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艺术特点

四川籍的艺术家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8-06 03:35
何多玲 画的很棒
明清时期的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
1个回答2023-02-12 23:13
出现大集成和大繁荣
川剧变脸的民间艺术
1个回答2024-02-28 23:04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后世则衍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大变脸系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9变;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如抹暴眼是演员手指抹上预存于眉头或鬓的墨青,一抹即变;吹粉更是粗糙,即演员吹起色粉,以改变脸色;后一种则加用面具,一层一层套在脸上,松紧死活有度,变时一个个扯下来。此外,还有撕脸与贴脸,现已不多用。变脸要求动作敏捷,不露痕迹。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

洛川县的文化艺术
1个回答2024-05-26 12:03

秧歌
民间秧歌在表演风格上有三种:北五乡的黄章、旧县、永乡等地,表演动作粗犷,如蹩鼓服装均似古代武士打扮,蹦跳勇猛,具秦汉时期风格;中五乡的凤栖、京兆、杨舒、老庙等地,表演动作细腻、文雅,服装有明清时期的特点;南八乡以石泉为代表,表演内容丰富,有大型锣鼓队伴随,鞭炮齐鸣,气势宏伟壮观,类似古代凯旋而归的仪仗队。
社火
社火是洛川民间一种在白天进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其演出形式分三部分:最前边是锣鼓队,鼓队一行,锣、镲一行,两行面对面,敲鼓者每人胸前用绳子系一鼓,敲着“社火鼓”,踏着一定步点,侧步前进。锣鼓队人数没有限制,有的多达几十人。在锣鼓队中间站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杆,木杆上边用彩色纸条缠上花纹,一边前进,一边挥动彩色木杆,调整锣鼓队,与后边的高跷使之协调,群众叫“吆社火”。紧跟锣鼓队的就是高跷队,这部分是社火的主题部分,即演出内容。 毛绣
建国后洛川民间刺绣随着日用品的繁多美观而退化。毛绣是依据刺绣、布制品等造型而创作的,以麻织物为底,以彩色毛线绣制而成。图案多以戏文故事、鸟兽花卉、现实生产、生活和未来憧憬为题材。有组合画面、单独画面,用以装饰墙壁。
面花
洛川面花,是民间传统的一种以加工酵面制作祝福品的艺术。人们逢年过节,敬神祭祖,嫁娶、祝寿、走亲访友以面花为隆重的礼品,用蒸、烙、炸等各种方式制作成多种形式,好看好吃。制作者用木梳一压,便成鸟儿的羽毛,用汤勺给鱼龙雕出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兔子剪出嘴巴、尾巴,用豆粒装点眼睛,并染上色彩。
陶器
洛川县是古陶器制作的地方,陶器早已为洛川人民的生活用品,建国后搪瓷日用品得到广泛使用,陶品很少制作。瓦瓮、瓦盆、瓦罐等在农村仍为广大农民所喜爱。相传放置食品不易坏,至今农民还将陶品视为传家宝,擦得明光闪亮,摆设在碗架最高层。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何谓艺术?艺术谓何?所谓艺?所谓术?艺艺术术,术术艺艺…怎么也理不清…
2个回答2022-08-17 17:32
对于钟表师来说,修理钟表是艺术;对于画家来说,绘画是艺术;对于穷人来说,钱是艺术;对于一个老人来说,青春是艺术;对于人来说,生命是艺术,我认为艺术应该是指你所追求的却又无法完全得到的东西,这是我的见解,希望能够帮助你。
四川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
1个回答2024-01-27 12:20
就是给你几个已知条件,比方,一头牛,飞机,一个人。围绕着这些来编故事,看你的想像力如何。
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出来那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4-22 00:41
陈翔陈翔啊~ 当然是陈翔了,他唱歌那么好听,听他的歌让人觉得很安静,他的声音很有吸引力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杰出校友
1个回答2024-02-16 17:10

长期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如邓婕、彭登怀、朱彤、郭峰、侯宏澜、沈铁梅、陈智林、黄启成等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如当代著名影视艺人:张歆艺、江映蓉、李斯丹妮、谭松韵等等。,荣获国内外艺术大奖达1000余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历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奖”、戏剧“梅花奖”、舞蹈“荷花杯”与“桃李杯”等。

2017届毕业生的四川艺术联考真题
1个回答2022-11-30 02:07
以魔术做一则栏目策划
德清民间艺术有哪些 (写明特点)
1个回答2024-01-27 22:48

德清的民间表演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各异、源远流长。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21——16世纪。据史料记载,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在会嵇山召集会议,防风氏因被水阻迟到被禹错杀,其后人尊防风为神,奏防风古乐,跳祭防风氏舞蹈。“昔禹会涂山……,防风氏后至,禹诛之。……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梁·任昉《述异记》清道光《武康县志》也记述了该舞的大致形式与祭奠所在地,“其后人俗祭防风神,……三人披发而舞。”“防风氏庙,在县南十八里封、禺二山之间”。观氏庙遗迹尚存本县二都,至今还保留着在农历八月二十五举行祭防风氏庙会的风俗。)

《拜香调》 拜香调用丝竹演奏,流传在德清县中东部水乡地区,一般在各种庙会时,烧香还愿的队伍中表演

《奠亡灵》(又名拜忏)佛教音乐流传在德清县莫干山西部地区,影响及表演范围遍及浙江北、中部。它是民间生命消亡后一种祭奠亡灵的形式。

蚕歌 以养蚕内容的《蚕歌》流行在湖州、德清、桐乡等地。它唱腔自由,唱词随编,与蚕桑生产与风俗活动紧密结合,《蚕歌》在民间舞蹈《扫蚕花地》中最为集中,它歌曲音调古朴,旋律优美,为杭嘉湖蚕乡独具特色的民歌之一。

《扫蚕花地》发源于德清县东中部蚕桑地区,是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的演出活动还到了湖州、嘉兴、桐乡、吴兴、海宁、吴江、松江、余杭等杭、嘉、湖、沪地区。

《唱马鸣王菩萨》 男子一人,肩挑箩筐,前面萝上盖一块木板,上面放一尊马鸣王菩萨,红烛一对,小香烛一只。只唱不舞,用小锣敲过门,内容简单描述养蚕生产过程。春季,演唱者到各村转悠演出,由村民随意施舍。

《扬扫地》 男子一人。身背大布袋,手拿小扫帚,到农家门口表演简单的扫地动作,口中念道“恭喜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得儿)一扫帚,扫到东家娘娘脚跟头……。”《扬扫地》原是流传在全省的乞讨形式,一般用韵白表演。在德清县,有的艺人也用《扬扫地》的曲子,歌唱表演蚕桑丰收的内容。

《开唱》由《大红船》、《卖花钱》、《大补红》、《小小放牛朗》、《二姑娘相思》等十余个节目组成的由男、女二人表演的小调歌舞,群众统称其为“开唱”,流行在德清县城关及德清县中部、东部平原水乡。据调查,现存可查的开唱歌舞有 大红船 卖花线 大补缸 小小放牛郎 二姑娘相思

灯 舞

《鳌鱼灯》 西岑《鳌鱼灯》,相传是由明朝年间一位沈姓大户从湖州府带入武康西岑并传承至今

《叶球灯》形成在德清县三桥肇村,由狮子滚绣球演变而来。

《丝马灯》马灯舞流传在德清县中部地区,以洛舍的丝马灯最有特色,据老人回忆:洛舍的马灯属东升村最好,大约有100多年历史。

《十样景灯》流传于德清县筏头乡上皋坞村,该灯起流,据当地吴志梅老人(1912生)说,传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令陈玉成率军入浙,过筏头,当地老百姓敲锣打鼓相迎,村民为迎义军和方便群众,乘此机会舞灯筑路,

龙舞 德清县民间舞龙习俗历来盛行,在南宋时期因受都市临安(杭州)的辐射,深受南宋文化影响,舞龙风俗极为盛行。清《康熙德清县志》(候志)记载:“……灯亱新里竞装演故事游逐街巷,始于宋。”宋理宗宝庆三年,为纪念救人英雄载继元(小名戴阿大),每年有划龙船、舞龙灯、踏险塘、祭戴公、看戏文等民间活动。民国德清新志有记载:“寒食亱,城乡十里内武装,戴侯、叶侯、柳侯神象四人肩之,灯笼、火把、锣鼓、外加以大纛旗、帅旗、三军司令旗巡游街巷间……”。据老人童宝庆(1924年生)介绍:乾元镇上两大民俗活动,一是元霄节正月十三至十八的“出灯”,二是清明的“下庙出会”。“出灯”有龙灯、狮灯、马灯、开唱等,“出会”规模更宏大,除了“出灯”全班人马外还有杂耍、风物习俗、化妆表演等,其中龙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

祭祀舞

小搭子《小搭子》是在农历八月廿五防风菩萨出会时,巡游队伍中开道的角色。

德清的民间戏剧主要有滩簧小戏、皮影戏两种。

滩簧小戏 滩簧小戏是以湖滩为基本唱腔的说唱滩簧类型戏曲,当地俗称滩簧小戏,花鼓戏,它形成于清同治年间。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明清时流行在本县乡村中的一种民间戏曲,一直至民国,县内尚有皮影戏班7个,活动于余杭、桐乡、海宁等地

四、民间曲艺

德清县的民间曲艺主要有三跳、琴书两种。

三跳 三跳又名“纤板书”,湖州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因演唱伴奏所用乐器“三跳板”(又名“三敲板”)而得名,又因“三跳板”的形状和船工背纤用的纤板相似,故俗称“纤板书”。

琴书 琴书也称“胡琴书”,是一种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有说有唱的曲种,琴书形成于清末光绪,先统年间,发展与三跳经历相似,但出现较三跳晚,抗日战争前后与1949年以后琴书活动十分频繁,大有超过三跳之势,因琴书较之三跳曲调丰富、弦乐伴奏、音乐性强、适合表现更多题材的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