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兵虾将相声

虾兵蟹将的做法,怎么做虾兵蟹将好吃?
1个回答2024-02-11 02:48

虾和土豆条炒着好吃。教你做法原料:活虾(1斤2两左右) 配料:土豆、冬瓜、西芹、大葱调料:虾酱、虾油、味精、鸡精、白糖、干辣椒第一步:把土豆去皮切条儿,冬瓜切条,西芹切条,大葱切段儿,各少许即可,放一边备用。 第二步:把活虾要清洗干净,然后在每一只虾的背上开一刀,以便后期制作入味儿。 第三步:支炒锅,下适量虾油,然后加入少许干辣椒段儿,翻炒两下,把虾和土豆条、冬瓜条、西芹条、大葱段一起放入锅内,来回翻炒。 第四步:待炒上几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虾酱,然后下少许味精、鸡精、白糖,继续翻炒。 第五步:炒至虾身卷曲,颜色变成橙红色,即虾已断生,即可出锅。"

人说“虾兵蟹将”,为什么虾是兵蟹是将
1个回答2024-03-09 20:20
因为这是互文的运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就光说的秦朝的月亮照着汉代的关卡.而是秦汉时的月亮照着秦汉的关卡,所以这里虾兵蟹将也只不过是互文而已,有虾兵也有蟹兵,有虾将也有蟹将.
虾兵蟹将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19:50

虾兵蟹将的意思: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兵将。比喻不中用的兵将。

虾兵蟹将,汉语成语。xiā bīng xiè jiàng,拼音:古代神话传说及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成语典故:银甲将军带鱼启奏:“螃蟹铜身铁骨,又有一双铁肢钳,大王派它去,一去能采到。”

金甲将军黄鱼想:螃蟹铜身铁骨,它若是升了官,自己的位置难保,还是派一个自己的亲信去。它赶紧启奏:“螃蟹铜身铁骨,不识宝,去了也没有用。山头黄鱼识宝,大王还是派它去的好。”龙王传令山头黄鱼即刻到北海去。山头黄鱼其实也不识宝石,黄鱼又催,只好走。

北海龙王晓得宝石被东海龙王偷去,不肯哩,派魟鱼带兵打过来。东海龙王派金甲将军黄鱼应战。金甲将军是草包,没几个回合,就被魟鱼毒刺刺死。又派带鱼、墨鱼去应战,都接连败回。螃蟹也不响,只用力游去,伸出双钳,钳住魟鱼的喉咙。魟鱼转过尾巴,用刺来刺螃蟹。

那晓得螃蟹铜身铁骨,怎么也刺不进去。七刺八刺,“蹦”的一声,刺折断了。螃蟹使尽平生气力,把魟鱼喉管咬断。虾兵们一哄哄了上去,用尖刺猛刺,把魟鱼刺成蜂窝一样。这些虾兵就成了螃蟹的兵士。直到现在,大家还叫它们是“虾兵蟹将”。

虾兵蟹将的影响:

虾兵蟹将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狗腿子,属于贬义。在戏台上,虾兵蟹将自然也是龙套的小角色,连台词也没有,顶多出场跑一圈,难以和龟丞相等龙宫高层相提并论,因此,虾兵蟹将也被用来比喻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啰。

特点是毫无本领,只能拿来充数。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狗腿子。在《西游记》中,虾兵蟹将是海龙王手下的兵将,常常被比喻为不中用的兵将或手下。

什么叫虾兵蟹将?
5个回答2023-12-30 12:45
虾兵蟹将是古代神话传说及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词源来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帅党类,一齐奔出潮头。”

成语典故
银甲将军带鱼启奏:“螃蟹铜身铁骨,又有一双铁肢钳,大王派它去,一去能采到。” 金甲将军黄鱼想:螃蟹铜身铁骨,它若是升了官,自己的位置难保,还是派一个自己的亲信去。

它赶紧启奏:“螃蟹铜身铁骨,不识宝,去了也没有用。山头黄鱼识宝,大王还是派它去的好。” 龙王传令山头黄鱼即刻到北海去。 山头黄鱼其实也不识宝石,龙王旨令已下,黄鱼又催,只好走。游呀游,游到北海。北海大呵,水连水,礁接礁,宝石藏在那里?它从秋找到冬,一块宝石也没有看到。天色越来越冷,山头黄鱼冻得嗦嗦抖,只想早一日走归去。有一日,它在礁石边游啊找啊,看到一块光闪闪的物事,从礁石滑下来。浮在水面。

它记黄鱼讲过,宝石嘛,就是一块块光闪闪的,它高兴,大嘴张开就咬。只听“蹦”的一块,那块物事咬断了,“咕噜”一下滑进了肚。它只觉得肚里好比结了冰,全身发抖,过了一阵,冻死了。你讲那块物事是什么呢?是冰块呀! 山头黄鱼一去几个月,一点音信也没有。龙王急煞,只好再派螃蟹去。 螃蟹到了北海,开头也找不到一块宝石。它想:涂上礁边都没有,会不会在礁底?挖挖看!用双钳在礁底挖,一块块礁石挖,一堆堆泥土挖。

挖了三日三夜,嗬,礁底光闪闪,是宝石!它顾不上痛,把宝石一块块挖出来,驮在背上,一块一块运回东海。日子一长,背壳被宝石磨啊磨,磨得都凹凸不平了,你看持现 在螃蟹的背壳,都是这个样的。 螃蟹采到宝石,立了功,龙王要封它当大将。黄鱼跑到龙王那里讲坏话了:“这宝石,山头黄鱼找了几个月找不到,螃蟹一去就找到,什么缘故呢?是它投靠北海龙王了!让它当上大将,和北海龙王里应外合,大王仅位就难保啦!”龙王耳朵软,当真啦,不给螃蟹升官,反把它关了起来。 再说,北海龙王晓得宝石被东海龙王偷去,不肯哩,派魟鱼带兵打过来。

东海龙王派金甲将军黄鱼应战。金甲将军是草包,没几个回合,就被魟鱼毒刺刺死。又派带鱼、墨鱼去应战,都接连败回。 海母丞相奏本了:“魟鱼打赢,靠的是那根刺,只是把铜身铁骨的螃蟹请出来,才行。” 没办法,龙王只好老着脸皮把螃蟹放了出。

螃蟹想想:龙王虽糊涂,不过,保住东海水族要紧呀!只得应允了。它别的将士都不要,只要了三千虾兵出去应战。 魟鱼看东海这次派出的,是小小的螃蟹和一群虾兵,哪放在眼底,哈哈笑起来:“你们的金甲将军银甲都是我手下败将,你带这些小虾儿来送死呀?叫你们龙王快把宝石交出。若讲半句不字,我就打到你们龙宫去!” 螃蟹也不响,只用力游去,伸出双钳,钳住魟鱼的喉咙。魟鱼转过尾巴,用刺来刺螃蟹。那晓得螃蟹铜身铁骨,怎么也刺不进去。七刺八刺,“蹦”的一声,刺折断了。螃蟹使尽平生气力,把魟鱼喉管咬断。虾兵们一哄哄了上去,用尖刺猛刺,把魟鱼刺成蜂窝一样。 螃蟹带着虾兵得胜回营。东海龙王高兴,封螃蟹铁甲将军。这些虾兵就成了螃蟹的兵士。直到现在,大家还叫它们是“虾兵蟹将
虾兵蟹将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23 00:09

虾兵蟹将
xiā bīng xiè jiàng
[释义]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
[语出] 明·吴承恩《西游记》:“东海龙王敖广急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
[正音] 将;不能读作“jiānɡ”。
[辨形] 蟹;不能写作“懈”。
[近义] 残兵败将
[反义] 爪牙之将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兼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虾兵蟹将类似成语?
1个回答2024-05-01 11:26

答,类似的成语有——狼吞虎咽 兔死狐悲 龙腾虎跃 鸡鸣狗盗 龙飞凤舞 猫哭老鼠 虎头蛇尾 龙潭虎穴 羊入虎口 虎背熊腰 虎背熊腰

虾兵蟹将的故事,虾兵蟹将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8 14:50

   东海龙王造安乐宫,要用红红绿绿的宝石装门面。这种宝石只有北海才有。龙王召来文武百官,说:“听说北海有宝石,谁能采到,加官重赏。”

  银甲将军带鱼启奏:“螃蟹铜身铁骨,又有一双铁脚钳,大王派它去,一定能采到。”

  金甲将军黄鱼想:螃蟹铜身铁骨,它若是升了官,自己的位置难保,还是派一个自己的亲信去。它赶紧启奏:“螃蟹铜身铁骨,不识宝,去了也没有用。山头黄鱼识宝,大王还是派它去的好。”

  龙王传令山头黄鱼即刻到北海去。

  山头黄鱼其实也不识宝石,龙王旨令已下,黄鱼又催,只好走。游呀游,游到北海。北海大呵,水连水,礁接礁,宝石藏在哪里?它从秋找到冬,一块宝石也没有看到。天色越来越冷,山头黄鱼冻得嗦嗦抖,只想早一日回去。有一日,它在礁石边游啊找啊,看到一块光闪闪的东西,从礁石滑下来,浮在水面。它记得黄鱼讲过,宝石嘛,就是一块块光闪闪的,它高兴,大嘴张开就咬。只听“蹦”的一声,那块东西咬断了,“咕噜”一下滑进了肚。它只觉得肚里好比结了冰,全身发抖,过了一阵,冻死了。你猜那块东西是什么呢?是冰块呀!

  山头黄鱼一去几个月,一点音信也没有。龙王急煞,只好再派螃蟹去。

  螃蟹到了北海,开头也找不到一块宝石。它想:涂上礁边都没有,会不会在礁底?挖挖看!用双钳在礁底挖,一块块礁石挖,一堆堆泥土挖。挖了三日三夜,嗬,礁底光闪闪,是宝石!它顾不上痛,把宝石一块块挖出来,驮在背上,一块一块运回东海。日子一长,背壳被宝石磨啊磨,磨得都凹凸不平了,你看看现在螃蟹的背壳,都是这个样的。

  螃蟹采到宝石,立了功,龙王要封它当大将。黄鱼跑到龙王那里讲坏话了:“这宝石,山头黄鱼找了几个月找不到,螃蟹一去就找到,什么缘故呢?是它投靠北海龙王了!让它当上大将,和北海龙王里应外合,大王权位就难保啦!”龙王耳朵软,当真啦,不给螃蟹升官,反把它关了起来。

  再说,北海龙王晓得宝石被东海龙王偷去,不肯哩,派鱼带兵打过来。东海龙王派金甲将军黄鱼应战。金甲将军是草包,没几个回合,就被鱼X刺刺死。又派带鱼、墨鱼去应战,都接连败回。

  海母丞相奏本了:“鱼打赢,靠的是那根刺,只有把铜身铁骨的螃蟹请出来,才行。”

  没办法,龙王只好老着脸皮把螃蟹放出。螃蟹想想:龙王虽糊涂,不过,保住东海水族要紧呀!只得应允了。它别的将士都不要,只要了三千虾兵出去应战。

  鱼看东海这次派出的,是小小的螃蟹和一群虾兵,哪动物故事放在眼底,哈哈笑起来:“你们的金甲将军银甲将军都是我手下败将,你带这些小虾儿来送死呀?叫你们龙王快把宝石交还。若讲半句不字,我就打到你们龙宫去!”

  螃蟹也不响,只用力游去,伸出双钳,钳住鱼的喉咙。鱼转过尾巴,用刺来刺螃蟹。哪晓得螃蟹铜身铁骨,怎么也刺不进去。七刺八刺,“蹦”的一声,刺折断了。螃蟹使尽平生气力,把鱼喉管咬断。虾兵们一哄拥了上去,用尖刺猛刺,把鱼刺成蜂窝一样。

  螃蟹带着虾兵得胜回营。东海龙王高兴,封螃蟹铁甲将军。这些虾兵就成了螃蟹的兵士。直到现在,大家还叫它们是“虾兵蟹将”。

和虾兵蟹将对偶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4 07:55
1、皇亲国戚 2、虎子龙孙 3、牛鬼蛇神 4、狐朋狗友
成语接龙 虾兵蟹将
1个回答2024-03-04 19:34
将门有将

【释义】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出处】《南史·王镇恶传》:“旦谓诸佐曰:‘镇恶,王猛孙,所谓将门有将。’”
【用例】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读音】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释义】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还有一层意思是,将士在外随机应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虾兵蟹将比喻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07 11:54

“虾兵蟹将”是一个寓言故事中的形象,这个故事被广泛传播,并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形象或行为。下面将从故事背景、故事情节和寓意等方面对“虾兵蟹将”进行介绍。

一、故事背景

“虾兵蟹将”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信饥羡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中。在这个小说中,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安全,和红孩儿等神仙进行斗争。其中,红孩儿手下的虾兵蟹将就是其中的一种形象。

二、故事情节

在《西游记》中,虾兵蟹将是一种神话生物,身手敏捷,数量众多。它们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实力并不强大,只有一些小技巧,如“吐水”、“捏针”等。红孩儿手下的虾兵蟹将中,有一些外表看起来非常威猛,但是实际上却是肢搜毫无用处的装饰。

三、寓意

“虾兵蟹将”这个故事中的形象,被人们广泛用来比喻那些外表看起来威猛,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外表并不代表一切,真正重要的是实力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虾兵蟹将”,他们可能是某些企业或组织中的高管,虽然外表看起来非常威猛,但是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实力和能力,滑拍没有办法承担起企业或组织的重任。因此,我们在评价人或事物时,不应该仅仅看重其外表,而应该更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实力。

综上所述,“虾兵蟹将”是一个寓言故事中的形象,被广泛用来比喻那些外表威猛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表并不代表一切,真正重要的是实力和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