋后走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然而它精神矍铄,步履矫健,这位九旬老爷便是愚老兄。
两人便进屋坐了,愚公特吩咐他的二儿媳泡了一杯龙井茶,智叟便呷了一口龙井茶,支吾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老兄弟,你家门前那两座山哪处去了?莫非是神仙相助不成?”
愚公明白了他的来意,不觉自然地大笑起来,笑得智叟脸顿时红到了耳根,待愚公笑声刚住,智叟干咳了两声,故意装镇静地晃了晃腿,说:“凭你们家这几只手,能够平这座大山吗?”
愚公看了智叟一眼,对站在一边的二儿媳说:“你把你所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吧。”他的二儿媳就说了。原来昨天半夜里,天帝派了力神夸娥化悄悄地把山背去了,正巧,愚公的二儿媳一觉醒来,听见门外的那两尊天神说:“老愚公一家像这样挖下去,早晚会挖了他们的命的,还是趁早搬个地方吧。”
智叟听了;脸上不觉一阵阵发烫,闷声不响,只是撂起长袖子来扇扇,愚公拿出一把扇子递给了他:“智叟先生怎么这么怕热?”
愚公望着智叟道:“人说水滴石穿,我们每天挖山不是一样吗?只要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大的难事也能办好的,智叟小弟,事在人为嘛,你可是个机敏的人!”
“哗——”智叟一失手,打翻了茶杯,他站了起来说愚公,噢,不老兄一点不愚,说毕,告辞而去。
愚公站在宅院里,目送着智叟的背影在坦荡如砥的原野上逐渐离去,回想起昔日的情景,不禁又大笑起来。
怎么评价“愚公移山”?
1个回答2023-11-03 23:32
首先说明他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但也说明他考虑问题不仔细地加以分析,但他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