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李劼人暴风雨前

李劼人的人物经历
1个回答2024-02-29 02:01

1891年 6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
1907年 进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读书
1912 年 夏,任成都市群报社主笔兼总编辑至1918年,其间写有短篇小说百多篇。
1919 年 6月,组织并主持“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工作,主编分会的《星期日》周刊。8月动身去法国,年底到达马赛。
1923 年 3月,写成中篇小说《同情》,次年1月作为《少年中国学会从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1924 年 9月由法国回国,抵成都,任《川报》主编。不到三个月,《川报》被军阀杨森封闭。
1926 年 被聘为“公立成都大学”教授,后又被聘为文科主任兼预科主任。兼任成都《民力日报》副刊编辑。小说《编辑室的风波》发表于该年6月28日《文学周刊》。
1930 年 愤于军阀、政客蹂躏大学教育,迫害进步师生,毅然辞去大学教授职务,回家开饭馆。
1933 年 秋,举家迁重庆,出任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职务,由文学教育转向“实业救国”。
1935 年 5月,辞职回成都。7月,写成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秋,出任嘉乐纸厂董事长。
1936 年 初,写成长篇小说《暴风雨前》,由中华书局出版。
1937 年 1-7月,长篇历史小说《大波》上、中、下三册由中华局出版.原计划中的第四册因抗战而中断,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9 年 1月,参加 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的工作,先后担伤文协的理事,、常务理事、总理事及《笔阵》主编等职。
1941 年 4月,嘉乐纸厂董事会通过李劼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6月起,又把全部精力投入纸厂。
1943 年 辞去纸厂职务回成都,重新从事翻译工作。
1946 年 短篇小说集《好人家》,作为《现代文学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
1947 年 春 长篇小说《天魔舞》应成都《新民报》约请,开始在该报连载。历时二百八十一天,未完。
1950 年 成都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委员川西区文联筹备委员会副主席。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都市副市长、中国文联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四川省分会副主席等职。解放后除创作少数短篇外,主要从事他的长篇三部曲的修改。
1962年12月24日病逝。

李劼人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3-19 16:53

1911年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
1912年开始创作小说,至191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余篇。
五四时期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
1921年起主要致力于法国文学研究与翻译。
1924年回国,先任《川报》主编,后任教于成都大学。
1926年发表短篇小说《编辑室的风波》。
1936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1959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24年,直至1962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20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

李劼人的人物简介
1个回答2024-05-15 09:55

李劼人 (1891.06—1962.12),男,1891年6月20日生,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其上溯八世先祖李述明于清初逃荒入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裹挟的一分子。 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懒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任《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成都市副市长。 一生收藏图书甚丰,家人在他辞世后,于1963年初,其夫人杨叔捃及其子女李远岑、李眉等,遵其生前遗嘱,提出将李先生历年收藏书籍、字画、报纸、杂志等,全部捐赠国家。现主要收藏于四川省图书馆。其中古籍线装书经鉴定、整理后,编制有《李劼人先生捐赠书目》。该目录收录李劼人所藏古籍线装书1 168部16 007册。经部85种894册,史部308种5 647册,子部252种5 422册,集部523种4 044册。这些书籍至今存放在四川省图书馆古籍线装书藏中,保存完好。1949年以后出版的报纸2 100余册。另有各种当代文史书籍数千册。省图书馆接收的图书总计有线装书20 433册;平装书844册;报纸、杂志6 948册,共计28 225册。四川省图书馆研究员王嘉陵等撰写有《李劼人藏书考》。

李劼多少岁了
1个回答2022-06-24 10:51
李劼,男,本名陆伟民,上海市人,1955年出生。当代作家,红学专家,著名
文学批评家。52岁
如何界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1个回答2022-11-26 07:46
根据降雨量的多少。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1个回答2024-03-11 14:03
你好!

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

表示句意的转折或跃进。

我们老师刚讲,100%正确!

祝你学习进步!
仓劼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1 15:40

一、仓颉造字主要内容

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官。黄帝让他去管理牲口食物这些东西。但是当时没有文字,所以就无法记录。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仓颉就想出了像打绳结这一类原始的计数方法。后来发现这些方法不好用。在一次出猎的过程中,仓颉发现有经验的猎人通过动物的脚印,来判断是哪种动物。仓颉就因为这个受到了启发,于是就画一些东西来代表事物,就这样,仓颉就开始造字了。

仓颉造字的故事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仓颉造字之后,因为他的功劳非常大,他就开始骄傲自大。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时常因为疏忽大意,把字教错。黄帝知道后很生气,就派了一个老者去提示仓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老者的一番教诲,仓颉痛改前非,从此认真的造字教学。

二、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 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仓劼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7 17:25
上古时期,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会显得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就又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有一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老人们在互相说着动物的脚印数量,猜测着哪条路走过几只野兽。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被全面推广开了。就这样,仓颉创造了汉字。
爱情就像一场暴风雨吗,暴雨后就是平静?
1个回答2022-12-15 19:51
平淡的感觉真的很好
谁有《吴越春秋》李劼写的,可以发给我吗?谢谢!
2个回答2022-06-06 21:25
最好是PDF类型的,exe的也可以,谢谢! 超星数字图书馆,如果你想要的我们学校是统一给钱的,我这可以下 但只有一本是商周春秋 吴越的没有李的
热门问答