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唐代第一囚

读 唐太宗纵囚 有感 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8 19:34
一、对欧阳修有感

读了纵囚论,便想对欧阳修这个人再进一步了解,发现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对北宋的文学革新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唐朝研究甚深,著《新唐书》,书中不乏称赞唐太宗李世民为一代明君,也对其很多事情做出批评。 当然,他自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性,他的文章只能代表他自己或者他那个时代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比如纵囚论,从我的眼光来说,并不是很赞同这篇文章中的某些观点。

二、对纵囚论中的欧阳修对故事的结论有感

纵囚论里的故事,大致是在贞观六年,唐太宗从监狱中放出三百名死囚,许其回家探亲,并规定他们到期限后回监狱受死刑。结果出乎意料,那些人真的都回来了。 欧阳修一开始提出了自己对死囚的观点“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犹甚者也”,认为他们是小人中的小人,又提出了君子中的君子才能做的事情“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从而得出了他的结论:让小人中的小人,行君子中的君子之事,不合乎情理,认为这是一场互相欺骗的骗局,一场政治作秀。 首先,欧阳修对死囚是存在偏见的,认为死囚乃一定是小人中的小人,恕不知古来多少文人雅士,多少忠君爱国之士下狱也不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壮士也不少。他们中君子有,小人也有,甚至无辜的平头百姓也有,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欧阳修有两个猜测,一个是认为君王估计到囚犯一定会回来,所以才让他们回家。第二个猜测是囚犯估计到回来后,君王赦免他们才回来的。这里就有点荒谬了!第一点,李世民是谁,杀亲逼父夺位者,疑心慎重,传言当初他哥哥只是一个小动作,李世民便葬送了他,先不说他是否是先见之明,还是误杀,起码多疑是肯定的了。不然估计也不是他做皇帝了。第二点,有句话经常能从电视中听的“反正咋样都是死,不如……”,可见,死是人最终归宿了。不管咋样,死就是个结局了,不会有更差的了。回来也是死,逃也是死,逃的话,活的希望还大一点。何况300多人一起回来了。可以说是个奇迹,就算有连带制,李世民也不一定能肯定到他们全部能回来。以李世民的多疑,囚犯肯定也没有完全把握一定放。最终只能是诚信,也可能是视死如归罢了。 最后,欧阳修得出了他的结论,认为偶尔的放一放可以,但经常这样做,法律便失去了法律的意义。因此,希望君王学习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我非常赞同欧阳修坚持维护法律的尊严,这种事情偶尔一次可以,经常这样,必然会引起死囚不死的假设,只会让法律无法构建,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三、对纵囚论中的故事有感

唐朝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并不知道当时的事实如何,读了这个文章,以我的观点觉得,故事中,从纵囚到全部归来最后到全部赦免,没有欧阳修文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其一,要放的死囚是谁,这300人是全部的死囚数?这个很难说,几乎不太可能。如果是挑出来的,那这些幸运儿是谁?结合当时条件来看,一者可能是随机抽的(可能性太低),二者便是他父亲和他哥哥的手下甚至是前朝旧臣,人才济济,却因谋反大罪等入狱,以李世民的爱才之心,实属可惜,但又不能放,只能上演一场双赢的大戏。三者可能全部是普通兵丁扮演的死囚,只是为了上演一场戏。 其二,为什么全部归来,最后全部释放,这里有两个假设。第一假设,李世民根本没想过全部会回来,只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度量,也许暗中还派人监视了,结果全部按时归来,心中大悦,于是大赦这些罪犯。第二假设,也许这个一开始,便是一场安排好的演出,李世民一开始便和他们说好回来后大赦,如果死囚是上述的第二类者或三类,可能本身就已经内定完毕。双方出于信任。李信任他们会回,他们信任李会大赦。结果便是双赢。 不管死囚是谁,还是李世民这场是本意安排,还是龙颜大悦。最终结果是好的,对百姓来说,宣扬了诚信的重要性,甚至能救你命。对君主来说,也许得到了能臣,更得到了人气,稳定了君位。对国家来说,当时唐朝初建,百废俱兴,历届君王皆以天下大赦来稳定民心,李世民这招不止赦了,还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不得不夸。

四,结合现代,提出自己的感悟

诚信,现代一直在提倡的话题,古人很早就一直在倡导了,但李世民的政策不适合我们现在了,不能死板学习。按他的方法放到现在,不止践踏了法律的尊严,估计路上就被记者爆出了真相,诚信沦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坚决执行法律法规条例,坚决普及法律知识,坚决让所有人得到法律的援助,这也是一种诚信。而且更深入人心,更易长久实行!
唐太宗与囚犯的约定故事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02 02:23
  这个故事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李世民千古明君的一个典型事例。
  事情是这样的:
  贞观六年的年底,李世民查看死刑名单,红笔一钩就死,不钩就活。但这回他突然生了所谓恻隐之心,将290个死刑犯全部假释,意思是,让他们回家跟家人团聚,顺便处理后事,来年秋后再回来受死。写到这里,故事的结局大概也猜得到,第二年秋天,290个死刑犯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全部如期回归(在那个医药极不发达的时代,竟然没有一个人偶感风寒,死在路上。也没有一个人因为交通不便,不能按时赶回)。唐太宗一看,感动得要命,下令将他们全部赦免。
  当然,很多学者包括本人也严重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个教人诚信的故事,本身可能就违背了诚信原则,是一个历史大骗局。
  首先,这290个可是死刑犯啊,除去一些可能确实冤枉的,大部分可以认为是穷凶极恶,非常危险,随便放到社会上去,太不负责任了。美国电影里,一旦有犯人越狱,电视新闻就会滚动播报,附上逃犯头像,提醒市民注意安全。这还不一定是死刑犯,还发生在高度文明的强国美国。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文盲车载斗量,物质产品极大匮乏,文明程度低到井里,随便纵放近三百个死刑犯到社会上去,这样的皇帝算好皇帝吗?反正他唐太宗深宫重闼住着,卫兵鱼鳞似护着,对他构不成威胁是吧?!
  其次,如果你我是那批死刑犯中的一个,会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发生吗?如果不想回去就死,躲进深山倒也不失为逃命之法,可是生活质量丝毫没有啊。而且,谁能够保证,皇帝释放他们时没有派暗探跟着?就算没有暗探,他不回去,家人难道不受牵连?所以,回去可能不是什么好选择,但也许是最无奈的选择。
  第三,难道不会有人召集这290个人开个会,暗示他们,皇帝好大喜功,帮助皇帝演完这出戏,就真的天降喜事,能够保命;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
如何看待唐太宗的纵囚事件?
1个回答2023-09-24 01:55
我认为他的这一行为非常的人性化,在历史上也是很受好评。
对联 囚中人 人做囚 囚人我出一对
1个回答2023-01-24 16:00
囚中人
人做囚
囚人我出一对===宾下兵
兵住宾
宾兵君应楹联
唐太宗为何要主动放囚徒回家过年,后来这些囚徒回来了吗?
1个回答2022-10-10 05:53
因为唐太宗要显示自己的仁慈,这些囚徒大多数都回来了,少数没回来的也被抓了回来。
古代“囹圄”是什么样 唐代囚犯可“
1个回答2022-12-24 10:25
囹圄是一个汉语词汇,也作:“监牢”,拼音是líng yǔ。释义:监狱。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久禁囹圄。
欧阳修写的一篇《纵囚论》,唐太宗为什么要释放400名死囚?
1个回答2023-04-13 21:05
可能是看了欧阳修的文章之后,同情心泛滥,仁慈心也随之泛滥。就下命令让他们临死之前回家陪陪父母陪陪妻儿子女探探亲,于是就下令让400名囚犯回家陪伴父母,然而在第二年秋天他们就要回来问斩。
囚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2-12 16:26
囚释义:
1.拘禁:~禁。~车。~牢。 2.被拘禁的人:~犯。~徒。死~。~首垢面。
囚是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20 11:13
把一个人关进笼子里,不能自由活动了
带囚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2-07 05:29
带囚的四字词语 :
降服而囚、
幽囚受辱、
楚囚对泣、
南冠楚囚、
锁凤囚鸾、
囚牛好音、
窘若囚拘、
楚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