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说相声起源于西周

周源源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4 17:03

周源源,1972年12月出生于山东德州,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专科学校,国家一级演员。现就职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6安徽省黄梅黄山杯大奖赛十佳 演员及98首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银奖获得者。曾在舞台剧《天仙配》中饰七仙女、《红楼梦》中饰宝钗、《红丝错》饰昌榴月、《喜荣归》中饰崔秀英,并在黄梅戏电视剧《家》、《秋》中扮演主角。2009年,凭借在《逆火》中对小奶奶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一举摘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表演奖。

王源、王源为什么我周围人天天在说他?他有什么好的?
1个回答2024-02-11 17:13
第一印象是帅
再了解觉得声音好听,可性格就是是个二货,还是吃货,但是很暖,很会为别人想
看你周围的人喜欢他什么吧
周易的起源和演变
1个回答2024-01-22 17:30

周易的起源:周易起源于《易经》,相传为上古贤君伏羲氏所作,后被周公姬旦注释而作《周易》。演变:由伏羲画八卦,并演化至64卦。由文王演化出卦辞。再由孔子写说明。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姓的起源和由来
1个回答2024-02-12 04:16
一、陵或源于“姬”姓

1、“黄帝”姬轩辕的后代,帝喾的儿子,后稷,姬姓,名弃。在尧舜时,主管农业,被封于邰城;夏末时,后稷曾孙公刘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戎、狄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周人无法安居,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周太王的曾孙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东周,东周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姬延被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此为周氏正宗。

周氏始祖

2、周平王姬宜臼的后裔,周平王有一个儿子叫姬烈,受封汝坟侯。到了他十九世孙姬邕时,秦昭襄王灭了周王朝,从此姬姓失去侯位,其后代子孙遂以故朝名称为氏,称周氏。到了大汉王族轿朝建立,这些故王公贵族又恢复了侯位,汉高祖刘邦将姬(周)邕的兆汪肆孙子周仁重新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迁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岗镇)。从此周氏作为汝南望族,经汉、魏、晋、隋、唐,历时千载,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3、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

4、黄帝姬轩辕执政时期,有一位大将叫周昌;至商朝时,又有一名太史叫周任,这两人都出自姬姓,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以先祖名字中的“周”为氏,世代相传。

二、源于改姓

1、它姓改姓

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讳(“姬”与“基”音同),长安姬姓朝臣改为周姓;

五代时,后梁太祖朱温赐成油子孙为周姓。

元朝末年,苏益的后裔为躲避元朝官军的围剿,各自逃难,其中苏可安改为周姓。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逐渐繁衍,并迁入今台湾省新竹县。

清朝初年,吉王后裔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2、它族改姓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改为周姓,后代有隋朝著名将领周摇。陈国将领项猛奴幼年时曾被周荟抚养,而随义父改姓周氏,改名为文育。周文育为陈霸先开创南朝陈国建有大功勋。后裔皆以先祖之冒姓为姓氏,称周氏,世代相传至今。

金时,女真族傲国氏改汉姓为周氏;

元时,蒙古族喜同、术忽等姓,也改周姓为汉姓;

清朝,满族周成氏,以地为氏,世居周齐理(今吉林叶赫河流域张城东部),所改汉姓即为周氏。满族周延氏
在哪可以听得到王源周记录音?
1个回答2024-02-21 22:16
在荔枝FM中有个主播 队长泡主唱 上传了。王源再微博也有发的吖。
周姓起源
1个回答2024-03-12 20:24
搜:晨德取吉名

晨德解说:为什么说名字宏观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命运信息呢?包括(婚姻,事业,性格,健康,人际关系等等,准确率达90%),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了解了这一原因,你就能快速轻松的取得你理想中的吉祥名字!(图文说明)
南宁周姓起源及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22:41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周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3-17 05:17
周姓来源较多,分布极广,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①周姓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族和狄族不断侵袭使得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宜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6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在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②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③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改姓周,代北地区贺鲁氏改姓周,北周普屯氏改姓周,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讷姓周等。周氏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西汉有丞相周勃、周亚夫,三国时吴有名将周瑜,晋代有御史中丞周处,宋代有哲学家周敦颐、词人周邦彦、周密,清代有文学家周亮工。
“周”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3-25 08:40
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六、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

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汭姓周。
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复制来的哦别见怪^_^
周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5-12 04:16
据东台市志记载,东台有469姓,王、陈、周三姓有五万多人。王、陈、张、李等大姓的来源,市志都说“相传祖籍苏州,明初迁东台。”唯独未提周姓来源。

据考证周姓主要来源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二子周武王姬发伐纣时,他的七弟周公旦立了功,武王逝世时他的王位继承人周成王只有l3岁,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有这样大功劳,故武王和成王时,扒启两次对他加封,都是将陕西丰邑(今咸阳)首都附近的岐山作采邑(采邑就是收租子代替薪俸)。岐山由周公旦次子经营,后代就在那里繁衍发展,所以陕西岐山就成了周姓的一个发源地,现在岐山还有周公庙。

西周朝到了周幽王时,由于周幽王是一个很腐败的皇帝,他被杀后由长子周平王接位并将首都东迁洛阳,从此开始东周时代。周平王将他的一个儿子分封于河南汝南,汝南周姓从此向全国流动,所以汝南是周姓第二个发源地。

周姓由汝南向全国扩散并分成许多分枝,也出现了许多名人,如西汉的周勃和周亚夫、三国的周瑜、宋代的周敦颐等。周敦颐这一枝可谓一枝独秀,成了周姓的一个里程碑式代表。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实,北宋后期起,世人都尊称他物脊为濂溪先生,他是湖南道县人,他的家在道县道山一侧,宅旁有溪水名濂溪。濂溪先生在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做过广西、湖南、广东等县州级辅佐官员,但都不是一把手,他的主要成就是:一,他是宋代程(程颢·程颐)朱(朱熹·南宋时人)理学的开山鼻祖。二,他主张“文以载道”,他是这一文学主张的创始人。三,他写了“爱莲说”这一长久流传的散文,他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君子”。

濂溪先生长子周寿的六个儿子都迁居苏州,到了元末明初,爱莲堂这一枝已成了苏州大姓,当然苏州还有其他来源的周姓。为什么苏州的一些爱莲堂后人要迁居苏北和东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明太祖朱元璋与吴王张世诚。

张世诚,小名九四,是兴化和东台交界处白驹场人。后举大旗反元,在苏州当上吴王。稍后,朱元璋以二十万大军进攻吴王张世诚时,先打下张的地盘湖州和杭州,然后,把苏州包围,在长达一年多时间内,张世诚率主力和朱决战,另一部分人则率家属撤到苏北和东台老春蚂如家。应该说撤到苏北特别是东台的人员中,有很多苏州大姓,其中包括苏州爱莲堂的周姓。因为张世诚在驻军苏州时,很多部下和苏州人联了姻,结了亲,这就是东台很多家庭都称祖籍苏州,明初迁东台的一个原因。

由苏州迁东台的另一原因,是朱打下苏州后,苏州百姓对朱和张进行了比较,更倾向于说张世诚好。于是朱元璋实行了在新占领区一贯行之有效的强迫迁徙政策,苏州的一部分人迁徙到安徽濠州和南京郊区,一部分则迁居东台,因为那里有大量荒地容易谋生。

东台市堤东有海水东退后的大量荒地,这些荒地原为烧盐场所,现在堤东许多地方都叫某家灶,就是指一个家族在那里砌灶烧盐。我家祖上在周家灶和许家灶交界的地方吴家坝、祖父母和伯父都说我家祖上来自苏州阊门,属爱莲堂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