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乌江恨

恨屋及乌
1个回答2023-12-18 04:37
这是老锦关于思维模型的第38篇文章

有一个真实的心理现象。911事件发生,世贸中心被摧毁的时候。巴基斯坦人的大部分立刻认为是印度人干的;而穆斯林人的大部分则认为是犹太人干的。

这就是讨厌/憎恨心理。

憎恨倾向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促使深陷其中的人们:

1.忽略讨厌对象的优点;

2.恨屋及乌,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行动;

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讨厌心理是天生的。人们尤其讨厌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

比如,新生儿会对自己很坏的人产生“与生俱来的讨厌和憎恨”。

为什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很难和解?

由于双方历史记载的事实大相径庭,导致彼此对事实认知不一致。加上以牙还牙和讨厌心理的影响,你对我不好,我也憎恨你,冤冤相报无尽头啊!

虐待俘虏本质是憎恨心理导致报复性行为。

憎恨心理从没有彻底消失。

现代政治体制,其实是正确处理仇恨的艺术。

另外,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非常常见。

巴菲特开玩笑说,富人与穷人的主要区别是,富人能够一辈子起诉他们的亲戚。

启示:

1.避免憎恨蒙蔽自己的双眼,扭曲事实。保持客观理性;

2.避免得罪人。否则,容易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障碍;

3.主动示好,以德报怨,扭转冤冤相报的局势;

4.对家庭内部子女一视同仁,强调团结友爱及互帮互助,避免兄弟姐妹之争。

参考文献:《穷查理宝典》
恨屋及乌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8 11:24

意思是:因为恨这间屋子,所以也恨屋子里面的乌鸦,也表示:因为恨一个人,所以也恨对方周围的人或者环境。

有“恨屋及乌”这个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20 22:30
没有“恨屋及乌”
爱屋及乌 [ài wū jí wū]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褒义
出 处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例 句
他一直珍藏着学生制作的纪念品,~,这正是教师的爱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相濡以沫 因乌及屋 屋乌之爱 屋乌推爱 民胞物与
反义词
爱莫能助
恨屋及乌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17 08:03
因为不喜欢这个房屋连屋子上的乌鸦也不喜欢,比喻不喜欢某个人连与他相关的东西也没有好感。
有“恨屋及乌”这个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6 01:30
没有!
爱屋及乌   【汉语注音】ài wū jí wū 成语:爱屋及乌
[1]【英语拼写】Love me,love my dog.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结构】主谓式   【成语释义】因为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及,达到。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过分偏爱。   【近义词】相濡以沫、屋乌之爱   【反义词】爱莫能助、殃及池鱼   【同韵词】盘木朽株、韫椟未酤、恍恍惚惚   【灯谜】盲目爱好[2]【出处】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成语示例
  ◎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爱屋及乌”,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这时牛仔裤的流传还不是流行,没有什么生活情趣、鉴赏力或表现个性的成分,登不了时装的大雅之堂,但到后来,西部开发成为美国人进取精神的最好例证,西部牛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爱屋及乌,牛仔裤成了青春活力和开拓精神的象征,这时人们争相购买牛仔裤已不是为了去开发西部,而是为了表现个性,牛仔服装也就成为流行时装了。   ◎同时,我也在揣摩着俄罗斯人民爱看戏剧演出、喜欢读戏剧作品的原委:大概是这个民族乐意在生动鲜明的形象、性格化的语言、戏剧性的生活中间,品咂人生的况味,领略生命的感觉,辨认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吧?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俄罗斯人对从事戏剧职业的人们表现出特殊的尊重和爱戴。   ◎人们常常因为同爱一本书而结为知己,就像有时两个人因为敬慕同一个人而交为朋友一样。古谚说:“爱屋及乌”。但是,“爱我及书”这句话却有更深的哲理。   ◎妈妈喜欢隔壁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爱屋及乌的也喜欢上了他们家卖的自种的玉兰花,每次下班都会买上两朵。   ◎这是件爱屋及乌之事,她不会去除非他被邀请了。   ◎如果有人邀请玛丽而不请安妮,玛丽就不会去。这真是要求人家爱屋及乌了。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历史传说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乌江自刎的乌江在什么地方
1个回答2023-12-24 13:37

乌江自刎的乌江在今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东。

在今天安徽和县东部的乌江镇的长江边上,那个地方有一条长江的支流叫乌江,由于那个地方的长江基本呈南北走向,所以才说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自刎故事介绍:

项羽自付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差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

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

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项弱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

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剑。

《乌江》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02 07:43
项羽一生百战,出生入死,有过“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从而击败秦军,起死回生的经典战例,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此时此刻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可见项羽放弃了渡江生息的机会,而是固执地认为“天之亡我”,不愿渡河,“乃自刎而死”。
不到乌江无尽头
1个回答2024-03-13 12:33
不到乌江无尽头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见黄河心不死
乌江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22 22:13

乌江在中国,大部分流域在贵州省内。乌江,别名瞎枯为延江、黔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贵州西部威宁县乌蒙山东麓,有南、北两源,南源是乌江的主源, 南、北两源皮神衡在黔西县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

乌江在哪里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其源头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长322公里,北源六冲河长210公里。

乌江的总流域面积约为87900平方公里,流域跨云、贵、渝、鄂四省的46县市,包括贵州省六盘水、贵阳、遵义和重庆涪陵等州市。

乌江流域内矿藏资源丰富,包括煤、铁、锫、磷、锰、锑、铅、锌等矿,还有重晶石、萤石燃做等。

哪些名将是乌江人
1个回答2024-05-24 07:18
胡说八道,乌江是一条江,谁会住在江里啊??

项羽是在乌江自刎,他是下相人士,也就是江苏人。



有的话那就应该是虾兵、蟹将、龟丞相了。



今天看了一下,原来乌江,可以叫乌江亭,在现在的安徽和县东北,和县以前是叫历阳。

所以,严格来说那里也是有些名人的。

不过名将就很少,找来找去都没找出特别有名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