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相声演员魏源成

陕西发源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21:30
流水高山
liú shuǐ gāo shān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语出]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句] 金垆焚宝烟,瑶琴鸣素弦,无非是~调,和那堆风积雪篇。(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
陕北说书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1-24 04:30
  陕北说书起源何时,很难细考。民间传说从三皇治世时就有陕北说书。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老汉生了三个儿子,长大后给人家当奴隶,赶牲灵,大儿子叫大黄,让奴隶主把一只手剁了,二儿子二黄的一只腿被打坏了,三儿子三黄让主人把眼睛扎瞎了,弟兄三人流落到陕北的青化县乞讨为生。一天大黄拾到两片烂木板,敲打着木板沿门乞讨,说上一些吉利话,主人便赐给他们一些残汤剩饭,有一次人家吃羊,他们捡来羊肠子,晒干绷在木板上,就弹出声音来,后来他们弟兄三人自制了琵琶,从此相互配合,边打、边弹、边唱。二黄心想大哥去世后谁来敲梆子,他灵机一动干脆把两块木板绑在腿上自打、自弹、自唱。后来老大、老二去了山西临县一带,三黄却留在了陕北,婚后生了五个儿子,并将弹琵琶的技艺传授给儿子们。老大成家后收了三十六个徒弟,将三弦传给了十八个徒弟,在榆林一带安了家,把莲花落、琵琶、三弦的技艺传授给了后人。这一民间传说足以见证陕北说书的历史久远。

  陕北最早的说书人,十有八九是瞎子或半瞎子,俗称先生或书匠。说书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手段,被人视为下贱的营生,明眼人是不说书的,很长一个时期说书便成了瞎子的专利。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光说书,还兼搞算命、看病、安神、谢土、保锁娃娃等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长期在外,由残疾人或乞丐拖着瞎子,常年走村串户,以说书为生。
  随着时代的变化,明眼人也加入到瞎子说书的行列中来,给古老的陕北说书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陕北说书在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一人说唱变为两人对唱或多人走唱,所使用的乐器也不再是单一的曲项琵琶或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扬琴等也参与其中,人数与乐器的改变更加拓宽了陕北说书的表现领域,同时也对书中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陕北说书分为单人说书、双人说书和多人群口说书三种,曲调也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以平调为主,辅以欢音,苦音调、武调等调式,其音乐曲调的变化在整个说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故事情节的表述,喜怒哀乐的渲染和平仄声韵起承转合,九曲十八调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弹起我的三弦定起个音,众位明公仔细听……”,陕北说书是说唱艺术,唱占了很大的比重,艺人们说:“说是骨头唱是肉”。在书场里除了听远古神话、历史传奇、百姓故事,还可以学历史、听新闻,说书人走州过县、见多识广,朝政大事、奇闻趣谈、张长李短等等,他都能给你说的活灵活现,并对那些邪、恶、丑,予以嘲笑和鞭达,对真、善、美大加赞美与颂扬。陕北说书中的每一部书很少有悲剧的结局,这在其它姊妹艺术中是很少见的。

  陕北说书,这一民间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早在三十年代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时陕甘宁边区就开展了改造旧说书活动,对一些宣扬宗教、封建迷信的书目进行改造,高敏夫、韩起祥等人创作了新书《刘巧团圆》、《宜川大胜利》、《翻身记》、《血泪仇》等几十部新书,当时深受边区群众欢迎。一九四六年八月,韩起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毛主席和朱老总说了新编书《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听完书后,毛主席称赞道:“你的新书说得好……”。全国解放后,韩起祥的陕北说书曾风靡一时,他一人就可以说五六百部新旧书,是陕北说书的一代宗师。
  提起陕北说书,人们就会想起这些人来:韩起祥(1915-1989)、张俊功、田治枝、解明生、曹伯炎……
关于魏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2:32
东台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县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废除帝制的143年中,共有知县93人,其中大多数是昏庸颟顸、贪赃枉法, 遭到人民唾弃的贪官;也有少数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的循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东台知县魏源,就是一个廉政爱民的贤明知县。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魏源中三甲第93名进士,秋天,任扬州府东台县知县。任期虽不到一年,却留下不少政绩,得到当时东台人民的称颂与后世的景仰。

魏源到任后,看到东台水患严重,亲自巡视勘察主要河道,分别轻重缓急,疏浚入海水道。他看到与蚌蜒河相通的斜丰港,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他就利用冬闲时间,征集民工修浚。魏源亲临现场指挥,关心民工生活,纪律严明,分工合理,民工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完成疏浚任务。第二年夏季大水,上游来洪,经斜丰港渲泄入海,免除了水患,东台人民无不称颂。

魏源很爱惜人才。他在政事之余,遍访县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向国家推荐。时堰镇人冯道立,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都有研究,特别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著作较多。魏源闻其名,亲自访问冯道立,对东台的水利建设,多有咨询。冯道立认为东台水利建设,必须巩固堤防,疏浚入海水道,“尾闾既泄,腹胀自消,下游多一份去路,上游即少一份狂澜,其裨益不仅在东台一县也”。魏源对冯道立的治水理论,大加赞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赠给冯道立:

绘郏 之图一卷中已饥已溺

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

魏源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向上司推荐,是地方官的失职行为,于是,他在谒见两江总督陆建瀛时,极力称赞冯道立。陆建瀛即推荐冯道立参加制科,举贤良方正,授承德郎。后来冯道立不负魏源之望,多次参加苏北水利工程建设,贡献甚大。

清代的漕务,弊端重重,除了“浮收勒折”之外,还有“将值交卸,截串先征”的陋规。有的知县在离任前,预先征收,中饱私囊,将一笔糊涂账,留给后任。魏源在接任后,就遇到这种棘手的事。前任知县预征漕银四千两,接任后,欠款悬宕无着,上级追征时,魏源宁可自己筹借赔垫,而没有将这一额外负担,转嫁给百姓。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天,魏源的母亲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窘迫得连装运母亲棺柩回乡安葬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魏源在这一年八月致友人春蕴之(林翼)信中说:“弟东台半载,只因漕务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之。他清廉爱民的品质,堪为后世之楷模。

魏源由于亲友的帮助,最终才将母亲棺柩运回。在离开东台的时候,台城人民深为这位贤明的县令离任而感到怅然,万人空巷,挥泪相送,攀辕卧辙,途之为塞,殷切地期望他再知东台,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感动。
关于魏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9:36
东台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县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废除帝制的143年中,共有知县93人,其中大多数是昏庸颟顸、贪赃枉法, 遭到人民唾弃的贪官;也有少数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的循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东台知县魏源,就是一个廉政爱民的贤明知县。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魏源中三甲第93名进士,秋天,任扬州府东台县知县。任期虽不到一年,却留下不少政绩,得到当时东台人民的称颂与后世的景仰。

魏源到任后,看到东台水患严重,亲自巡视勘察主要河道,分别轻重缓急,疏浚入海水道。他看到与蚌蜒河相通的斜丰港,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他就利用冬闲时间,征集民工修浚。魏源亲临现场指挥,关心民工生活,纪律严明,分工合理,民工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完成疏浚任务。第二年夏季大水,上游来洪,经斜丰港渲泄入海,免除了水患,东台人民无不称颂。

魏源很爱惜人才。他在政事之余,遍访县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向国家推荐。时堰镇人冯道立,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都有研究,特别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著作较多。魏源闻其名,亲自访问冯道立,对东台的水利建设,多有咨询。冯道立认为东台水利建设,必须巩固堤防,疏浚入海水道,“尾闾既泄,腹胀自消,下游多一份去路,上游即少一份狂澜,其裨益不仅在东台一县也”。魏源对冯道立的治水理论,大加赞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赠给冯道立:

绘郏 之图一卷中已饥已溺

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

魏源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向上司推荐,是地方官的失职行为,于是,他在谒见两江总督陆建瀛时,极力称赞冯道立。陆建瀛即推荐冯道立参加制科,举贤良方正,授承德郎。后来冯道立不负魏源之望,多次参加苏北水利工程建设,贡献甚大。

清代的漕务,弊端重重,除了“浮收勒折”之外,还有“将值交卸,截串先征”的陋规。有的知县在离任前,预先征收,中饱私囊,将一笔糊涂账,留给后任。魏源在接任后,就遇到这种棘手的事。前任知县预征漕银四千两,接任后,欠款悬宕无着,上级追征时,魏源宁可自己筹借赔垫,而没有将这一额外负担,转嫁给百姓。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天,魏源的母亲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窘迫得连装运母亲棺柩回乡安葬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魏源在这一年八月致友人春蕴之(林翼)信中说:“弟东台半载,只因漕务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之。他清廉爱民的品质,堪为后世之楷模。

魏源由于亲友的帮助,最终才将母亲棺柩运回。在离开东台的时候,台城人民深为这位贤明的县令离任而感到怅然,万人空巷,挥泪相送,攀辕卧辙,途之为塞,殷切地期望他再知东台,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感动。
魏源写的什么书
1个回答2022-12-22 13:05
《海国图志》
魏源写过什么书呢?
1个回答2022-05-13 11:15
《海国图志》
魏源是古代的哪个大人物?
1个回答2024-04-01 10:07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天,魏源的母亲陈太夫人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贫困交加,连装运棺柩回去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度日。这一年八月,他在致友人胡蕴之(林翼)的信中说:“……弟半载东台,只因漕运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几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知,后来,魏源得到亲友的帮助,才能将母亲的棺枢致运到句容县谭莲山安葬,在离开东台时,东台城民众扶老携幼相送。

道光二十八年(1848)暴雨连绵,湖水猛涨,河道总督杨以增准备启动运河堤昭关、中新、南关等五坝放水,那时里下河地区七县水稻将熟,如果开坝,让高邮湖、洪泽湖湖水下泻,里下河地区将成泽国,即将到手的稻谷也就颗粒无收,魏源时任兴化知县,立即向河道总督请求缓期开坝,未获批准。他就亲自赶赴两江总督衙门,击鼓撞钟,把总督陆建瀛请出来坐镇救灾,魏源则在风雨中奔走呼号,指挥七县民工挑土护堤。 随着风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河督杨以增为保官位死活要启坝,眼看着万亩稻田将淹没,魏源便顶着风雨,扑倒在河坝上痛哭着说:“要以身为民请命,要启坝就先让大水把我冲走。”目睹此情此景的人们为之感动。自早晨起,巨涛屡次冲上堤坝,民工十余万人严防死守。如此壮观的抗洪场面,一直坚持到傍晚风雨停息,两江总督扶着时年56岁的魏源感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魏源回衙时,前来迎接的士绅拿着香火,放着鞭炮,送来一块大匾,上书“淮扬保障”四个大字,悬挂在县署正中。这年秋后,兴化、东台等七县获得了特大丰收,人民都称其稻为“魏公稻”,称漕河堤为“魏公堤”。1850年,魏源任盐运海州分司运判,筹银二十余万两,为高邮、宝应堤修缮之用。1851年,魏源任直隶州同知,未几,又授高邮州知州,注重培养人才,高邮那几年科第断绝,魏源上任,重建书院。是年秋,乡试榜出,文武诸生,中式者八人。
山海情:为什么故事发生在宁夏,剧中演员说的却是陕西话?
1个回答2024-01-25 10:06
山海情:为什么故事发生在宁夏,剧中演员说的却是陕西话?


《山海情》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市面上就是好评一片,小编这里也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第一感觉就是服化道带的质感,那是震撼的,因为小编去的最北的地方就是河南信阳,在其他渠道也有领略到那边的风貌,但是没有想到九十年代的那边居然是这样的环境,而百姓生活的条件更是艰苦,单单“涌泉村”这个名字就已经饱含艰辛和沧桑。

其次是演员,个人感觉是非常真实的,张嘉益的表演就不用多说了,水花姑娘算是一个惊喜了,不过最没想到的是,两集看下,小编硬是没有认出陶虹老师,实在是有些对不住,这里也不得不感慨化妆老师的厉害。不过小编最开始看的是普通话版的,并不知道原还有个方言版,所以在张嘉益老师说话的时候,会特别别扭,而且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普通话,而是换了一个人配音了。

不过在得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后,这种感觉就没有了,也算是一个小瑕疵的地方吧。不过纯方言肯定也是有它的问题的,因为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和听懂,不得不说,这也是给剧组出了一个难题。另外相信很多观众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山海情》的故事背景明明发生在宁夏西海固,为何剧中演员说的都是陕西话呢?难道这是一个硬伤?其实不然,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其实并没有所谓正宗的陕西话和宁夏话,陕西其实分为三个有着较大差异的区域,也就是陕北和陕南,以及人们常说的关中,关中的范围就是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其实这三个区域的话都能成为陕西话,不过人们经常听到的大多是关中话,相信大家对于《武林外传》中佟掌柜的口音一定很有印象,那就是正宗的关中话。

《山海情》我们的“佟掌柜”闫妮也有参演。再说说宁夏地区,宁夏的北部大多说的是兰银官话,剧中背景所在的西海固地区是属于宁夏南部的,这里的构成也比较复杂,主要的方言有三种,其一就是剧中演员所说的关中话,此外还有秦陇片和陇中片,其实后两种与关中话也是非常接近的,大家的交流也并没有什么障碍,不过在外人听可能区别就有些大了。

所以剧中使用的关中话是没有毛病的,另外关中之所以叫关中,就是因为关中平原就处于“四关”之内,而北边的萧关就是在如今的西海固地区,所以其实两地的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的,这也是为什么宁夏南部会说关中话,或者带有关中口音的的主要原因。既然说到方言了,不得不提一下福建的普通话了,郭京飞一出场,小编是差点把茶都喷出了,实在太逗了。当然了,这也是当时所处环境的衬托下才有这个效果的。

魏源简介,魏源简介
1个回答2024-01-03 19:57

   魏源

  (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庆十九年(1814)以拔贡入京就读太学,治汉学、宋学及《公羊传》,并与龚自珍切磋古文辞。

  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之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见今文学派),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指出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宋学同样“无一事可效诸民物”。他反对拘泥古制,依据《春秋》公羊家说,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这种思想,不为时人所接受,故他自道光二年(1822)后历经会试而屡不中。

  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巡抚幕僚,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力主以海运代河运,重申“惟海运可再造东南之民力,惟海运可培国家之元气”。道光八年,入京任内阁中书,与同官龚自珍以讲求匡时救弊之学而齐名,有“龚魏”之称。后居父丧侨寓扬州,深得两江总督陶澍倚重,力赞陶澍以票盐法整顿淮北盐务。后法行淮南,使两淮盐课成数十万增长,年收银五百万两。促成两淮盐法改革,是魏源对当时盐政的重要贡献。

  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十四卷。他深以鸦片战争败北为国耻,试图用清初以来的武功之盛激励民气,重振国威,抵御“英夷”,并提出了一些强国的具体建议。他针对积弊,于兵饷主张开源节流,整顿财政,“采金更币”;于河工主张修复黄河故道,导河于大清河入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五十卷,后续增至一百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表明魏源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有关陕西话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2-14 19:48
陕西关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中原官话,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又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西府话。关中方言东府话包括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的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部分地区)、河南灵宝、卢氏一带。关中方言西府话包括宝鸡、甘肃天水、庆阳、平凉、陇南(部分地区)、宁夏固原南部。从分布范围来讲,集中在陕西关中一线;西起甘肃天水一带,横贯关中平原,东到河南灵宝、山西运城一带,北接黄土高原,南伸秦岭北麓,辐射到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周边省区,人口四千余万,是秦腔的标准唱音。

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论语》记载孔子教子时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骈枝·释雅言》曰:“夫子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可见周朝雅言作为国家标准语言,已远及山东等地。西周王朝全面普及雅言在《周礼·秋官·大人行》中有重要记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为此,王朝定期召集各诸侯国雅语推广人员进行语言文字教范和语音训练,统一通用文字和发音标准,以“达其志,通其欲。”

古称关西秦声的关中方言,在古代之所以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除了王朝一统天下的必然需要,其语调发音还有高雅、文雅、风雅、清雅、幽雅等大雅脱俗之义,娓娓道来圆润清丽,美妙悦耳,理应成为国家正音,人人学范,学说秦声雅言成为附庸风雅之风尚。今人之雅言已失去关西秦声之本色,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但仍不失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

实际上,在唐代等以关中地区为都城的朝代,关中方言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当时的标准读音。

陕西自古帝王都,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由于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关中方言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