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杨延昭

北宋名将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1个回答2024-01-24 15:50
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是北宋年间宋朝大将杨业的长子,原名是杨延朗,经常被人们称之为杨六郎,在中国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杨延昭杨六郎的故事也是尽人皆知,其实历史上的杨延昭与文艺作品中的杨延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下面做一下历史上的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画像

958年,杨延昭出生。幼年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军阵之类的游戏,性格上比较的沉默寡言。并且经常跟随着父亲杨业出征。

976-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率军攻打应、朔二州的时候杨延昭担任先锋,作战异常英勇,后来曾经担任过崇仪副使职、江、淮南都巡检使、崇仪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等职。

999年,杨延昭成功守住了遂城,迫使辽军攻城不下,最终撤退,因为有功,被升任莫州刺史。

1000年,杨延昭在羊山再次大败辽军,杨延昭晋升本州团练使。

1002年,杨延昭被辽军打败,但是朝廷宽宥了杨延昭的败军之责。

1003年,辽军进攻望都,杨延昭被任命为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

1004年,杨延昭的军队被增至一万人,养颜好率军打败辽军,俘获甚多。之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

1005年,杨延昭升任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由于不懂得吏事,将事物交给小军官周正处理,受到周正的蒙蔽,周正借机为奸作恶,杨延昭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告诫。

1014年,杨延昭去世,享年57岁。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杨延昭,又被称为杨六郎,是北宋时期的一员带兵的将领,曾经担任过北宋时期的很多官职,一生之中多次打败辽国军队,称得上是一位颇有战功的猛将。提到杨延昭人们一般都认为杨延昭被称为杨六郎是因为杨延昭是老六的缘故,其实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下面介绍一下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杨延昭剧照

杨延昭在中国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杨延昭是传统评书《杨家将》的主角的缘故,而当年《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尽人皆知,在文艺作品《杨家将》中杨延昭的父亲杨继业一共拥有八个儿子,杨延昭在其中确实是排行第六,因此人称杨六郎,因为《杨家将》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杨延昭是老六。

其实历史上杨延昭确有其人,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之所以被称为杨六郎可能是因为在整个大家族中的男丁中排行第六,并不是指杨延昭是其父亲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同时杨延昭是抗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将领,在对辽国的作战中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因此杨延昭在辽军中知名度也非常的高,曾经多次打败辽军,因此辽军一听说杨延昭就非常的害怕。

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于是就把杨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因此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杨延昭是其父亲杨业的长子,是老大,但是可能在整个杨氏家族中排行第六,是老六。

杨延昭评价

杨延昭作战骁勇,而且智谋超群,曾经多次打败辽军,在当时无论是早北宋还是在辽国,杨延昭的声名都是非常高的,提起杨延昭辽国人知道是宋朝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宋朝人知道这是一位子承父业的英雄,而今天的人大多数从《杨家将》等文艺作品中得知,这是一位忠义的将领。下面做一下杨延昭评价。

杨延昭剧照

杨延昭评价一:杨延昭首先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在杨延昭随父出征的时候,杨延昭曾经在其父杨业攻打朔州的时候担任先锋,在朔州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据说杨延昭曾经被敌军射穿了臂膀,但是杨延昭却丝毫不以为然,带着受伤的臂膀越战越勇,让辽军大为震撼,杨延昭可谓是勇冠三军。

后来杨延昭作为遂城的守将,辽军一路南下,攻取了很多的城池,来到了遂城城下,杨延昭利用寒流来袭,让军兵在城墙上泼水,于是整个城墙被冻住,变得既坚固又滑溜,辽军无法攻克遂城,于是撤退,杨延昭举兵掩杀,获得了大胜。由此可见杨延昭实在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

杨延昭评价二:杨延昭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是却也是一位不通吏治,对军中的文书和诉状没有审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杨延昭是能武不能文的一个人。据说杨延昭在高阳关副都部署任上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具备管理的能力所以将一切事宜都交给一个小军官周正处理,导致了周正为奸作恶多年,杨延昭也因此受到宋真宗的告诫。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延昭的文确实是不怎么样。

杨延昭是谁
1个回答2023-11-28 20:01

杨延昭是谁?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在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中,他在父兄或战死或失踪的危局下担当重任,一力撑起整个杨家,后又长期带兵镇守边关于外敌作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历史上的杨延昭和故事里不大相同,首先,杨业的确有七个儿子,但杨延昭不是杨业的第六子,而是长子,至于为什么会被称呼为杨六郎大概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在契丹人的文化中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而杨延昭每和辽人作战大概总能占到不少便宜,辽人觉得他很难缠,就以北斗七星之一代指,把镇守边关城镇的他呼为六郎。

第二种原因大概是宋代的称呼是按照同辈在整个族中的大小排名,杨延昭虽然是杨业的长子,但在杨家整个大家族中同辈里排行第六,所以叫杨六郎。

另外杨六郎最早不是叫杨延昭,而是叫杨延朗,为什么改名呢?是因为要避讳,可皇室老赵家开国时往上封的几代君王都没有名字带“朗”字的,这个避讳怎么来的?

原来是因为宋真宗的一个梦,老赵家多出来一个祖先。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时因为和辽国作战未能获胜,不得已和辽国签订了以岁币换和平的“澶渊之盟”,签订了这个条约之后,他总觉得不好受,总在想签订了这种条约,后世该怎么评价他啊?

为了消除签订了城下之盟的不利影响,他以梦见神人为由搞出了“封禅”的把戏,把自己比喻为圣君,而群臣们也都心知肚明,一拥而上的奉承宋真宗 ,让这位活在梦里的皇帝越来越上瘾,某天又说做梦了,梦见神人指引,告诉他赵家祖先其实是赵玄朗(民间传说的财神赵公明,他的本名就叫朗)。

因为这个梦,老赵家的祖先和神仙挂上了钩,瞬间就高大上了,然后就传旨天下要避祖先名讳中的“玄”字和“朗”字,于是名字碰在一起的杨六郎就只好改名杨延昭了。

历史上的杨家在北宋属于中等将门,远不如同为边关镇守的折家、种家等将门,更不要说和开国将门潘家、曹家等相比较,杨延昭做的官也不大,他的最后一个官职是从保州防御使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保州防御使只有从五品,既然是调任而不是升任,那么这个高阳关副都部署也不会超出五品,毕竟宋代是以文御武,你边疆一地守将的官不可能大过四品的知州或知府。

至于杨家将为何偌大的名声,大概是沾了杨业的光,他的经历最坎坷传奇,从北汉最后灭亡时还在抵抗宋朝的战将到成为宋将在雍熙北伐时战死,或许中间有冤屈,所以老百姓用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帮他正名,再加上北宋外战不利,老百姓需要英雄寄托,杨家将的故事正当其时,于是流传下来的杨家将故事就让杨家将成为大宋第一将门。

最后杨延昭(杨6郎)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3-12 19:05
最准确的回答就是:他最后死了!
杨延昭怎么读拼音
1个回答2024-01-25 01:50
杨宗保
小说中的人物,《杨家将演义》中为杨业之孙,杨延昭子,少年从军,娶穆桂英为妻,生子杨文广。然在正史记载中,杨文广实为延昭子。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明清两代, 编选的传世杨家将演义小说和杨家将戏曲剧目名目繁多,始终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和观众群。从公元986年杨业战死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千年了。 漫长的岁月淹没了无数志士仁人的足迹,然而杨家将故事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感人。杨宗保则是杨家将中的佼佼者, 民谚中历来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但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 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 (本名延朗)、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于史传,而杨延昭有子名宗保也于史无证。
二说杨宗保即杨文广。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将《宋史》所载史实与民间传说杨家将故事相联系得出的结论。因为《宋史》成书于元末,,而民间传说则始自北宋当代, 杨业“父於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供备库副使杨君 (琪) 墓志铭》,见《欧阳永叔集》卷二) 。所以,两方面流传下来的材料均应参照。民间传说杨延昭有子名宗保,杨宗保故事出现于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 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两宋志传》,而《宋史》则成书于元代,因此,许多人认为民间故事与戏曲剧目所传杨宗保, 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硬在文广与延昭之间造成一个宗保来,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查宗保业绩多与杨文广的事迹相同, 如少年临阵破敌等事。可见,历史上的杨宗保,就是杨文广其人。
又有一说,说杨宗保是杨令公女。这种说法一反史实与民间故事、戏曲的传说常态,令人更感其玄。但持这种说法者也拿出了证据, 即最近洛阳新安县五头乡潼沟村出土的一块宋朝杨令公的停灵碑。碑文记述了杨令公在此停灵的经过: “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有女孙杨宗保感祖之义, 居庐于此,遂人道而为观焉。”于是,持此说者下结论说:“杨宗保原来是女性! ” (见1985年7月《人民日报》) 据此,,可见民间传说的杨宗保实有其人,只不过是个女性罢了。后代文人又把她杜撰成北宋的一员大将。
杨延昭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02 17:29

六郎由来

有说法是,唐宋时期流行行第称呼,或按同一祖父,或按同一曾祖内,同辈中按年龄排行。例如范纯粹为范仲淹第四子,但排行第五,所谓人称“范五丈(丈:唐宋士大夫尊称)”。所以,杨延昭虽为杨业长子,但在大排行中降为第六。又说他在边防二十余年,辽军畏怕他,称他为杨六郎。

抗辽传说

相传,南皮县凤翔乡万牛张村为杨六郎摆牦牛阵之处。北宋时期,辽兵屡犯边境,杨六郎奉旨抵御。为巧妙消灭来犯之敌,杨六郎密遣人收买牦牛万余头,以草人腹装饲料,穿戴辽兵服装,诱牛以角所绑之刀挑开草人腹部吃料。如此训练百余日,众牛见穿北兵服装者便猛用角挑,如是(此)习之如故。杨六郎见训练成熟,便下令将牛饿三天三夜。派人去辽营挑战,待辽兵追来,将万牛放出,牦牛冲入敌阵,见人就挑,辽兵死伤无数。宋军大获全胜。从此,此地得名牦牛阵。后因村中多居张姓,1951年改为“万牛张”。1958年,兴修水利时,曾在村前挖出喂牛的石槽,锅台、饮牛大缸等物


杨延昭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31 04:09

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七子中齐备父兄的智勇,六郎的武器为素缨蘸金枪。在铜台关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柴氏熙春。
在金沙滩一役中,与其它兄弟到金沙滩谈判。在谈判中,天庆王识破大郎延平假扮的宋太宗后,下令开战。杨业冷静地分三路应对,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率领,中路由其父杨业和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则是四郎延辉、五郎延德率领。各路杨家军奋战杀敌,辽兵急剧增加,杨家军各三路都被冲散,首尾不能相顾。唯独是六郎,杀出重围,独自返国。出战前便有七子去,六子回的偈语。回朝廷后状告潘仁美,但却因为皇帝爱妃是潘仁美的女儿缘故,没有状告成功。最后请寇准来帮忙,寇准便利用鬼神之说,哄出潘仁美说出真相。最后因皇后为潘仁美苦苦哀求,而没有被斩首,却让潘仁美充军发配。杨六郎不服结果,在寇准的帮助下,最后在黑松林将潘仁美斩杀,为父兄弟报仇。往后是三关大帅,后病死关外。 1983年电视剧《杨家将》:张纪中饰演杨延昭;
1985年电视剧《杨家将》:刘德华饰演杨延昭;
1991年电视剧《杨家将》:张军平(前期)、关新伟(后期)饰演杨延昭;
1994年电视剧《碧血青天杨家将》:高雄饰演杨延昭;
2001年电视剧《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黄智贤饰演杨延昭;
2004年电视剧《杨门虎将》:贾乃亮饰演杨延昭;
2006年电视剧《少年杨家将》:胡歌饰演杨延昭;
2011年电视剧《穆桂英挂帅》:沈保平饰演杨延昭;
2011年电影《忠烈杨家将》:吴尊饰演杨延昭。

历史上的杨延昭是谁? 杨六郎杨延昭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3-11-19 00:04

导读 :杨延昭,又名杨延朗、杨六郎,是杨业长子,但是却在杨家同辈份的人中排第六,因此被称为杨六郎。杨延昭出生于公元958年,死于1014年,享年54岁。

杨延昭是宋朝著名的大将,常年镇守边听,多次打败辽军进攻,保证了宋朝当时边境的平安,而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也被老百姓们称为铁遂城。

人物生平

杨延昭,本名延朗,亦称杨六郎,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人,北宋前期将领。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大将杨业的长子(民间流传说是第六子),自幼就受到其父抵抗契丹、收复失地的思想的影响。杨延昭提出契丹顿澶州,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瓢掠,率在马上。愿饰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

杨延昭不仅智勇善战,而且还具有许多高尚的品德,他关心士兵,所得到的赏赐全部犒劳部下;生活俭朴,与士卒同甘共苦,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今严明,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部下。故人乐为之用,在边防20余年,威名震契丹。他去世后,宋真宗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主人多望枢而泣。

杨延昭小的时候,就开始励志,想要想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将军。杨延昭多次被父亲杨业宁武关沿线驻防,每到一处,总是修城筑寨,加强边防。

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孝三年,这时。辽军队宋朝开始越界骚扰边境。

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于是,遂城城小无备,辽军攻围甚急。

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而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自若,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

时当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

杨廷昭乘机追杀,截获了辽军许多武器。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历史上的杨延昭是谁?杨延昭是怎么死的?

杨延昭,又名杨延朗、杨六郎,是杨业长子,但是却在杨家同辈份的人中排第六,因此被称为杨六郎。杨延昭出生于公元958年,死于1014年,享年54岁。

杨延昭是宋朝著名的大将,常年镇守边听,多次打败辽军进攻,保证了宋朝当时边境的平安,而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也被老百姓们称为铁遂城。

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有子三人:传永、德政、文广。

演义,小说,说书中是杨六郎是听说焦孟二将死后一激动病死的。

1014年正月七日,这个威震辽邦的爱国将领,满怀忧忿心情死于高阳关副都部署任所,终年57岁。

北宋名将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1个回答2024-01-04 18:14

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是北宋年间宋朝大将杨业的长子,原名是杨延朗,经常被人们称之为杨六郎,在中国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杨延昭杨六郎的故事也是尽人皆知,其实历史上的杨延昭与文艺作品中的杨延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下面做一下历史上的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画像

958年,杨延昭出生。幼年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军阵之类的游戏,性格上比较的沉默寡言。并且经常跟随着父亲杨业出征。

976-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率军攻打应、朔二州的时候杨延昭担任先锋,作战异常英勇,后来曾经担任过崇仪副使职、江、淮南都巡检使、崇仪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等职。

999年,杨延昭成功守住了遂城,迫使辽军攻城不下,最终撤退,因为有功,被升任莫州刺史。

1000年,杨延昭在羊山再次大败辽军,杨延昭晋升本州团练使。

1002年,杨延昭被辽军打败,但是朝廷宽宥了杨延昭的败军之责。

1003年,辽军进攻望都,杨延昭被任命为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

1004年,杨延昭的军队被增至一万人,养颜好率军打败辽军,俘获甚多。之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

1005年,杨延昭升任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由于不懂得吏事,将事物交给小军官周正处理,受到周正的蒙蔽,周正借机为奸作恶,杨延昭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告诫。

1014年,杨延昭去世,享年57岁。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杨延昭,又被称为杨六郎,是北宋时期的一员带兵的将领,曾经担任过北宋时期的很多官职,一生之中多次打败辽国军队,称得上是一位颇有战功的猛将。提到杨延昭人们一般都认为杨延昭被称为杨六郎是因为杨延昭是老六的缘故,其实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下面介绍一下杨延昭到底是老几。

杨延昭剧照

杨延昭在中国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杨延昭是传统评书《杨家将》的主角的缘故,而当年《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尽人皆知,在文艺作品《杨家将》中杨延昭的父亲杨继业一共拥有八个儿子,杨延昭在其中确实是排行第六,因此人称杨六郎,因为《杨家将》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杨延昭是老六。

其实历史上杨延昭确有其人,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之所以被称为杨六郎可能是因为在整个大家族中的男丁中排行第六,并不是指杨延昭是其父亲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同时杨延昭是抗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将领,在对辽国的作战中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因此杨延昭在辽军中知名度也非常的高,曾经多次打败辽军,因此辽军一听说杨延昭就非常的害怕。

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于是就把杨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因此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杨延昭到底是老几?杨延昭是其父亲杨业的长子,是老大,但是可能在整个杨氏家族中排行第六,是老六。

杨延昭评价

杨延昭作战骁勇,而且智谋超群,曾经多次打败辽军,在当时无论是早北宋还是在辽国,杨延昭的声名都是非常高的,提起杨延昭辽国人知道是宋朝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宋朝人知道这是一位子承父业的英雄,而今天的人大多数从《杨家将》等文艺作品中得知,这是一位忠义的将领。下面做一下杨延昭评价。

杨延昭剧照

杨延昭评价一:杨延昭首先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在杨延昭随父出征的时候,杨延昭曾经在其父杨业攻打朔州的时候担任先锋,在朔州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据说杨延昭曾经被敌军射穿了臂膀,但是杨延昭却丝毫不以为然,带着受伤的臂膀越战越勇,让辽军大为震撼,杨延昭可谓是勇冠三军。

后来杨延昭作为遂城的守将,辽军一路南下,攻取了很多的城池,来到了遂城城下,杨延昭利用寒流来袭,让军兵在城墙上泼水,于是整个城墙被冻住,变得既坚固又滑溜,辽军无法攻克遂城,于是撤退,杨延昭举兵掩杀,获得了大胜。由此可见杨延昭实在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

杨延昭评价二:杨延昭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是却也是一位不通吏治,对军中的文书和诉状没有审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杨延昭是能武不能文的一个人。据说杨延昭在高阳关副都部署任上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具备管理的能力所以将一切事宜都交给一个小军官周正处理,导致了周正为奸作恶多年,杨延昭也因此受到宋真宗的告诫。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延昭的文确实是不怎么样。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杨延昭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4-08 19:53
王钦因为其女婿谢金吾当众被杨八妹殴打,为了报一箭之仇,设计陷害杨家,怂恿皇帝拆无佞楼,六郎老婆柴郡主写信给驻守边关的杨六郎,因为杨六郎没有皇帝传召,擅自从边关回家,因被皇帝知道,就装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